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退役军人杜国安,退役时任越南陆军炮兵司令员,少将军衔。在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十年间(1979年至1989年),杜国安从作战参谋一直晋升到炮兵副参谋长,经历了战争的全过程。下面,就是他对于自己参战经历的回忆。
早在1978年,当西南边境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时,我们从战略层面就非常准确地预测了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军队可能会在北部边境对越南发动进攻。因此,我们的炮兵进行了仔细的侦察,完成了测地勤务(这是为保障炮兵准确射击而进行的坐标、方位、高程的测量工作,是军事大地测量的组成部分,是炮兵侦察勤务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坐标系统,以便在中国军队大举进攻之前就做好战斗准备。
所以,在1979年及以后的几年里,在与中国军队作战时,越南炮兵在任何情况下都冷静沉着,积极主动。事实上,炮兵发扬了火力,直接打击了中国军队,并有效地支援了在边境作战的部队。
北部边境战争爆发时,我在炮兵军官学校工作,后来被调回炮兵部队担任作战参谋。从那时起,我连续10年(1979年至1989年)直接参与指挥和独立指挥我们的炮兵部队在北部边境前线作战。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被任命为炮兵部队副参谋长。从广宁省到老街省、莱州省的整个北部边境前线,没有哪一个地方是我和我的参谋人员没有去过的;在最关键的时期,没有哪一个月份我们离开过前线。
1979年边境战争期间,苏联援助了我们非常现代化、威力很强大的BM21冰雹式火箭炮(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并派出专家直接训练接收这批装备的相关部队。为了实施谅山方向的大规模反击,装备了这种火箭炮的炮兵第204团奉命开赴边境,准备向中国军队倾泻钢铁风暴。
当时,装备了24门BM21火箭炮的炮兵第204团已经准备就绪,只是在等待开火的命令。你能想象短短几十秒钟发射960发火箭弹,他们同时击中目标,所造成的杀伤效果有多么可怕吗?更不用说数百门其他火炮也已经准备就绪,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实施反击,中国军队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如雷霆怒吼般的火力打击。
1979年之后的北部边境战争期间,虽然广宁省、谅山省等其他边境省份相对平静,但河宣省的渭川-河江前线仍然处于战火硝烟之中,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艰难、更残酷了。我和炮兵参谋机关直接去了前线,亲眼看到了中国军队炮击的规模有多大。
渭川前线的石灰岩山峰被中国炮弹反复犁过,他们毫不吝惜炮弹,以至于我们的脚似乎踩在了一层厚厚的粉末上,里面夹杂着钢铁碎片,但我们的部队仍然顽强地坚持着,守住了阵地。为了免遭对方的炮火打击,我们的所有火炮都被置于掩体之中。河江地区已经准备好了木材,只需要砍伐出来构筑防御工事。我们的炮兵掩体都有很厚的覆盖层,由木材和泥土混合构筑,伪装得也很好,只有在射击时才露出炮口。
为了实施反击,炮兵奉命研究将M107型175毫米自行加农炮(这是抗美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军战利品)运送到渭川前线参战,以发挥其强大的火力优势(炮弹重66.6公斤)和射程优势(约为34公里)。而要把这些重达30吨的大炮运送到边境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当时即使开车去河江也需要两天。
行军的道路又小又窄,还有许多桥梁,而且大多数桥梁的承重性有限,小轿车都这么难走,又大又重的火炮肯定过不去。要过河就只有从河床上过去,而这样就需要当地的工兵来支援,显然我们很难调动如此庞大的力量。除此之外,由于是缴获的战利品,库存的弹药也非常有限,不能保证长期作战。因此,运送M107自行加农炮去渭川前线参战的计划最终不得不放弃。
有人认为中国炮兵是越南炮兵的老师,因此越南军队面临着许多困难,这种说法太片面。我们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多,中国军队确实拥有更多的火炮、更多的炮弹,但就战场表现而言,中国炮兵不见得一定比我们强。我们的炮兵在解放南方、统一国家的战争中打得非常出色,多次令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炮兵胆寒,而中国在参加朝鲜战争之后,已经近30年没有打过大仗,怎么能和我们相比?
我们大多数炮兵指挥员都是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再加上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和灵活性,对于中国军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在炮战中,当我们遭遇中国军队炮击时,也能很快进行反击,击中目标。由此可见,越南炮兵的作战水平并不输给中国。而且我们比他们更擅长使用各种火炮,从缴获的美军火炮到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其他援助国提供的火炮。
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也不存在严重困难,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战争期间使用缴获的武器来打击对方。1975年,第3军解放西原地区之后,缴获了许多火炮和牵引车,立即将它们装备部队,在向西贡进军的途中,我们边走边训练,最后仍然打得很好。
点评:杜国安的说法是典型的骄横狂妄、夜郎自大。越南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军事工业更是差劲。既不能生产大口径火炮,也不能生产大口径炮弹,全部依靠战场缴获或者外来援助,不能立足于自身,如何与有着完整军工体系的中国抗衡?有限的火炮和炮弹数量导致越军打起仗来捉襟见肘,不敢敞开了打。而且越军炮兵害怕集中兵力遭受更大的损失,基本上是以连、排为单位分散配置,很少进行营、群集中射击,如此左支右绌零敲碎打,根本没有办法阻挡我军大兵团进攻。
而我军学习苏军的大炮兵主义,一直高度重视炮兵建设,发挥炮火的决定性作用。军以下本身就编制有强大的队属炮兵,再加上隶属于大军区以上的预备炮兵,火力强度之猛,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越军根本无法承受的。这一优势,在1979年对越作战时就有充分的体现,到80年代中后期老山作战(越军称我老山前线为渭川前线)时更为明显。
原第二军区技术局参谋长阮金洪大校回忆:在我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之前从未参加过炮兵火力如此猛烈的战争,包括抗美战争在内,那个时候美国人是飞机轰炸厉害。所以我把1979年的北部边境战争称为中国军队的炮火盛宴,他们使用了数不清的大炮,不计其数的各种口径炮弹,像暴风骤雨一般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原越军河江省军事指挥部副政委阮金钟大校回忆:中国军队的炮兵火力非常强大。我们向他们发射1发炮弹,他们用10发炮弹还击。他们的战斗方式是将炮弹储备到最高的基数标准,再计算出将有多少发炮弹落到战场上,这是富人打仗的方式,不计任何成本,不惜一切代价。我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所以损失太大了。在狭小的战场上,但他们倾泻了数万发炮弹,就像把泥土和石头倒进一个坑里,我们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火力。
原越军渭川前线参谋长、第二军区副司令员阮德辉承认:中国军队的炮火很猛烈,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打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3天的时间里(1987年1月5日至7日),发射了10多万发炮弹,有的炮弹直接打到河江市。在5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军队大约向越军阵地发射了180多万发炮弹。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测量了一下曾经的战场,685高地(634高地)被猛烈的炮火削低了3米。弟兄们把清水河以北的群山称之为“世纪石灰窑”。
(“世纪石灰窑”的意思是原本被丛林覆盖的山丘,绿色的植物都被炮弹摧毁,露出了里面的岩石。炮弹落在岩石上,把整座山的表面都炸成了白色的粉末,远远看上去和石灰窑没什么两样。这是渭川前线越军参战老兵公认的悲惨形容词。)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