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我中华民族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防线,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坚韧与血性。有不少将军守城为国捐躯,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抗日战争时期的11位守城名将。
1、佟麟阁 & 赵登禹:南苑保卫战(1937年,北平)1937年7月7日,日寇悍然炮轰宛平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为迅速占领华北,日军集结重兵进攻北平南大门南苑,企图摧毁第29军防线。中国守军仓促应战,因装备悬殊、防御薄弱陷入被动。当时第29军的最高指挥官佟麟阁副军长放弃撤退,率教导团死守南苑,左腿中弹后仍持枪指挥,最终被日军炸弹击中头部殉国,临终高呼“杀敌报国”。赵登禹(132师师长)率大刀敢死队三次夜袭日军炮兵阵地,肉搏摧毁重火力,突围时身中十余弹,遭伏击牺牲。二人同日殉国,以血肉之躯迟滞日军攻势,掩护主力撤离,粉碎日军“三小时占南苑”的狂言。

佟麟阁和赵登禹将军
此战虽致南苑失守、平津沦陷,但激起了全国抗战决心。国民政府追授二人陆军上将,誉“精忠报国”;2014年入选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北京现存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其忠勇精神永铭民族史册。
2、谢晋元:四行仓库保卫战(1937年,上海)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为掩护主力撤退、向国际社会彰显抗战决心,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八百壮士”(实为420余人)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背靠租界孤军奋战。

谢晋元
谢晋元依托钢筋水泥建筑构筑防线,以寡敌众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以“绑手榴弹跳楼”等战术阻敌爆破。他亲自指挥士兵白天作战、夜间抢修工事,并升起国旗鼓舞士气,租界中外民众隔河声援,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激战四昼夜后,守军奉命撤入租界,仅伤亡30余人,毙敌200余。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伪国民政府特务刺杀,时年36岁。1941年5月8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授为烈士。
3、饶国华:广德保卫战(1937年,安徽)淞沪会战后日军为打通进攻南京的通道,集结重兵进攻皖南广德,意图包抄中国守军。川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奉命率部死守广德,以血肉之躯延缓日军攻势。

饶国华将军
饶国华依托山地构筑防线,率官兵与日军血战三昼夜,多次组织反冲锋夺回阵地。面对日军飞机、重炮的狂轰滥炸,他亲临一线指挥,高呼“人在阵地在”。11月30日,广德失陷,饶国华率残部退至十字铺,因不愿弃守突围,留下“誓与广德共存亡”遗言后举枪自戕殉国,年仅43岁。
此战虽未能阻敌,但为中国军队部署南京防御争取了时间。国民政府追赠饶国华为陆军上将,誉其“临难不苟,见危授命”。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四川资阳建有饶国华纪念馆,广德立有其殉国纪念碑。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其忠烈气节成为川军抗战精神的象征。
4、傅作义:太原保卫战(1937年,山西)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4日—8日)是太原会战的关键战役。日军攻占忻口后,为夺取华北战略要地山西,集结重兵直逼太原。中国守军以傅作义(第七集团军总司令)为总指挥,依托城防工事展开殊死抵抗。

傅作义
傅作义临危受命,率晋绥军及中央军残部不足万人死守孤城。面对日军飞机、重炮的猛烈攻势,他亲赴一线指挥巷战,组织官兵逐屋争夺,血战四昼夜,极大迟滞日军推进。11月8日,太原终因寡不敌众失守,但傅作义率残部成功突围,为后续持久抗战保存力量。
此战虽败,却打破了日军“速占山西”的计划,为中国军队重整防线赢得时间。傅作义因指挥果敢被誉为“守城名将”,后长期领导绥远抗战,1949年率部北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其抗日功绩获肯定,山西太原建有傅公祠,内蒙古呼和浩特立有纪念雕像。2015年央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重现太原保卫战,傅作义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其“孤城铁血”精神彰显民族气节。
5、王铭章:滕县保卫战(1938年,山东)滕县保卫战(1938年3月14日—17日)是徐州会战中的惨烈阻击战。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合围徐州,派板垣师团猛攻山东滕县。川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率五千官兵死守孤城,掩护主力布防台儿庄。

王铭章将军
王铭章依托城墙构筑防线,以简陋武器对抗日军飞机重炮,血战三昼夜。他亲登城头指挥,高呼“受命不辱,临危不苟”,官兵多次以手榴弹、大刀与敌肉搏。3月17日城破,王铭章率残部巷战,身中七弹殉国,临终留下“抗战到底,誓复国仇”遗言。其部近乎全员牺牲,仅少数突围。
此役虽致滕县失守,但以全军覆没的代价阻滞日军四天,为台儿庄大捷赢得关键时间。国民政府追赠王铭章陆军上将,毛主席赞其“英勇忠烈”。1984年追认为革命烈士,四川新都建有王铭章烈士墓园,滕州立有殉国纪念碑。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电影《血战台儿庄》再现其壮举,“川军死字旗”精神永载抗战史册。
6、孙连仲 & 池峰城:台儿庄战役(1938年,山东)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23日—4月7日)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胜利的战役。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合围徐州,派精锐矶谷师团猛攻台儿庄。中国守军以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池峰城(第31师师长)为核心,展开惨烈防御战。
孙连仲临危受命,下令“士兵打光填士兵,军官打光填自己”,亲督官兵死守。他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阵地,以血肉之躯夺回关键据点。池峰城率部血战巷战,全师伤亡超七成仍死战不退,甚至组织士兵绑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最终守住运河防线。

