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剧输出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陆凯看历史 2023-07-05 08:00:07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文化输出”是一国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积极、自觉地向别国传递和推广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念。

1921年,“文化输出”这一观念由北大校长蔡元培首次在中国提起。积极、主动的文化对外传播,既可以提高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又可以间接地作为一国的“软实力”,维护一国的文化。

在对外沟通方面,相对于单纯的报导型解说,国外受众更愿意了解鲜活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反映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交流手段。

一、影视剧传播是当今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

影视艺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从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宗教等各个方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反映。

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是多个方面的,而不同类型的电影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独特的角色或者一种文化元素的存在,往往会引起人们对其所处的文化的共鸣,例如:美国漫威,韩国导演金基德,以及在各个主要电影节上的影片色彩。

尽管每一部电影所展示的都只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局部表现形式,但由于受到观众的审美爱好的影响,也会形成一种不一样的文化传播效果。

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所传递的是中国文化的因素,而这些文化因素就是我们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历史文化等等。

中国国产影片的国外发行面临着很大的票房风险,所以合资影片在国外的发展相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比如中法联合制作的电影《狼图腾》,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之外,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一千三百四十万美金的成绩。

2015年2月,这部电影在法国的第一天就吸引了80,000名观众,比获得奥斯卡大奖的《鸟人》的观众数量还要多,总票房收入接近882万美金。

该片于2015年3月在意大利取得了将近347万的总票房收入;今年九月,这部电影在北美首映,在美国40座以上的大城市中,共有125个电影院,拥有2000多个屏幕。

尽管2015年国内影片在国外的收入只有27.7亿,只有10%不到,但国内影片在国外的发行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也给中国影片走向国际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更多的电影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各种类型的影展,并在国内外的大型电影节上活跃起来,借此推动自己的电影制作。

在我国,各种类型的电影节正逐步走向国际,通过影片作为一个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的舞台。

如今,许多国际电影节,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等,都举办了“中国古典影片回顾展览”,吸引了外国导演的目光。

而各国之间的国际电影交流活动,更是对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出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比如,自首次举办以来,中美电影节一直受到中美两国影视艺术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

到目前为止,中美两个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了上百场中国影片《湄公河行动》、《铜雀台》、《老炮儿》等影片,为促进中国影片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曾经是一种强大的文明,深深地影响着日本和韩国,直到今天,日韩两国的年轻人,还记得李白和杜甫的作品。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到了外来列强的入侵,被迫接受了外来文明。

就拿台湾来说,从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以来的五十多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的文化输入,已显露无疑。

不论从建筑物、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传统礼仪,无不深深地渗入台湾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台湾本地文化的进步与革新受到极大的制约。

在中国电影和电视剧中,最常见的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种是“中国必将崛起于全球”的民族形象,一种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民族形象。

在美国的电影和电视剧里,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最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两个国家,看似是为了迎合中国的受众,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营造一种错觉。

那就是一旦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就会“称霸”整个世界,而美国的声音也会在其他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以此来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类是中国人的形象,即经常出现在美国影视剧中的低等、受破害、邪恶的华人形象。

在《实习医生格蕾》中,华裔母亲和女儿在没有法律地位的情况下,得到了美国医师的仁爱救助;

像《老友记》里那些见钱眼开的中国老师,就有很多。这种由言说力量所塑造出来的歪曲图像,实际上是在僵化的思想体系中,由于认识的缺失而产生的极端的偏颇。

在歧视和污蔑面前,要想真正展现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已是迫在眉睫,唯有提升自己的文化对外战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强大的文化对外来突破歧视,方可翻身。

这是一次没有火药味的“对外战争”,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真实”,就必须占据“舆论高地”,宣传中国的“无侵略”,树立“中国强国”的形象,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声望。

除影视剧输出可以直接实现本国的意识形态传播以外,在影视剧的影响下,在其国内所形成的社会现象,也可以体现出民族性格和国家制度特点,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根据韩国光州一所失聪学校2000年的实际情况改编而成的韩国影片《熔炉》讲述的是一场由暴力引起的惨剧,而这场惨剧的背景是由该学校老师与人权活动家共同努力,试图揭露该惨剧的幕后真相。

