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自然
  • 撤销自然保护地需要慎之又慎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中,一些保护地因被认为“保护价值较低”“管理较弱”等,已经或行将撤销。有关部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

    2025-02-06 11:34
  • 王族:戈壁红柳

    没有风的日子,不论是大树还是小树,都岿然不动,枝叶也不会发出声响。但一只鸟儿却不甘寂寞似的,突然飞向一丛低矮纤细的树木,

    2025-02-05 11:36
  • 一株仙草的“百亿冲击”之路

    过去一年,浙江聚力做好“土、特、产、富”这篇大文章,省、市、县三级联动出台“土特产”支持政策99个。今年,浙江明确提出,

    2025-01-27 11:34
  • 村里有分红日子有盼头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正值北方传统小年之际,在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黑汉岭村,一场年度分红大会正在热闹地进行。“我入了

    2025-01-27 11:34
  • 种植经济草木治理入侵物种紫茎泽兰

    贵州关岭县曾经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四处是荒山,耕地也被荒山、荒坡阻断。近年来,由于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强力入侵,本土植物生

    2025-01-25 11:34
  • 孙眉:什么是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进一步来讲,杂交就是使双亲的

    2025-01-20 11:30
  • 珍视我们脚下的土壤

    当我们仰望星空,遐想宇宙之深远和神秘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脚下这片土壤所孕育的万物生命?当我们举目远眺山川之悠长,领略自

    2025-01-17 11:34
  • 2025-01-14 11:30
  • 童如珍:家有鸟客

    总以为住在城里,难觅鸟的踪影。可就在前不久,一个惊喜猝然降临:一对成年斑鸠悄然入住我家。从筑巢、孵卵、雏鸟出壳到小鸟长大

    2025-01-11 11:30
  •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

    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水平,增强农业生

    2025-01-09 14:35
  • 古村落里的梯田人家

    日前,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成功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在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怀抱中,阿者科

    2025-01-09 14:40
  •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展示水稻驯化的天然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稻作起源地,这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但栽培稻最早出现在何处、哪里是栽培稻的起源地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2025-01-08 11:03
  • 吐鲁番坎儿井:古老灌溉系统的传承与新生

    水利灌溉的成效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从业者世代在戈壁绿洲从事农业生产,闻名遐迩的坎儿井便是当地水利

    2025-01-07 11:08
  • 中国海水制盐的历史

    制作海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期的方法主要是“煎盐”,将人类对于用火技术的掌握和海水资源相结合,制备海盐,这种方法

    2025-01-07 11:08
  • 加强人文关怀,驱散病耻感的阴霾

    在医学的广袤天地间,“病耻感”如同隐匿的阴霾,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心灵世界。“病耻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患

    2025-01-06 11:06
  • 锁沙成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70多年来,榆林人民以坚韧的意志,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风沙危害明显减少,陕西

    2025-01-06 11:06
  • 邢广程:人类文明的忧思

    从人类历史的长周期轨迹看,人类的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要远远长于人类的文明时期。换句话说,人类历史并不复杂,只是划分为野蛮时

    2025-01-04 11:04
  • 统筹考虑草原碳汇与畜牧业碳排放

    畜牧业碳排放量是指各动物从幼畜至出栏,全饲养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的总和。

    2025-01-05 11:04
  • 《诗经》里的冬天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当凛冽的寒风奏响岁末的序曲,大地渐渐隐去了往日的喧嚣,敛藏起蓬勃的生机,迈入冬日的沉静。在这寒

    2025-01-04 11:06
  • 小荔枝蝶变为大产业

    广东省茂名市是我国荔枝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2018年,茂名市以荔枝为主导产业开始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产业园为平台,

    2025-01-03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