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中国花了2800亿修建了一条只有14.5公里长的大理至瑞丽铁路隧道,耗时长达13年才最终完成。
这条大柱山隧道被誉为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隧道,平均每公里造价高达193亿元,可见其建设之艰辛。
一条普通隧道,为何阻力重重?它的落成又将带来什么价值?
大柱山隧道:一段惊心动魄的“地质之旅”2008年,中国云南,一项惊天动地的工程正式启动——大柱山隧道的建设,这条横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自治州的隧道,是中缅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谁也没想到,这条只有14.5公里长的隧道,将在地底下探索13年之久,才最终贯通。
13年时间不仅仅因为它的全长,更因为,大柱山隧道的最大埋深达到了995米,在这近1000米的地底之旅中,隧道就如入了一座地质博物馆,穿越了地层分类繁多的地质群落。
岩石有软有硬,分类一应俱全,工程队伍首先遭遇的是坚硬的砂岩,这给早期钻探带来了不小困难。
随后是页岩,这种薄片状的岩石虽不如砂岩坚硬,却极不稳定,一不留神,就有“山崩”的危险,更让队伍头疼的是夹在其间的石灰岩,这种岩石虽坚硬,但遇水就会软化、溶解,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当队伍终于离开这些“老熟人”,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挑战——煤层,丰富的煤层预示着可能的矿井垮塌,必须小心翼翼。
之后,大范围的膏盐岩进入视野,这种岩溶岩石极不稳定,还可能产生大量的水和气体,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最让人绝望的是,穿过种种地层之后,他们还遭遇了恶劣的采空区,这是早年采矿留下的空洞,极易发生塌方,山区邻近还发现一处大规模滑坡带,随时可能把隧道整个移位。
面对这样永无止境的地质险境,工程队伍和设计师们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智慧,他们不断调整方案,开发新技术,只求尽快完成这项世界级工程,但是工程难度远超预期,面临泥石流、涌水等多重挑战。
大柱山隧道的非凡之路当初规划大瑞铁路时,专家们预计大柱山隧道会是最艰巨的一段,但真正动工后,他们才发现这里的困难远超想象。
首先是泥石流问题。大柱山地处多条断层带交汇处,岩石普遍软弱,开挖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泥石流。
有一次,工人们正在一个断层进行施工,结果上方突然塌下,整个隧道都被泥石流淹没,为化险为夷,工程队采用“隔墙修隧”的方法,在泥石流前面20米处先修一道墙,将其阻挡在外。
除了泥石流,另一个让工程队头疼的就是涌水。这片山区水源充沛,而岩层破碎,大量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在山体内部形成巨大的地下水系统。
2009年8月,施工队在一个断层钻探时,岩石上方突然出现一个直径20厘米的裂口,涌出的水流直接淹没了工程车和四百米长的隧道。
此后每前进几米,就会遇到更大规模的涌水,最大的一次达到了1.22万立方米/小时,犹如一条地下暗河从山中涌出。
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工程队没有退缩,而是创造性地应对,他们调来大型水泵排水,采用隔墙和加固等方法防治泥石流,虽然进度受到拖延,但最终还是顶住压力,完成了这项传奇性的大柱山隧道工程。
实际上,大柱山隧道之所以难度非凡,与当地独特的地质环境有很大关系,它位于横断山区的中心位置,这里地势险峻,断层和岩溶洞极为发育。
光是沿线的大断层就有六条之多,其中大柱山断层带更是长达千米,这些断层将本就脆弱的岩层切割得千疮百孔,一碰就坍,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这片山区处在云贵高原,海拔高、雨量大,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这些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在大柱山的岩石间隙中汇集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
一些溶洞更直接连接到地表,形成壮观的大瀑布,丰沛的地下水一旦遇到人工开挖,就会争先恐后地涌出,对隧道施工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如此艰险的地质环境,我们的工程建设者没有退缩,为了应对可能的泥石流灾害,他们在每次爆破后会立即清理碎石和泥浆,并加固围岩,确保隧道畅通。
涌水更是让工程队大费周折,他们先后调来几十台大功率水泵,连续抽水72个小时才排净隧道,为避免再次涌水,还在进口处打下水泥栓。
可以说,大柱山隧道的每一米推进都与地质灾害抗争,正是靠着雄厚的技术和不屈的精神,我们的建设者们终于战胜了大自然的一切艰难险阻,完成了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壮举。
铁路穿山风景线,龙腾民族主义情怀13年时间,一条全长14.5公里的铁路隧道在云南大理与瑞丽之间的大山里穿行,将两地的距离从过去的7个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这条大柱山隧道,以每天仅3米的速度慢慢推进,最终成功贯通。
在艰苦的施工条件下,大柱山隧道依然以中国人民的执着意志一步步完成,90%的施工时间里,工人们与突然涌出的大水与泥浆作斗争。
2009年,遭遇最大的考验,溃口不断喷涌淤泥,6个小时后隧道完全填满,这156米的距离用了26个月才完成。
为排水,建成7座抽水站和56台大水泵,单日排水量可装满88个标准游泳池,隧道两端温差巨大,高温作业区达40°C以上,湿度85%以上,像个蒸桑拿房,工人出现脱水情况频繁。
他们只能用吨计的冰块降温,工人还必须每3小时轮换一次,更危险的是穿越1270米的瓦斯地层,隧道曾发生过两次塌方。
艰难环境下,许多建设者选择留守,90后吴浩拒绝父亲要他放弃的请求,项目经理姜栋说这里没通我不走,每年只和家人团聚10天,姜栋曾因压力严重失眠,深夜不敢入睡以免错过险情电话。
2020年4月28日隧道贯通,两端的建设者终于成功会师,并于2021年开通投入使用。
大柱山隧道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它改写了中国铁路史,是我国西南重要节点,增加西南与缅甸运输通道,减少从中东运油里程,减少对马六甲海峡依赖,推动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
数万工程师和工人以13年时间完成这项伟业,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奉献,铸就了大柱山隧道的成功,这些平凡的英雄值得我们致敬。
大柱山隧道彰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意志力量,在祖国发展进程中,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团结带领着各族人民一起奋斗,让中华之花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大柱山隧道的建设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和执行力的精神,无数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以坚如磐石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一砖一瓦筑就了这条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施工工作,在高温、缺氧的环境里坚守岗位,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大柱山隧道项目得以最终完成。
如今,这条贯穿山脉的铁路隧道已经成为祖国建设的光辉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前行。
大柱山隧道的辉煌,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伟大国力,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中国人民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引领,齐心协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大柱山隧道项目的胜利完成,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伟大奇迹的非凡能力,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征程,我们充满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必将续写中华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