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督抚在南方“东南互保”,公然抗旨,为何慈禧事后不追究?

佳霖谈历史 2023-06-11 04:10:11

戊戌政变后,慈禧对光绪伤透了心。

无论光绪是否参与了“围园杀后”计划,反正在慈禧看来,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老娘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却串通外人要杀我。

既然你不孝,那就别怪我不仁。

1898年9月,在顽固派官员刚毅、徐桐等人的煽风点火下,慈禧头脑发热,对外宣称光绪病重,恐怕活不了几天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打算册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皇帝。

溥儁

得知慈禧欲行废立之事,不仅清朝的地方督抚,如直隶总督荣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上书反对。

就连各国公使也是纷纷照会总理衙门,扬言如果光绪被废,必将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望好自为之。

各国公使出面干涉,慈禧对此很不高兴。

她觉得废立皇帝,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事。

大清公司是我婆家开创的,我虽然是皇太后,但垂帘听政已经四十年,是事实上的老板。我决定让谁当董事长,与你洋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各国公使也有干涉的理由。

他们认为废立皇帝是国事,怎么能是家事呢?

并且大清公司从道光开始,就不断出让利益,到了光绪这会,已经卖无可卖。

公司的大股东是谁?是我们列强!

公司要改选董事长,当然要由我们大股东开会决定了。你慈禧只是小股东,明面上的掌舵人而已,哪有擅自做主的权力?

列强瓜分清朝图

见列强集体反对,慈禧压力山大,只好暂停了废立计划。

可是,就在事件渐渐平息之际,北方闹起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之初,清政府的态度模棱两可。

有一些官员反对义和团,比如署理山东巡抚的袁世凯。

山东的义和团,就是被袁世凯率武卫右军(新建陆军)打得销声匿迹。

但当时也有许多官员支持义和团,比如原山东巡抚毓贤。

毓贤主政山东期间,纵容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在被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被清廷免职。

后来毓贤回朝述职,跟慈禧讲:义和团“扶清灭洋”,可以为朝廷所用。

慈禧听说义和团打洋人,又想起当初西方各国反对她废黜光绪。心里顿时便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制衡列强的想法。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此也发生转变。

1900年1月,慈禧不顾外界的反对,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

有了慈禧的默许,义和团在直隶地区很快就发展到了二十万之众。

感觉手上有了筹码,慈禧召开王公大臣会议,在会上宣布光绪孱弱多疾,久无后嗣,负祖宗社稷,下误黎民百姓,决定立溥儁为皇储“大阿哥",并计划于1月31日举行光绪的退位仪式。

见慈禧又要废黜光绪,各国公使随即再次强烈反对。

溥儁的老爸载漪担心慈禧打退堂鼓,煮熟的鸭子又要飞,立即跑去跟慈禧说:“洋人势焰不可长,咱有二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穴驱洋人,恢复旧制”!

为了让慈禧下定决心,载漪当时还勾结李莲英,找了一些义和团在宫里表演刀枪不入,让慈禧相信义和团有实力对抗洋人。

后来,刚毅跑到涿州溜达了一圈回来,也对慈禧说义和团枪炮不伤,犹如神明附体。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慈禧对义和团仅有的一点不信任也烟消云散。

然而,慈禧和顽固派们万万没想到。她们的自欺欺人,玩脱了,死了很多人,也激怒了列强。

1900年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之内剿除义和团,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直隶,代为剿平。

6月初,限期已到,各国公使见清政府无法控制形势,便决定组成八国联军,直接出兵平乱。

6月中旬。大沽口炮台失守。

慈禧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发出解散义和团民的上谕。

此举表明,慈禧怕了,又服软了。

可是就在上谕发出的第二天,慈禧又接到载漪杜撰的假情报,说外国公使发出照会,要求她立即归政于光绪、废大阿哥,并允许洋兵入京。

慈禧一听,什么?让我把权力给让出来,交给光绪那小子?

难道洋人不知道我与光绪有矛盾吗?这要是交权了,我还有活路?

这帮洋鬼子,老娘服务了你们四十年,现如今却要帮那个逆子来夺我的权。

是可忍,孰不可忍!

