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国坚守的原则,然而一些外部势力却屡屡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
2020年以来,美国洛马集团多次与台湾地区进行军事交易,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和劝阻。
面对这种公然挑衅的行为,中国政府最终采取了制裁措施,以维护国家利益。
如今,尽管洛马集团的财务报表看似光鲜,但其内部早已陷入“慢性死亡”的困境。
那么,我国究竟是怎么制裁他们的?

洛马集团起源于二战时期,当时的洛马集团在航空领域,是美军至关重要的供应商。
其生产的P-38闪电型战斗机,在太平洋战场上,是唯一能与日本“零”式战斗机抗衡的机型,并且击落日本战机的数量最多。
尤为著名的是,美军依靠P-38战斗机成功击落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整个二战期间,美军采购了9000架P-38战斗机,洛马集团也凭借这些战争订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完成了原始积累。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的大幕拉开,全球局势再度紧张,洛马集团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反而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如鱼得水。

它不断突破飞机技术的上限,为美军研发出众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持续巩固着自身在军工行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业务的拓展,洛马集团逐渐将触角伸向导弹、卫星、航天系统等多个领域,业务版图不断扩大。
美国国防部看中了其强大的实力,与之展开深度合作,将众多国防项目交由它负责,这进一步推动了洛马集团的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

除了在军工领域深耕,洛马集团还积极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它涉足编写代码方面,每年编写的软件代码量甚至超过微软。
同时,与微软等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实现技术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

2014年,洛马集团与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签订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合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这家在中国市场本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日后竟做出了令人不齿的举动。

2019年,彼时,美国政府罔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执意对台湾地区售卖军用武器,洛马集团也深陷其中。
洛马集团此次售卖的武器包括F-16V战机和“爱国者”导弹等重大军事装备。

洛马集团将这些进攻性武器售予台湾地区,无疑是在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为其“谋独”行径撑腰打气,严重加剧了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
这一举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洛马集团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中国政府对此予以坚决回击,毫不手软地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洛马集团以及其他涉台售卖军火的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中国禁止这些企业与国内任何机构进行交易与合作。
此外,中国还充分利用自身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对这些企业实施稀土制裁。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高科技武器制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高精度的制导系统到先进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稀土元素的支持。
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意味着,洛马集团等企业想要继续生产先进武器,就难以绕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面对中国的制裁,美国政府不仅没有反思自身行为,反而妄图为洛马集团“撑腰”。

美国军方迅速加购了价值78亿的F-35战机合同,这一举措使得洛马集团的市值瞬间涨了12亿。
在利益的诱惑下,洛马集团变得更加有恃无恐,以为有了美国的支持便能无视一切后果。
然而,洛马集团似乎没有意识到,美国的这一行为并非出于对它的“情谊”,而是在利用它来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洛马集团当作政治博弈的棋子。

为了赶制美国加购的价值78亿的F-35战机订单,洛马集团急切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以替代中国稀土供应的合作伙伴。
洛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拥有一定的稀土储量,洛马期望能与当地公司合作,解决燃眉之急。

然而,澳大利亚的稀土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其稀土矿开采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难题,无法满足洛马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并且,澳大利亚在稀土提炼技术方面相对落后,难以将开采出的稀土矿石加工成符合F-35战机生产标准的高质量材料。
更为棘手的是,合作成本飙升,高昂的开采、运输以及加工费用,使得从澳大利亚获取稀土变得不切实际,一番尝试后,洛马与澳大利亚的合作计划宣告失败。

无奈之下,洛马将希望寄托于美国本土的公司,但美国国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由于长期的环保规定,美国的稀土矿开采难度极大,审批流程繁琐且严格,而且,十多年来,美国不断关闭国内的稀土提炼厂,导致其在提炼加工技术方面严重落后。
即便能够开采出稀土矿石,也难以将其转化为可用的材料,洛马在本土的寻找同样无功而返。

此后,洛马又将视野拓展到其他国家,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稀土供应源。
然而,由于中国在稀土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的稀土产业规模小、技术差,根本无法满足洛马的需求,洛马在全球范围内四处碰壁,合作均无疾而终。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洛马集团试图研发可以替代稀土的材料。

但这一计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需要投入数十亿的巨额资金,而且研发周期漫长,最终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在巨大的生产压力下,洛马集团铤而走险,选择偷偷减量,或是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F-35飞机,但这种短视的行为很快就遭到了反噬。
2024年5月,当洛马向五角大楼交付战机时,五角大楼以发动机叶片材料不达标、雷达氮化镓组件故障率上升为由,拒绝接收这批战机。

此时的洛马集团陷入了极度的困境,它手中积压了高达1600亿美元的订单,而现有的材料连价值78亿的订单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其余的巨额订单了。
同时,由于中国的稀土制裁,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飙升了200%,洛马若想完成订单,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资金购买稀土,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其成本负担。
在重重压力下,洛马集团在2024年的股价大幅下跌了22%,国际上对其信用评级也下调到了BBB。

众多国家对洛马的信心受挫,纷纷暂停与它的合作,洛马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机。
如今的洛马集团,正深陷泥潭,苦苦挣扎,这一切都源于其当初不顾后果地参与对台售卖军火的错误行径,自食恶果,一步步走向“慢性死亡”。
参考文献央广网——2024-05-20《商务部:对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等三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环球时报——2025-01-04《洛马公司被德银下调评级,跟中国有关?专家:本质是对它远景预期下降》

环球网——2024-05-22《枢密院十号:惨!被美军拒收的F-35,已经快没地儿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