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干?就你这觉悟水平,想都别想!"
这句话像一把刀,深深刺进我的心窝。1972年的那个秋天,我站在团部办公室外,攥紧的拳头微微发抖。耳边回响着政治处徐主任刚才的那番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让它流下来。那时候,提干对我们这些农村来的战士来说,简直就跟天上的星星似的,可望不可及。
我叫高志强,1969年入伍,是从安徽农村参军的。那会儿全村就数我的文化程度高,初中毕业。记得临走那天,我爹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到了部队好好干,咱农民的孩子也要出人头地!"

三年了,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娃子到现在的班长,我付出了多少心血?1970年我入党,1971年当上班长,带出的班在连里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这些在提干考核面前,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那天晚上,指导员王德明来找我谈心。他披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手里捧着搪瓷缸子,里面泡着大茶叶。
"老高啊,你也别太灰心。"王指导员说着,从挎包里掏出一本《毛选》,"要我说啊,你小子打仗有一套,就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要不这样,你先回去好好准备,明年再来!"
我摇摇头,心里苦笑。明年?那时候我都该退伍了。1973年就是我最后一年,按照惯例,该收拾收拾回老家了。连队里的老班长都说,咱们农村来的战士,能当个班长就不错了,别想那么多。
可我不甘心啊!每天看着军官们走过,胸前的领章在太阳下闪闪发亮,我就想起我爹临走时的那番话。
那段日子,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白天照常带兵训练,晚上就抱着《青年参考》、《解放军报》啃。有时候训练太累,趴在报纸上就睡着了,被值班员摇醒时,嘴里还念叨着"要提高觉悟"。
就在我以为军旅生涯就此画上句号的时候,团长杨铁山找到了我。那是个寒风凛冽的下午,我正带着班里的战士们擦装备。自从上次提干失败,我就把心思都扑在训练上,一天能擦三遍枪。
"小高!"杨团长的声音隔着老远就传来了。他是老八路出身,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我赶紧立正敬礼:"报告首长!"
"行了,别那么多规矩。"杨团长摆摆手,从衣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来,抽根烟。"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我受宠若惯地接过来,手都有点抖。
"知道为啥去年提干没过吗?"他猛吸一口,眯着眼问我。
我低下头:"报告团长,是我觉悟不够高。"
"放屁!"杨团长直接爆了粗口,"你小子就是太死心眼儿!提干不光看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实际本事。你觉得自己没本事?上个月战备拉练,要不是你带的班及时支援,能抢在二连前面占领那个制高点?"
我愣住了。那次拉练我记得清楚,大半夜的,路都看不清,我带着战士们顺着山沟摸上去,硬是抢在二连前面占了位置。可这些,也能算本事?
"这样,你先别急着退伍。我跟师里打个报告,让你留队。明年咱们再试试。"杨团长的话让我心里一热。
"可是..."我还想说什么。
"没什么可是的!我杨铁山在咱们师是出了名的,从来不说空话。"杨团长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去年是我考虑不周,今年我亲自给你上课。"

就这样,我留了下来。那段日子可不好过,白天该训练训练,该带兵带兵,晚上挑灯夜读。指导员王德明经常来宿舍找我,教我写政治理论文章。有时候写不好,他就耐心地给我讲解。
"老高啊,你要理解,咱们现在搞'四化建设',部队也要与时俱进。提干不是说你打仗厉害就行,还得有文化,要能写会说。"
我使劲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争这口气!
1973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在大雪地里训练。有一次夜间行军,我带的班遇到了困难。天太黑,山路又滑,战士们接连摔了好几跤。
第二天,杨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他正在看《参考消息》,桌上放着个搪瓷茶缸,热气腾腾的。
"小高啊,你知道带兵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他放下报纸问我。
我想了想:"是要让战士们服从命令?"
"不全对。"杨团长端起茶缸喝了一口,"最重要的是要让战士心服。你昨天带队摔跤了,为什么没人埋怨你?因为你和战士同甘共苦,在最难走的路段都是你走在前面。这就叫实事求是!这也是咱们党的作风!"
这番话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后的训练中,我更加注重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有个新兵叫小李,家里困难,我就把自己的津贴省下来,给他买了双御寒的棉鞋。

1973年底,提干考核再次开始。这一次,我做足了准备。
"报告!高志强请求考核!"我站在考核室门口,中气十足地喊道。
政治处徐主任笑着说:"哟,又是你小高同志?听说这一年没少下功夫啊!"
"是!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我挺直了腰板。
这次考核比去年还要严格。除了要背诵《毛选》段落,还要写一篇形势分析文章。最难的是实战指挥环节。记得在模拟战斗指挥时,我负责的小组遇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关键时刻,我想起了杨团长教的战术要领:"打仗要灵活机动,不能死脑筋。"
"同志们,跟我来!"我果断带领队伍绕到了山脊背面,利用地形优势,最终化险为夷。考核组的首长们连连点头。
考核结束那天,我正在操场上发呆,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小高!"
回头一看,是杨团长,他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告诉你个好消息,考核通过了!而且表现很出色,师里决定破格提拔你当排长!"
我愣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一年的苦都没有白吃,一切都值了!
"去换领章吧!"杨团长笑着说,"记住,当了干部更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战士们办实事!"
那天晚上,我给家里写了封信,告诉爹这个好消息。没过多久,家里就来了回信,爹的字歪歪扭扭的:"儿啊,爹为你骄傲!咱农民的孩子也能当军官了!"

看着信,我的眼睛又湿润了。这么多年过去,每当我看到自己的领章,总会想起那段艰苦但值得的日子。那一年的磨练,不仅让我获得了提干的机会,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思想端正,努力学习,组织就会给咱们机会。
现在,每当新战士入伍,我就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听。特别是那些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小伙子,总是听得入神。
"排长,那个年代提干真的那么难吗?"他们经常这样问我。
我就告诉他们:"那时候不比现在,文化条件差,但只要有决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条件这么好,你们更要好好表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肩章也换了好几次。但那段提干失败又重新奋起的经历,永远都是我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永不言弃,教会我在逆境中寻找希望,更教会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
1978年,我又迎来了一次机会,组织推荐我去军校深造。站在考场前,我又想起了当年提干时的情景。这一次,我更有信心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有信念,有决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们!
走过这么多年,我深深体会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在为将来铺路。正如杨团长常说的那句话:"干革命就要有革命者的意志,革命者的精神!"
现在,每当我路过团部那间老办公室,还会想起当年杨团长对我说的话。是啊,一个军人的成长,不仅需要过硬的本领,更需要坚定的信念。这些年,我带出了不少好兵,有些也当上了军官。看着他们胸前闪亮的领章,我就想起自己当年的经历,心里总是充满自豪和感激。
有时候,年轻战士问我:"排长,您觉得当军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总是这样回答:"要对得起胸前的领章,对得起咱们革命军人的称号!"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普通战士的成长历程。也许它平凡普通,但却记录了那个火热年代里,一个军人的奋斗与追求。正如杨团长说的:"有志者,事竟成。革命军人的道路,就是要在奋斗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