池峰城
此役歼敌万余,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史称“台儿庄大捷”。孙连仲后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1949年赴台;池峰城继续参与抗战,1955年病逝。
台儿庄建有大战纪念馆,孙、池事迹载入国共两党抗战史。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重现壮举,2014年两人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运河畔的弹孔墙、血肉磨坊遗址至今警示后人,其“以弱抗强、寸土必争”精神成为民族抗战象征。
7、李玉堂: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湖南)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是抗战相持阶段的关键战役。日军为摧毁第九战区中国军队主力、打通粤汉铁路,集结12万兵力三攻长沙。中国军队以“天炉战法”诱敌深入,李玉堂(第十军军长)率部死守长沙城,成为战役核心。

李玉堂
李玉堂临危受命,以“誓与长沙共存亡”激励官兵,依托街垒工事与日军展开惨烈巷战。他亲赴火线指挥,率部顶住日军飞机重炮的狂轰滥炸,坚守核心阵地十余日,多次肉搏夺回失地。最终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此役歼敌5万余人,被盟军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李玉堂因功升任第27集团军总司令,后参与常德会战等战役,1951年因历史问题在台湾被处决。1983年大陆追认其为革命烈士,湖南长沙岳麓山抗战文化园立有其纪念雕像,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重现其铁血抗敌事迹,“长沙大捷”亦成中国抗战韧性之象征。
8、余程万:常德保卫战(1943年,湖南)常德保卫战(1943年11月18日—12月3日)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惨烈战役。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第六战区主力,集结10万兵力猛攻湘北重镇常德。中国守军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率“虎贲”部队8000余人死守孤城,奉命“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

余程万
余程万依托城墙巷战工事,以“一寸山河一寸血”激励官兵。血战16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冲锋,全师伤亡超95%,仅剩300余人退守最后据点。12月3日常德失守,余程万率残部突围求援,三日后配合援军夺回城区。此役歼敌万余,重挫日军攻势,被罗斯福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余程万因“违令突围”遭军法审判,后获特赦续任军职,1955年于香港被害。1983年大陆追认其为抗日烈士,常德市建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及纪念馆,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电影《喋血孤城》重现“虎贲”死战壮举,城中“四眼井”弹痕遗址至今铭刻铁血精神,余程万以“孤城忠魂”之名永载抗战史册。
9、吕公良:许昌保卫战(1944年,河南)许昌保卫战(1944年4月30日—5月1日)是豫中会战中最为惨烈的城市防御战。日军为打通平汉铁路,发动“一号作战”,调集机械化部队猛攻河南许昌。国民革命军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吕公良率部死守孤城,奉命“血战到底,与城共存亡”。

吕公良将军
吕公良以不足三千兵力对抗日军坦克、重炮围攻,率官兵依托城墙与街垒寸土必争。他亲持冲锋枪督战,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官兵以集束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血战两昼夜,全师伤亡殆尽,5月1日城破,吕公良率残部突围时遭日军伏击,身中数弹殉国,临终仍握枪高呼杀敌,年仅39岁。
此战虽致许昌失守,但以惨烈牺牲迟滞日军西进,为友军重整防线争取时间。国民政府追赠吕公良陆军中将,1986年追认为革命烈士,许昌建许昌保卫战纪念碑,其墓迁至杭州南山陵园。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河南许昌市立有其铜像,纪录片《大抗战》重现壮举,“许昌孤忠”精神成为豫中抗战血性的象征。
10、方先觉:衡阳保卫战(1944年,湖南)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23日—8月8日)是豫湘桂会战中最为惨烈的城市防御战。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集结10万兵力围攻湖南衡阳,企图摧毁中国西南门户。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1.7万官兵孤军死守,奉命“坚守衡阳10至15天”。

方先觉
方先觉依托湘江与山地构筑“方先觉壕”立体防线,以劣势兵力血战47天,击退日军三次总攻。他亲赴火线激励士兵,组织敢死队夜袭夺回阵地,全军伤亡超90%,粮弹耗尽仍以废墟巷战死拼。8月8日城破,方先觉为保全伤兵与日军谈判停火,后伺机逃脱归队。此役毙伤日军近2万,打破日军“三日陷城”狂言,被国际舆论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方先觉因“功过争议”未被国民政府重奖,1949年赴台后渐被边缘化,1983年病逝。1986年大陆追认其部为抗日英烈,衡阳建抗战纪念城及陆家新屋遗址纪念馆,2014年入选国家级抗战英烈名录。电视剧《衡阳保卫战》重现悲壮史实,城中岳屏公园存有血泪井、忠烈祠,“47天铁血孤城”精神永铭抗战丰碑。
小结:
佟麟阁、赵登禹于1937年南苑保卫战同日殉国,以生命迟滞日军;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四昼夜,以孤军气节震撼世界。川军名将饶国华广德自戕明志,傅作义太原血战四日突围存续战力。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五千川军全员殉城,孙连仲、池峰城率部肉搏夺回阵地,创下抗战首捷。李玉堂长沙巷战粉碎日军"天炉",余程万常德"虎贲"死守16天重挫敌锋。吕公良许昌孤城血战两昼夜,方先觉衡阳47天铁血防御毙敌近万,均以惨烈牺牲扭转战局。这些将领或壮烈殉国,或突围存续火种,用忠勇气节谱写"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史诗,其事迹载入国共两党英烈名录,纪念场馆遍布神州,成为民族精神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