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浙江瑞安篇

吴钩斩古今 2024-02-27 21:59:31

“瑞安为邑,大海巨浸界其东,大罗雪峰诸山亘于其北,云江襟其南,西南则闽括(括指处州)万山之支凑焉。”瑞安在汉初时为东瓯国地,东汉永和三年,置永宁县,即今温州市区域。

清初瑞安县图(此图上南下北)

三国吴赤乌二年,析永宁县大罗山(泉山)南境置罗阳县,治北湖鲁岙,此为瑞安建县之始,县南大溪亦称罗阳江。宝鼎三年,改罗阳县为安阳县。

清代瑞安县城图

西晋太康元年,改安阳县为安固县。东晋太宁元年,风水大家郭璞迁县治于今址,按县志记载:“盖取旁有邵屿龟伏,西则岘山龟浮,左文峰类苍龙之角,后栖隐如凤翅之展,其中一街一河状若棋枰纵横贯通,外则深土沃田,阡陌鳞次,擅东南之胜焉。”

1731年瑞安县舆图

县城筑于南北朝时期(推测为刘宋初年),周一里二百四步,高一丈二尺。

隋开皇十二年,省安固县入永嘉县。唐武德五年,以永嘉县置东嘉州,析永嘉县置安固、横阳等四县。天复二年,越王钱鏐上奏有白乌栖县之白云阁,以为祥瑞,故而改安固县为瑞安县。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瑞安县城

宋度宗继位时,升温州为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为温州路。元贞元年,以户口过五万升为瑞安州。元末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吴王元年),拓城周九百二十七丈六尺。

瑞安县明清城池范围示意

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洪武三年、永乐十五年、嘉靖三十一年屡加增筑,形成城周一千一百四十丈之规模,设城门五座:东门宾阳、小东门武靖、西门永胜、南门镇海、北门瞻阙;水门三座:龙波(宾阳门南)、永清(瞻阙门东)、环碧(东隅虞池旁)。

1945年瑞安县图

1948年瑞安县图

县城内设瑞安所,隶属温州卫。置营房九十六处,有千户等官二十员,辖旗军一千二百六十员,另有各类战船十八艘。

瑞安古城沙盘(视角为自东向西看)

镇海门外为飞云渡,嘉靖中于渡口南岸建水寨一座扼守渡口,城周百余丈,设门二座,官厅三间营房六间。

瑞安县城南门外飞云渡

顺治三年,清廷革除瑞安所。顺治十五年调河南卫辉营官兵(俗称右营)五百前来防守,并增修城池。后又调衢标贴防兵五百驻防,康熙十五年改调山西宁武营(俗称左营)官兵驻防。

二战末期美军航空测绘瑞安县

1937年末,随着淞沪战场的失败,日军战机加强对浙江沿海地区的袭扰,为方便在空袭时疏散群众,浙江省政府下令拆毁沿海各地城墙。历经数年拆毁,瑞安城墙消失无存。

0 阅读:13

吴钩斩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