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巧用回马枪战术,取得一场大胜,战后有个意外收获

史说新域 2023-09-09 13:59:12

开国元帅刘伯承被誉为“军神”,他戎马一生,创造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战例。其中,他在1946年中月中旬指挥的鄄南战役中,巧妙使用了“回马枪”战术,干净利落地消灭了敌人一个旅,取得了一场名垂军史的胜利。

1946年秋,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巨野战役的胜利后,刘伯承、邓小平命令部队除留下少部分坚持游击战外,主力立即放弃巨野、鄄城等城镇,进行大踏步地转移。

敌人对此做出错误的估计,以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转移,是因为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惫,因而害怕再战。他们又来了精神,重新收拾残兵败将,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企图趁机夺取解放区的城镇,迫使刘邓大军连续作战。

面对敌人的进攻,刘伯承嘲笑道:“三个多月来,我们以冀鲁豫十几座空城,换得了蒋介石好几万人。据说蒋介石认为这是一个好买卖,还要坚持做下去。好吧,让他做下去吧,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算出总账来的!”

刘伯承一贯认为:战争的胜败,决定于主力的保存或丧失。存人失地,地仍可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他把那种死守一城一地,分散兵力、处处防守的战法,称为自背包袱的“牛抵角”战术、“挨打”战术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战术。

他说:“我们把这些包狱丢掉了,而蒋介石却捡起来背上了。他背得越多,他就越重,就越走不动。”

这次,刘伯承、邓小平命令部队大踏步渔转移,就是采用的调动敌人,促使敌人暴露弱点的“回马枪”战术。

一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敌第一一九旅由菏泽出发,经白衣集,企图进占鄄城。刘伯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回师鄄城,围歼这路既弱又孤的敌人。

在这之前,有些干部战士对大踏步后退还有些思想不通,部队北移时一路上沉默不语。现在突然接到命令,又向西南进发,顿时情绪大变,人人喜笑颜开。

有的战士说:“我就知道,我们攻下的城、夺下的镇,白白送给‘蒋该死’,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果真我没猜错。”

有个老班长边走边向大家卖关子,咧着嘴笑道:“今日好有一比。”

大家忙问:“比作什么?”

他故意顿了顿,才说:“开头是个‘拖刀计’,跟着就是‘回马枪’,包打胜仗。”

大家都笑着说:“比得好!比得好!咱们刘司令员的回马枪,比罗成的回马枪还厉害,保险够蒋介石吃一壶的。”

战士们边走边议,忘记了疲劳,一路急行军,进入了指定阵地。

敌第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奉命进攻鄄城,此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最害怕上当受骗,出发前特地派出侦察队借“黄河小组”勘察黄河之名,乘着吉普车对鄄城的地形、道路进行了侦察。

当刘广信得知鄄城一带确实没有刘邓大军的部队,心中大喜,立即率领人马直奔鄄城而来。

黄昏前,一一九旅来到鄄城以南的高魁庄、苏屯、任庄等方圆不过十里的地区。

刘广信在车上对参谋长得意地说:“这次进攻鄄城,有美国的飞机、大炮助威,又是乘虚而入,一定马到成功。”

谁料到,话音未落,四面八方枪声、杀声大作,刘伯承的部队从天而降,顷刻间撒下了天罗地网,将刘广信的人马团团围住。

刘广信的一一九旅下辖三个团和两个炮兵营,共八千多人。

当晚,刘邓大军发起猛攻。刘伯承指挥第二纵队某部由西南向东和东北方向兜击;第三纵队由东南向西和西北兜击;第六纵队为第二梯队,乘胜扩大战果多第七纵队出水堡集,准备阻击可能增援的敌军。

刘广信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懵了,自知不是刘伯承的对手,无心指挥作战。

刘邓大军仅用半个小时,就消灭了驻守在高魁庄的敌第八十六团主力,并把敌人占领的各个村庄全部分割包围起来。

激战了一天两夜后,敌人大部被刘邓大军消灭。第三天上午,刘广信趁大雾弥漫率领残部向南突围,被刘邓麾下各路大军尾追堵截,没逃多远,全部当了俘虏。

刘伯承在鄄南战役中,巧妙使出一招“回马枪”战术,出敌不意,打得干净漂亮,总共不到48小时,就歼灭敌人8500多人,生俘敌旅长刘广信,缴获美式榴弹炮8门,山炮、迫击炮、小炮139门,各种枪支弹药、军用辎重不计其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缴获了8门美式榴弹炮和俘获的敌技术兵,这可是蒋介石的“心肝宝贝”。当敌人榴弹炮阵地陷入包围的时候,蒋介石曾电令刘广信要“人炮俱存”。结果,敌人的人和炮全部落入了刘邓大军手中。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一支炮兵部队正是在此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战后刘广信哀叹道:“这次我受了蒋介石的骗,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真是痛心,这就是杂牌军的下场啊!”

参考资料:《刘邓大军风云录》(人民日报出版社)、《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等

4 阅读: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