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万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可是3000万库尔德人仍在流浪

猪猪做美食 2025-03-17 16:08:18

要是问起全球哪个国家女兵占比最高,大家可能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俄罗斯或者以色列。俄罗斯嘛,感觉男女比例有点失衡,以色列呢,好像人人都能当兵,这两个地方女兵确实不算少。但其实,俄罗斯军队里头,主力还是男性,女兵人数也就大约12万左右,以色列的情况也差不多,女兵数量并不多。

讲起哪个国家女兵最多,得提中东的库尔德武装。因为那里常年打仗,库尔德武装的男性战士不断牺牲。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库尔德的女性只好拿起武器,自己组建了一支主要由女性构成的部队。库尔德武装里,女兵的比例竟然达到了40%,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少见的。

中东这块地儿,被战争和宗教冲突搞得四分五裂。在这儿,两个民族的命运真是天差地别。你看,那900多万犹太人,流散了上千年,最后居然建起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可另一边,3000多万库尔德人呢?他们还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这些国家之间流浪,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真是没地儿可去。

这种巨大差异并非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一次碰巧,它深层次地反映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较量、地缘政治利益的激烈争夺,以及民族内部存在的复杂矛盾。

【一、历史根基与民族凝聚力的分野】

犹太人建立国家的历程,深深植根于他们悠久的历史记忆和宗教信仰。早在公元前13世纪那会儿,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那片地方就搞了个统一的王国。虽说后来被罗马帝国给赶跑了,散落到了世界各地,但《旧约》里头说的那个“上帝应许的地方”一直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独特的民族。这个宗教故事,就像一根线,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19世纪快结束的时候,犹太复国主义开始火起来,主要是受赫茨尔那本《犹太国》的影响。犹太人通过有计划地移民、买地和搞政治活动,一点点在巴勒斯坦那块地方打下了建国的法律基础。可你看看库尔德人,他们也是中东的老民族了,但从来就没能凑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过去,库尔德人长时间受到波斯、奥斯曼等帝国的管辖,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历史故事。就算是在10世纪,他们曾短暂地建立起库尔德大公国,但也因为游牧民族居住分散的特点,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这种历史的断裂,让库尔德人缺少了能够凝聚民族认同的“精神支柱”。而且,他们内部使用的方言、文字,甚至宗教信仰(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和基督教)都不统一,这使得他们的团结力更加薄弱。

【二、大国干预:从“同情牌”到“资源棋”】

犹太人能够成功建国,西方大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战一打完,美国就为了补偿犹太人在大屠杀中受的苦,加上国内犹太游说团体力量大,还有想在中东安插亲西方势力的心思,就使劲儿推动联合国通过了把巴勒斯坦分开的决议。

之后,美国给了以色列超过1500亿美金的军事和经济支持,还在五次中东冲突里站在了以色列这边,给它撑腰。反过来看看,库尔德人却一直是大国博弈中的倒霉蛋,总被牺牲掉。

一战结束后,《色佛尔条约》里头写了要给库尔德人独立,但土耳其那边凯末尔革命一赢,这事儿就变了,《洛桑条约》一出,库尔德斯坦就被分给了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到了冷战那会儿,美国和苏联虽然一时兴起,支持了库尔德武装去跟伊拉克和伊朗对着干,但要是这事儿影响到他们跟地区里的铁哥们儿(比如说土耳其)的关系,他们立马就收手不干了,资金也撤了。

2017年,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搞了个独立公投,但美国不买账,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保住伊拉克的一整块地儿”,不承认他们的公投结果。这一下子就把美国那“啥好用就使啥”的态度给亮出来了。

说白了,库尔德斯坦那片地方,中东的油和气资源最丰富了。伊拉克那边的库区,握着全国六成以上的石油呢。土耳其东南边的库尔德省份,更是通欧洲能源的要道。因为这些宝贝资源,大国们宁可让库尔德人继续分裂着,也不想看到一个独立的库尔德国家把能源大权给握手里。

