(1)
5月25日,阿里曝出裁员新闻,据说要裁掉大批P6-P8级别的老员工;
基本上就是介于35-45岁左右的中高层;
这群人收入不低,年龄偏大,创新能力停滞不前,还显得油腻,所以留着闹心。
而在同一天,阿里却否认裁员,并宣布要新招15000人,校招3000人;
宣称企业的岗位随时随地向年轻员工敞开;
但最后还是免不了带上了一句:企业的人员流动是非常正常的。
那么,人员是如何流动的呢?
(2)
马云曾经给人上课,解释过裁员,说换个角度看裁员,看问题要看透,要看深;
这叫向社会输送人才。
阿里巴巴每年向中国输送1000人,大家却觉得我们就是想裁员;
其实,在阿里巴巴熬上三年是非常难的,熬到十年在阿里是宝贝;
我们把他们送出去,是因为他们经过阿里的训练,对数字经济,对经济文化,对管理,对执行力的理解都超越了很多公司;
他们就应该到政府部门,到大学,到任何别的地方(也就是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云说的有没有道理,各人有自己的理解;
挺马云的,自然觉得有道理;
但觉得没道理的,也有他的道理;
我就想问一句,既然是高价值人才,阿里不自己留着用,要白白送给社会用?
(3)
究竟是裁员,还是马云说的人才输送;
争执这个意义不大;
就算按照马云说的是人才优化,但优化的结果是一群中年人合同结束不再续签,是一群中年人需要重新找工作;
走了中年高薪的,再招个10万一年的毕业生;
走掉一个中年人可以扩招三个年轻人;
一边降低人工成本,另一边还给企业树立一个对年轻人友好,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的良好形象;
真不知是该感谢阿里,还是要责怪阿里;
说不是裁员,其实还是裁员,无论用多么美妙的字眼,本质不可改变;
如果不是在阿里工作了十几年,不可能熟悉阿里的制度,阿里的企业文化,阿里的执行力度;
但人家也付出了辛苦的学习,提升,适应环境的努力;
人家也付出了自己的时间,精力,美好的青春年华;
如果有些心得和技能收获,那也是人家该得的;
即使这些人离开阿里,真的到了政府部门去做官员,或者到了大学里面当导师;
那也是人家自己争取来的机会,而不是仿佛阿里奉送的一样;
真不知是马云闭着眼睛说那个啥,还是真的那个啥。
(4)
所以,不用怀疑,打工人的终极命运;
如果不能成为高级管理层,或者即使能成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层,C级职位,CEO,CTO ,CFO等;
也只能是企业里的一枚螺丝钉,只是大小之分;
处于基层只是一枚小螺丝钉,处于中层,中高层是一枚大螺丝钉;
但迟早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淘汰时,说退休尚早,再就业却要碰钉子,面对中年危机;
这就是国内职场最悲剧的一面,事业落魄中年人的结局。
据说,这批被裁的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前几年就早早在杭州买了千万房产;
每月房贷要三四万;
在收入可持续的前提下,自然不是问题;
而现在收入一旦暂停,房子马上要出问题了。
而因为裁员,这些买房者只能卖房,也带来了周围房产价格的波动;
短时间内太多人抛盘,拉低了房产价格。
这才是裁员背后最大的恐慌;
它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这么简单,它意味着家庭稳定,生活稳定,住房,孩子读书教育的稳定。
再加上AI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替代人工;
越是标准化,程序化,固定例行的岗位,越容易被机器取代;
即使企业没裁员,也依然有个被机器取代而失业的风险。
该来的一定会来;
每一位职场人总会走到那一天,人到中年,体力精力不济,却上有老,下有小,背负重任,却失业难以找到工作;
该如何面的这种窘境?
(5)
一份工作无法衣食无忧,无法随意躺平;
一定,一定,一定,要学会谋划人生的第二曲线;
立足于主业,开发出一份副业,并且精通到能够变现带来收入的水平;
这份副业要能打破年龄天花板,打破技能天花板,要能对抗AI智能技术,要能不可替代;
在自己还有收入的时候,学会提前规划未来,尽早开发副业;
一份主业,外加一份副业,两份技能都要精通;
越精通,越跨界,越不可替代,生存能力越好。
总之,就是要冲出去,别人不行而自己行;
总之,就是免不了要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
冲出去成龙成凤,冲不出就只能埋没在沙滩上。
否则,就只能祈祷自己足够幸运,祈求上天眷顾了;
但老天要照顾的人太多,它也会忙不过来的。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应该送到银行,银行该改变改变了,吃饭的多干事的少。
该反会反的[呲牙笑]
人人都干副业,又开始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