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战争,是谁先进行战争准备,越南还是中国?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3-30 19:49:19

越军《第一军区历史》记载:从1977年底到1978年初,北部边境地区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任务要求,总参谋部在国防部的指导下,制定了边境地区对外作战计划和对内防暴计划。同时调整部署,在从莱州省到广宁省的整个边境沿线重要地区部署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各兵种、各师、各团抓紧调整组织,补充装备,随时准备奔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

1978年3月初,在总参谋部作战局的指导下,第一军区着手调整组织,在各地区部署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第82团被调往奠边府,第316师从安沛省义路地区调防荔莱州省平卢地区,正在河宣省执行公路修筑任务的346师调防到高平省,325B师部署在广宁省平辽地区,并要求国防部为负责广宁沿海诸岛守备的第242旅补充更多的兵力...

1978年5月2日,第一军区司令员谭光忠少将决定,第345师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准备打仗。第345师原由师机关、1个步兵团、1个新兵训练架子团、1个专业筑路团、1个混合炮兵营和若干直属分队组成。军区将第121团、第124团调入第345师,组建作战步兵师。

1978年4月22日,根据总参谋长文进勇大将的决定,第346步兵师正式组建,转为执行战备任务。该师在经济建设第346团的基础上扩编而成,包括师机关、直属分队、第246步兵团、第188炮兵团、1个新兵训练架子团、1个预备役步兵架子团。分配到第346师的单位包括:军区第851团的8个新兵训练营,北太省第677团,军区特工营(被命名为第11营)。

1978年5月26日,政府发布法令,将原西北军区各省与永富省、黄连山省、河宣省从第一军区分离出来,成立第二军区,将第三军区的广宁省、河北省合并到第一军区。这个时候,第一军区包括北太省、广宁省、河北省、高谅省4个省。 武立少将是第二军区司令员,谭光忠少将是第一军区司令员。

1978年7月27日,四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明确指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当务之急是保卫西南边境,同时加强北部边境和西北边境的防御能力和作战准备, 随时准备应对大规模的战争。9月4日,国防部以书面形式向第一军区下达正式作战命令。与之前的指示相比,在亭立方向增加了第338师,进一步明确了第325B师在广宁省的作战任务。10月30日,军委下发了关于统一建设北部边防线的指示。在此基础之上,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按照国防部的总体规划,积极参与边防线建设。

1978年12月3日,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接到国防部的命令,辖区内所有武装力量进入高等级战备状态。两个军区司令部随即指示各地和各单位迅速部署作战值班部队。驻扎在边境线上的师、团按照一线和纵深两个梯队进行部署,步兵进入阵地,直接吃住在高地上和堑壕中。民兵自卫队每天24小时待命,与作战部队协调,并为作战部队提供勤务保障。

1978年12月29日,国会决定将高谅省分设为高平省和谅山省。高平省合并了北太省的楚拉地区和银山地区,谅山省合并了广宁省的亭立地区。1979年1月7日,越军和韩桑林领导的柬埔寨武装力量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推翻了民柬政权。第二天,越南军委判断,中国军队可能在北部边境做出强烈反应,于是下达了加强战备的指示。

该指示规定:“各军区、军种、兵种,特别是第一军区、第二军区和北部边界各省,防空军、空军、海军必须处于最高战备等级状态,军区和军兵种各师及直属单位,省、县各地方团、营、连必须保证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兵力随时位于阵地和战壕。炮兵、防空火炮各阵地必须配置完毕,如发现敌人立即开火。”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数千门大炮,在莱州省至广宁省的北部边境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越军宣称:经过30个昼夜(从2月17日至3月18日)的英勇战斗,共消灭和重创中国军队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其中包括280辆坦克和装甲车),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 缴获大量武器。

1979年3月5日,中国军队宣布撤军,至3月18日,整个北部边境保卫战结束。

点评:越军战史资料明确显示,他们早在1978年年初就开始调兵遣将,建设战场,准备与我国打仗。而我军考虑边境军事斗争问题则是在1978年夏天,6月18日,军委下达《关于中越边境军事斗争问题的指示》,而且这个指示的主要精神是立足于防御,不搞大的军事行动。

真正决定出境作战,惩罚越南,是11月中旬的事情,而部队调动从11月底才开始,最初的规模也很小,只有2个陆军师(第14军第40师和第41军第121师)和若干侦察分队。正式下达对越作战命令,向中越边境大规模集结部队,进行战略展开,则是12月8日的事情。

时间线非常清楚,谁先进行战争准备,一目了然。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1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