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忠麟
1940年初,由于国民党冀察游击战区总司令鹿忠麟在与八路军的摩擦中频遭败绩,麾下主力第69军、第97等部折损大半,被迫引咎辞职。一向主张合作抗日的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开始兼任冀察战区总司令,但卫毕竟要坐镇河南主持正面战场防守,因此冀察战区只能交给两位副总司令庞炳勋、石友三具体负责。
▲庞炳勋
在敌后坚持的西北军退出冀南等地
鹿忠麟走后,第97军因损失太大而被国民党当局明令裁撤,战区所剩的8万余正规军被重新编组为2个集团军,分别由庞、石二人指挥。其中,庞炳勋第24集团军下辖第40军、第27军、新5军等部,驻扎太行山区外;石友三第39集团军,所辖第69军和新8军则分驻山东濮县和河南濮阳。实际上,就是退出了冀南、冀中等八路军所在的区域。
▲石友三
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开始有人投敌
此后,日寇不断加大对敌后战场的扫荡力度,八路军还能靠着游击战和群众的支持来“反扫荡”,冀察战区所属部队可就遭了殃,被打得鸡飞狗跳。石友三首先撑不住了,竟然秘密与日寇接洽投降,其副手高树勋解释发现,并于1940年12月将石友三诱捕活埋;但第39集团军却因此分裂,新8军和第69军一部在高树勋指挥下继续在濮阳坚持抗战,但第69军教导师却在师长文大可率领下投敌当了伪军。
▲孙殿英
太行山区的西北军仅千余人幸存
1943年3月,日寇集中4个师团主力对太行山区实施第二期扫荡作战,第24集团军很快被日寇分割包围,损失惨重。新5军军长孙殿英眼看支撑不住,干脆率部投降,并引导日寇包围了集团军总部,庞炳勋突围无望,最后也投降当了汉奸,其长期担任军长的第40军立即土崩瓦解,仅少量部队随副军长马法五突围逃到了黄河南岸。第27军还算硬气,除所属预备第8师投敌外,其余部队始终坚持抵抗,硬是靠着山里的树皮草根坚持了3个月,最终找到机会突围成功,但也仅剩1500余人。
▲高树勋
至此,冀察战区已经名存实亡,仅剩高树勋在以濮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勉力维持,但很快高也坚持不住了,只能率领新8军和河北民军2万余人南渡黄河,撤入第1战区境内。
▲八路军始终在敌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