挺讽刺的是,以色列的存活居然得靠拿捏巴勒斯坦的资源。他们喝的水,有八成都是从约旦河西岸来的。说白了,那些犹太人定居点越扩越大,其实就是为了抢资源,这就是个地缘战略上的资源大战。

【三、内部抗争的分化与困境】

从最初的“犹太民族基金会”到后来以色列工党的兴起,犹太人打造了一个涵盖地方社区到全球游说的全方位动员网络。反观库尔德人的斗争,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土耳其有库尔德工人党(PKK),伊拉克有库尔德民主党(KDP),叙利亚则是“人民保护单位”(YPG),这些组织各玩各的,有时甚至为了争夺资源而自相残杀。

2001年的时候,伊拉克那边的库尔德人两大帮派,在苏莱曼尼亚地方打了起来,结果40多个人丢了命。这事儿反映出他们缺少一个能带头的大哥。还有啊,库尔德社会里,不认字的人特别多,90%的人都文盲,这种部落的老一套做法,真的拖了他们建立现代国家的后腿。

不过,库尔德人的反抗也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2014年的时候,叙利亚的库尔德女战士队伍“娘子军”,在科巴尼那场硬仗里,仅凭500人就敢跟2000名ISIS恐怖分子干到底。虽然最后她们全牺牲了,但没一个人屈服。这场战斗不光让人看到了库尔德女性的勇猛,还在国际上博得了不少同情。

【四、地缘牢笼与“合法性问题”】

以色列的合法性呢,主要是靠联合国的一些决定还有其他国家的认可来撑着的。虽然它地盘扩大这事儿争议挺大,但它作为一个国家,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反观库尔德人,他们被夹在了“自己决定民族命运”和“别国主权不能碰”这两个国际法原则之间,左右为难。

2017年,伊拉克的库区搞了个公投,结果93%的老百姓都举手赞成独立。可联合国、美国,还有欧盟这些大佬呢,都说这样单方面改边界会搅乱地区稳定,硬是不认。这事儿啊,明摆着就是大国小国待遇不同。说白了,小国的未来,很多时候得看大国们的地盘争夺战咋打。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这样说过:“库尔德斯坦啊,那不过是一些人心里面想象出来的地图上的玩意儿,根本不存在。”

更糟糕的是,邻近国家对库尔德寻求独立感到非常害怕,结果他们结成了一个“反库尔德联盟”。土耳其把库尔德工人党视作恐怖组织,经常跨境去打击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力量。伊朗的革命卫队也曾和土耳其军队联手,清除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地区武装。就连平时不对付的沙特和伊朗,在压制库尔德的问题上也能达成一致。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让库尔德人每次想要独立的尝试都变得异常艰难,就像是走在锋利的刀刃上一样。

【五、未来:绝望中的微光?】

尽管未来看起来没啥希望,库尔德人还是咬牙坚持着建国的愿望。

2023年,叙利亚的库尔德自治政府说要开始弄自己的货币和护照了,他们想靠着这样慢慢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像是实际上已经独立了一样。另一边,在伊拉克的库区,因为卖石油赚了很多钱,埃尔比勒现在算是中东最有钱的几个城市之一了,那里的人均GDP比巴格达高出两倍不止。

这些经济资源或许能给政治谈判带来更多自信。另外,现在这批库尔德年轻学者正利用社交媒体建立跨越国界的认同感。土耳其的库尔德歌手艾哈迈德·卡亚,他的歌《我的祖国》点击量已经超过一亿,成了海外族群之间情感联结的桥梁。

不过,库尔德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他们想要建国的愿望,既动了现有国家的地界蛋糕,又动了大国的资源奶酪。在这个还是“拳头硬的就是老大”的世界里,他们的遭遇可能就像库尔德的老话说的那样:“咱们就像风里的沙子,永远找不着个安稳落脚的地儿。”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