《熔炉》这部电影在韩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在公众的强烈要求和巨大的社会压力下,韩国官方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以保护未成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法治类影片对体制的批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思想和大众文化的权衡,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思想。

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也让这部影片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而更加凸显了东道主国家的真正思想意识。

这就是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实现了一种思想的渐进式效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电影的内容与其所产生的文化输出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

二、文化折扣和期待视野

“文化折衷”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不同,使一种文化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无法为其它国家的观众所接受和了解,从而使该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下降。

由于“文化打折”现象的出现与存在,使得影视、电视等文化衍生产品在国外的发布与国外观众的接受性都会有所差异;

这也正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其电视剧的对外发布仍以亚太地区为主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类似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往往具有类似的美学兴趣。

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使得西方的受众难以对这种人文风格、价值观、历史、神话、社会制度等产生认同,进而对其产生不理解、兴趣降低、观看热情降低等现象。

所以,在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交往中,每次新的欣赏活动,都会被受众原来的审美情趣所限制,而对受众的期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和扩大。

任何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美学创意,都会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有别于过去的美学体验。怎样才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降低文化折价的效果呢?

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我们国家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以多元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在法国举办的第四十九届“戛纳春影节”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传媒单位的认可。

只有当作品的中心内容为读者所接纳后,作品中所包含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才会逐步被读者所接纳。

当然,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背景与其所阐释的主流价值观、所贯穿的民族性格、所讲述的剧情情节等都是值得认真探究和有机结合的。

《小财神》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主要是关于两个天宫的守护者,因为失业的威胁,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一个人间古镇,与凡间的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

这部动漫具有很强的故事内核,很新鲜的主题,表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民间传说与风俗在当代的意义,很好地达到了从传统展示到文化输出的效果。

《星球大战》、《007》、《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等一批又一批的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观众对一个长期的品牌系列的认可,或者是对一个成功的影视人物形象进行的连续跟踪,这会让观众对剧情的发生趋势或者角色的生长环境进行持续的认识和理解。

与此同时,在沿着剧情主线进行的过程中,电影中的角色在语言习惯、生活环境、所处的年代背景和所宣扬的民族精神等方面都会得到观众的认可,从而达到一种文化的输出效应。

中国最成功的一个品牌就是武打巨星,直到今天,许多老外还认为中国人人人都会武术,那就是武打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这些武打巨星的形象所起到的广告效果。

同时,城市形象的展示又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环节。形成一个清晰的品牌和城市形象,可以为我们的文化内核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为我们的文化输出和宣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无论是哪一类电影,其创作都与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密不可分。在展示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然景观、都市景观等方式,来达到影片所能达到的效果。《罗马假日》和《西雅图不眠夜》都是不错的都市形象宣传片。

三、影视对外发行策略和禁忌

至于影视作品的宣传,则要尽力发挥其优势,避开其短处,比如避免向印度地区发行歌舞片。

同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也要避免让观众产生一种与其文化距离的感觉,像《中国式关系》、《“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等,都是以地名命名的。

同时,也不推荐推荐的内容包含太多的背景信息,比如历史、战争、军事、农村等。

此外,还应该关注发放区域的宗教,例如,在人口超过80%为天主教的菲律宾和波兰,有些问题比较敏感,例如,禁止将堕胎列为禁区,并且不能在教条中承认离婚。

四、结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文化传播既受限于世界局势,也受限于我们自己的认识,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播能力缺少了一种竞争能力。

在对外时,我们应建立起一种以传播中国为宗旨的文化传播观念,并将中国理念传播到全世界。影视作品形象生动,层次丰富,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在这一路径上,以中华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为载体,以优秀的译本为交流手段,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推动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使中国的形象和内涵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部鑫鑫浅谈《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形象传播的成功之道》

[2]赵欣《美国黄金时段电视剧中的华人形象》

[3]郑林《如何做好中国影视剧走出去的融媒体发布》

0 阅读:0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