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971期
大家好,这篇科普分享中医中药方法有效治疗脾肾虚痰湿瘀阻的长期尿酸高导致早期痛风性肾病的经验和解读。
长期尿酸高,如果不能稳定在正常范围,不仅仅会在关节腔和周围组织沉积尿酸盐,也会在肾脏结晶沉淀,损伤肾,导致痛风性肾病,
尿素高对肾脏的损伤,即使肾功检查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不高,损伤也存在,肾功指标异常了,已经从指标上证明属于痛风性肾病。
如果再出现下面的症状 ——
主症:
腰酸痛,夜尿多,眼睑或双下肢浮肿,纳差,神疲乏力。
次症:
头晕,耳鸣,四肢不温,腹胀,大便溏泻不成形,头身困重。
舌脉象:
舌淡,脉细。
这就是临床常见的脾肾两虚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证候,从症状上验证了尿酸高对肾脏的损伤到了能自我感知的地步。
如何治?

中医用下面的经验方,治疗过 45名尿酸高且痛风性肾病的患者,他们都尿酸高,双线检查肾内有针状尿酸盐结晶,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生黄芪、党参、当归、茯苓、山药、丹参、鸡血藤、黄柏、杜仲、淫羊藿、川萆薢、生薏苡仁、菟丝子。
上方联合别嘌醇治疗一个月,和另外 41 名仅服用别嘌醇降尿酸的患者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服用中药的患者,尿酸从治疗前的均值 515 降到 396,24 小时尿尿酸从均值 5880 降到 3752。而仅服用别嘌醇的患者,尿酸值从治疗前的均值 520 降到 39024 小时尿尿酸从 5905 降到 3680。
在临床疗效方面,服用中药德 5 名患者,显效 19名,有效22名,无效 4 名。而服用别嘌醇的患者,显效 9 名,有效 15名,无效 17 名。证实了加用中药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痛风肾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通过健脾补肾、活血泄浊能得到很好的调理。上面的方剂中党参、黄芪为健脾益肾补气的要药,能让身体正气足而邪无以再生。茯苓、山药、薏苡仁可以建议。菟丝子、杜仲能温肾助阳。当归可活血养血。黄柏、川萆薢能祛湿邪浊。丹参、鸡血藤能活血通络,化瘀泄浊。淫羊藿能温经通络,强化活血化瘀的效果。
全方诸药共奏健脾益肾、祛湿活血化瘀泄浊,实在是一个扶正又祛邪的好方子。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12年第4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陈华等文章《补肾健脾活血泄浊法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