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讲一个二战前最广为人知的谣传。
1940年,随着局势恶化,苏联高层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而为缓解压力,英国方面也派出大量间谍,大肆渲染苏德在利益上已经存在直接冲突,两个大国早晚会爆发战争,只是谁先动手的问题。
为了向外界展示苏军的强大,当局于1940年国际劳动节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阅兵典礼,邀请世界各国代表参加。
这场阅兵带给世人巨大的震撼,法国人都不禁感叹:如今看来,苏联才是真正的欧洲霸主。
然而,账面实力极其可观的苏军,在一年后爆发的苏德战争前期可谓一败涂地,这个过程想必大伙儿已是非常熟悉,笔者在此不再多做赘述。究其原因,除了老生常谈的“那场政治灾难带给苏军的破坏”之外,一部分学者还持有另一种观点。
当时苏军的所有部署,是着眼于进攻而非防御的。
正如坊间所盛传:彼时苏联高层签署了一份代号为“大雷雨”的作战计划,意图在7月向德国发动战争。也有说法称,时间可能比7月还要早。
或许苏联深谙英国人所鼓吹的“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想要先发制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进攻行动一再被推迟,结果还是让德国人抢了先手。
可事实上,倘若我们稍微深入地探究与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实际是断章取义,被杜撰出来的历史谣言。
简而言之:在那个时间点上,斯大林是惧怕战争发生的。
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两个大国结为实际上的盟友,彼此合作共同瓜分了波兰。而众所周知,两国在一战后都饱受以英法美为首的西方集团的针对,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德抱团取暖,当然是非常符合国际关系逻辑的。
这段“盟友”情谊一度十分深厚,例如在1939年,苏联发动针对芬兰的“冬季作战”时,国际舆论一片指责,而德国是外交上唯一支持苏联的国家。可与此同时,苏联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就有些不厚道了。
苏联私底下小动作不断,在与德国成为盟友之前,居然努力尝试与英法结成“抗德同盟”!
原来,早在德国于1939年3月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各国便尝试联手行动,阻止德国的下一步侵略。其中苏联于当月下旬便提出建议,要包括苏联、英国、法国在内的6个国家召开国际会议,探讨共同对付德国的方案。
出于对苏维埃主义的敌视,英国张口便拒绝了这份提议。然而随着欧洲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英国坐不住了,于当年4月15日告知苏联,要求苏联单方面发布声明:一旦与苏联接壤的欧洲国家遭受德军入侵,那么苏方务必给予帮助。
想跟我们结盟?先拿点诚意出来。
对此,苏联高层不置可否,但在2天后再次提议,由苏、英、法三国缔结军事协定:一旦有一方遭受德国入侵,那么其他两国必须立马出兵支援。
值得注意的是:受形势所迫,这个方案一度无限接近于成功。接下来几个月里,三方派代表相互往来,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谈判,例如一旦“抗德同盟”诞生,那么任何一国便不得再与德国签署任何合作性的条约。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民众对于可能到来战争的惶恐,也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谈判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关键的节骨眼上,苏联玩的一手操作引起了对方的警惕。
这个过程中,苏联别出心裁地提出了“间接侵略”的概念,即“即便没有动用武力,只要对德国的威胁有所让步,也应视为被侵略”。
苏方给出的解释令英法无力反驳:如今欧洲局势沦落成这番模样,还不是你们的“绥靖主义”造成的?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要防止你们再犯老毛病!
可问题在于,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怎样的反应才算得上是“让步”,至于这一点,苏联方面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表达。英法还没做出决定,波罗的海三国却已是极力反对,说什么都不同意。
毕竟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垂涎已久,这一点路人皆知;一旦所谓的“间接侵略”被写进协定,那不意味着对方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干涉我们的主权?
