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风电机叶片用作防沙材料的主张不可取

守望自然 2025-03-19 12:05:13

据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退役风电机叶片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电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报道认为,现行防沙治沙措施中草方格沙障所用秸秆、芦苇等材料,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强度不足的问题。而风电机叶片经测试,具有优异的抗弯强度、热稳定性,抗紫外线老化和耐磨蚀等性能,抗弯强度是木质复合板材的14倍,采用切割、钻孔等工艺制成新型多孔沙障,具有良好的防沙性能和强度。西部荒漠地区风能产业快速发展,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将陆续退役,叶片就近用于防沙,为其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

非常肯定研究团队将循环利用退役风电机叶片和研发新型沙障材料二者结合起来,走美美与共的双赢之路。但细思量,又觉此一思路对沙漠生态系统并非好事。

治沙中扎沙障,主要目的是形成简易“风墙”,增加风力作用下光滑沙地表面粗糙度,阻挡削弱近地面层风速,以利稳定沙土,并滞留一定水分,为方格内种子或小苗萌发长成创造有利环境。选用何种沙障材料,不仅是功能上的适用性,还要考虑到获取方便、防止污染、保护沙漠的问题,想必也是经过了很多比较试验,最终以农作物秸秆、芦苇等植物材料扎草方格沙障胜出,多年来各地治沙无一例外都是采用这一模式。

草方格沙障就地取材,特别是来源于自然又回到自然,便于风吹日晒自然分解、土壤转化、植物吸收,随着时间岁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和保护沙漠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一致性。

而风电机叶片是由玻璃纤维、树脂等原材料制成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强度高,但退役后也是极难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据报道现阶段成熟的叶片回收产业化技术是“机械粉碎法”和“热解法”,环节众多,却也难以吃干榨尽,难免边角料、副产物等不被抛弃而污染环境。把这样一种固废用作扎沙障,将会对沙漠景观和治沙产生什么影响,不能不考虑。

至于说风电机叶片有优异的抗性,也就是比起植物沙障来更加结实耐用。但沙障的目的在于改善植物生长小环境,使流动沙丘受生生不息植物的保护得以固定,不再随风流动形成沙害。而绝不是靠沙障本身多么坚固,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那是靠不住的,一次突发性沙尘暴掠过空中的高度可能达到几百米至几公里,岂是切割的风电机叶片沙障能把沙子挡住的,不切割也挡不住,搞不好自己都被连根拔起倒下埋藏于沙漠,何来挡沙防沙治沙。

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有自我保护和进化机制,需要人倍加爱惜,沙害多发也与保护不够、扰动过多有关。如开发利用或各种造势性治沙活动中,践踏、破坏沙漠表面结皮和原生植被,或截断沙漠水源、超采潜层水,导致沙漠植被衰败死亡,凡此种种就更容易活化固定沙丘出现沙害。同时,沙漠在不断风选中变得非常纯洁干净,新月形等千变万化的沙山、沙丘、沙海和沙漠天然湖泊、绿洲等,是令人震撼、给人力量的自然景观,是祖国大美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鉴此,保护沙漠生态系统也是更好防沙治沙、促进沙山变银山的需要,要防止各种可能的污染,我国就曾经查处过在沙漠偷排污水、掩埋垃圾等典型环境问题。

作为一种土壤类型,沙漠因其质地松散,又处在干旱多风地带,容易移动而常有沙害,因害设防积极防沙治沙减轻沙害,是沙区经常性工作,扎草方格沙障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相比草方格,风电机叶片这种人工材料自然力难以同化吸收,会成为污染物,类比城市绿地里留有很多水泥墩、砖块等建筑材料,其进入土壤容易,要清除出土壤可谓难上加难。退役风电机叶片虽然难于处理,但总还是能处理,就最好不要作为扎沙障材料永久污染沙漠,我们利用沙漠之广阔发展新能源,再把新能源固废留给沙漠,就太对不起沙漠了。

0 阅读:1

守望自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