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上海中学高二工程班的一名男生因为使用手机(或者是玩手机)被老师管教,通知家长接回家;
想不到回去后,竟然独自爬上长桥一村内最高一栋楼的楼顶,纵身跳下,跌落在二楼平台身亡。
身边类似的自杀事件和抑郁焦虑精神疾病,似乎越来越多的集中在高中生身上;
而起因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
全都是事发前被父母或者老师,或者其他相关人批评和责备。
一桩小事而已,为什么高中生们却不堪一击,毫无承受力;
动不动就是死亡,就是自杀走极端?
(2)
屡出这样的事件,老师和学校也会有个直接的感受:教育学生是个高危工作;
今天的学生们打不得,碰不得,管不得;
稍微管教一下,就走极端;
如果不管,又被家长责备过于放任未尽到责任;
所以,老师,学校也很难。
上海中学,这是上海顶尖的重点高中,是学霸聚集的地方;
能考上的学生都不简单,在学业方面都有两把刷子;
只要按照正常节奏复习,考试,不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也至少是985。
明明有这么美好的前途,让同龄人羡慕的学业,却在一次挫败经历中失去生命;
今天的学生们究竟怎么了?
(3)
这当中的原因,第一个;
今天的高中生们,00后们,10后们,成长在物质极大充裕的时代,又是家里的一棵独苗,没有体会过几个兄弟姐妹们之间争夺物品,没有体会过物资匮乏;
会有种无所不能感,以为想要的任何东西都理所应当拥有;
进入学校,开始感受学业竞争,会有老师监督,带来和家里人围着自己一个人转完全不同的感受,引发不适;
一点小小的批评会纠结半天,以为无路可走,没法活了。
而以前的学生,成长在物质匮乏中,从记事的第一天就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要和兄弟姐妹共享和竞争;
时间长了,也就适应压力和匮乏了,反而具备了免疫力;
即使被家长责骂了,挨打了,和同学争吵了,睡一觉第二天又屁颠屁颠的玩耍,打闹;
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惯常,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第二个,老师的管教方式是个问题;
老师能不能管教学生?
稍微管教一下学生,学生就跳楼自杀,老师还要不要管教?
老师当然应该管教,但是不能以高高在上,做错就粗暴惩罚的方式来管教;
今天的学生不吃这一套。
今天的学生需要的是理解,是讲道理,是平等,是尊重,是公平,是自主;
即使他做错了,他不该玩手机,但老师不能直接以惩罚的方式来对待;
而要平等的沟通交流,潜移默化的告诉他不该玩手机。
这个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很考验老师的水平,能达到的老师只是少数;
学生使用手机,可能是在玩游戏,但也可能是在查学习资料;
一旦他是在借助手机查学习资料,老师却简单粗暴的处罚自己,学生会产生一种不能容忍的委屈和耻辱感;
认为这是个天大的冤屈,这世界没公平可言;
从小到大,哪受过这种委屈?
这种平生从未遭受过的不公平感真的能带来毁灭感,毁掉一个人的全部希望。
明白了这一点,老师要使用平等沟通,了解事实,允许学生辩解,以理服人的方式来管教。
第三个,还是老生常谈的学业竞争压力,不堪重负;
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应该是所有学习阶段中最沉重的;
即使在一个超级重点高中里,一只脚已经跨入了重点大学,但另一脚依然悬空;
这种感觉最令人恐惧。
再加上父母的望子成龙,高期待,让孩子来重振家门;
带来的无形焦虑,紧张,压力,一般人体会不到。
40年前的高中生们,虽然学业也很辛苦,考上大学也不容易,但是竞争没这么狂飙;
毕业就分配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和福利,包括住房都一并解决了;
痛并快乐着,只要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迈入幸福天堂。
第四个,就要提一提这令人又爱又恨的科技进步;
为什么会发明手机和游戏这种容易让人沉迷的东西呢?
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今天对手机这么依赖;
离开了手机,似乎什么都干不了。
买东西,要扫码支付;
疫情时,要扫码进行核酸检测;
要查看微信,别人可能有事联系自己;
出行要查一下地图,看看路况,查找线路;
哪一样离得开手机?
更不用说那些害死人不偿命的手机游戏了。
用不用手机不是一句简单封禁就行了;
生活里免不了要用手机,就免不了受到游戏,广告,新闻资讯的吸引,逐渐沉浸;
如何抵制手机的过度使用?如何抵制游戏诱惑?
还是要合理沟通,父母老师有效沟通,帮助学生历练出一种克制力,理智有限的使用。
(4)
原因固然很多,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内卷;
没有内卷就没有不理性的攀比,没有比较和攀比就没有唯有考上好大学才有出路的扭曲思想;
允许一个人以他内在本性来选择人生道路;
万物才回归本源,各司其职,安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而内卷的原因,除了人为过度攀比,追求面子带来的过度竞争,还有科技进步,智能技术代替人的工作导致的恐慌;
一旦70%的工作都被智能技术替代了,人工必定会多余,多余就会闲置;
为了谋出路,人还是不得不进入盲目的比拼当中;
进入到恐慌,焦虑,过度竞争,不堪重负的恶性循环当中。
要为普通人保留一个不会被时代抛弃的谋生渠道;
或许可以这样操作;
让政府保障发挥更多更高的作用,替代失业,养老,医疗的恐慌。
让富有阶层多交税,薪资超高者,拥有多套房产者;
让先进智能技术创造社会财富,不断推高政府财政积累;
然后政府兜底买单,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廉租房,低保,养老,医疗保障等),保证大龄体弱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
同时政府给予技能培训计划,鼓励和引导民众参与,让失业者拥有新的谋生能力;即使不能,也依然可以依靠政府保障满足基本生活。
当生活个维持平衡而无后顾之忧,人不再焦虑恐慌于失业,被社会抛弃,失去尊严;
不再谁羡慕谁,不再期待孩子出人头地;
社会的普遍焦虑才能降低;
但这样的方式也差不多就是高福利高保障的欧美国家的现状了。
所以,还是要有待于国家发达,提升国力,国富民强,造福人类;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悲剧都是实现幸福的必经之路;
只能且行且珍惜。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