讽刺的是,此事本来名义上用来约束“绥靖主义”,最终反倒逼迫英法又一次拿出了绥靖政策:他们表示愿意同意苏联的要求,但不能保证波罗的海三国也能接受;此外,英法坚持要在协定签署完成后再商讨军事方面的问题。
后来,慑于苏联国力的强大,波罗的海各国都被迫答应了对方在本国境内驻军或是设立军事基地的要求,唯独芬兰骨头硬,坚决拒绝——这便是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话说回来,谈判进行到当年8月时,我们可以认为英、法、苏就条约签订已经达成了口头协定。然而就在最后关头,问题又出现了:波兰说什么都不同意苏军过境,即便老大哥法国以废除“法波盟约”作为“威胁”也没能成功。
双方反复拉扯,一直僵持到1939年8月12月23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苏联与德国宣布达成“互不侵犯条约”。
从上述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国家利益并非指向性的;他们并非因为明确的某些利益去争取特定的盟友,反倒“与他国结盟”似乎就是苏联的国家利益本身。
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某种角度而言,是的。
那段时期,苏联国家决策的出台,几乎完全是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体现。科克大学历史学教授杰弗里·罗伯茨在著作《斯大林的战争》中提出:“斯大林坚信军队有能力保护祖国,但是,卷入一场战争并对抗由敌对的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联合阵线,这种梦魇一般的情形依然挥之不去。”
所谓的“梦魇”,说的就是“十月革命”后14国武装干涉引发苏俄内战那档子事,它险些造成苏维埃政权的覆灭,甚至列宁都做好了“重新转入地下”的准备。
因此,当大战的阴霾再度笼罩整个欧洲时,斯大林所考虑的不外乎两点:其一,尽量不挑起战争,刺激新的“反苏同盟”出现;其二,以外交手段与其他强国组建同盟,保证本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苏联高层是断不会批准所谓的“大雷雨”计划,主动招惹德国,促成“英法德抗苏同盟”出现的。
那么问题来了,传闻中言之凿凿的“大雷雨”计划,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经过反复对比,得出了这样一个过程。
1990年,一个笔名为维克托·苏沃洛夫的叛逃苏军军官在作品中提到:“斯大林准备在1941年夏对德国发动一场大战”——这几乎是“苏联进攻德国”这一说法最早的来源。
但值得注意的是,苏沃洛夫原本的说法跟“先发制人”恰恰相反:“获得战争胜利的将是最后参战的一方,而非最先参战的一方。”
随后,《军事历史杂志》刊发了二战时期苏联高层的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源自于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的《关于苏联军事力量在东西两线的战略展开》,其内容只是报告称德军于1941年5月15日进行了大规模集结,并且提到了苏军眼下的一些任务,如各大军区制定各自的国境掩护计划等,应当在6月1日之前完成。
原本彼此毫无关联,却被一些人误认为是“苏军要在6月前向德军发动进攻”。
有了这样的雏形后,“大雷雨计划”的内容愈发丰满真实,甚至笔者也一度深信不疑。毕竟从逻辑上考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抢占战略先机便尤为关键,难道不是吗?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档案馆收录的这份所谓的“文件”,其实根本不是一份正式文件。
有人提出,文件是书写而非打印的,其中随处可见涂改、注释的痕迹,看上去非常随意,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呈给高层批阅的。相对而言,它更像是某人起草一份正式的军事报告时的草稿。
报告上有两个带有编号和日期的印章,分别代表该文件被接收并归档的时间。然而根据当时苏联总参谋部的规定:当正式报告或计划完成后,出于保密考虑,副本会被立马销毁。起草于1941年的文档,到1948年才归档,时间跨度如此之大,说明这份草稿最终也没有被写成正式文件。
综合上述:20世纪40年代初期,德国刚刚完成新一轮侵略与扩张,意味着一战后英法集团对它的种种制裁与针对彻底失败。欧洲局势一片微妙、各国神经紧绷之际,斯大林根本没理由打击德国,刺激新一轮的“反苏同盟”出现。
况且苏军卓有成效的“铁木辛哥改革”直到1942年才能结束,像斯大林这样高明的决策者,更没有理由会去打无准备之仗了。因此,与另一个强国结为盟友,使苏联不会成为其他势力攻击的目标,让苏军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这才是最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决策。
可以想象,与德国签订条约时,他脸上灿烂的笑容大概是发自内心的。
假如“大雷雨”计划真的存在,并且苏联像计划中那样,率先发动了对德国的战争,历史会不会因此彻底改写?
这份计划只是一部分好事者杜撰出的一种阴谋论,它满足了许多爱好者对“假如”的历史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