愤怒之下,慈禧丧失理智。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连下两道诏书。

一道是下给顽固派的,慈禧让他们整军备战。

另一道是发给地方督抚的,慈禧让他们派兵进京勤王,协助朝廷驱逐洋兵。

需要注意的是,慈禧发给地方督抚的诏书,如今有三点经常被人误解。

第一,慈禧当时只说要跟”欺凌我国家,侵占我土地,勒索我财物“的入侵者开打,但她没说要跟谁打,并没有具体指明开战对象。

现在一些电视剧中,演绎慈禧指名道姓对十一国宣战,这其实是虚构的情节。

第二,所谓的宣战诏,并非正式公文。

清朝的正式宣战诏书,里面一定会有类似“布告天下”的字样。

比如光绪在甲午年颁布的宣战诏书中就有。

甲午宣战谕旨

但慈禧在庚子年颁布的宣战诏中,并没有相关内容。

结合慈禧也没有具体指明宣战对象。

不难发现,庚子宣战谕旨其实只是内部通知。

慈禧通知地方督抚,洋鬼子打到家门口了,朝廷决心迎战,你们都来帮忙。

由于只是内部通知,所以慈禧当时也没有将宣战诏书递交各国公使。

也就是说,清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各国正式宣战。各国也没有对清政府宣战。

双方是一种“战而不宣”的状态。

庚子宣战谕旨

第三,由于邮电系统混乱,地方督抚当时收到了前后不一致的诏书。

义和团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拆铁道、拔线杆,把北京对外联络的电线杆子都给拔了,这导致朝廷的诏书无法通过北京的电报局下发,只能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保定,再经由保定电报局转发给各地。

路上耽误,加上办事效率低下,等到诏书下发到地方督抚手上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而让督抚们感到非常无语的是,就在收到宣战诏书的同时,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电报。

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后,慈禧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他不能像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于是,慈禧便给督抚追发旨意,让他们保护使馆、相机审势、保守疆土。

看到大相径庭的两封电报,督抚们陷入混乱:一会说要打,一会说要自保。一会说要灭了洋人,一会又要求保护使馆。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在这种情况下,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种选择。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相机审势、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正所谓,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我们没有否定朝廷的诏书,我们只是执行朝廷的旨意。

6月26日,在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道台余联沅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举行会晤,并议定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

根据协议,东南九省督抚向列强表明中立态度,不参与战争。

这一事件被称为“东南互保”。

南方搞东南互保之初,慈禧也没太在意。因为她这时候也是乱的。

到底是打,还是和,她拿不定主意。

为了安抚各省督抚,慈禧很快又下发了一份内部通知,向地方督抚解释“宣战诏"的由来: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敦。奏称信其邪米以保国,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表矣。”

这意思很明显,宣战诏书是写给国人自己看的,意在平复包括义和团在内的国人的情绪。你们要体谅朝廷的苦衷。

但到了7月,随着直隶提督聂士成战死,天津沦陷,不堪因战败而见笑于臣下的慈禧,态度又变了,开始对主和派官僚大开杀戒。

与之同时,慈禧也开始要求南方督抚赶紧派兵勤王。语气和措辞非常严厉。

参与东南互保的九个省中,山东离京城最近。

因此袁世凯收到的电报最多。

北洋新军

打心底里,袁世凯不想去。

因为他的实力与聂士成差不多。

既然武卫前军打不过八国联军,武卫右军肯定也打不过。去了只是送死。

于是,袁世凯便扯各种理由不动身。

一会说没准备好,没法去。一会又说义和团作乱,自己实在抽不出兵力支援。

后来,袁世凯实在蒙混不过去了,就派了四千绿营去送死。

不过,这些炮灰的运气还不错,走到半路时,战争结束了,逃过一劫。

慈禧催促袁世凯出兵的同时,还给李鸿章拍去电报,要求李鸿章赶紧进京,负责与各国公使和谈。

此时的慈禧很清楚,这仗打不赢,洋人又只买李鸿章的面子。要想平息事端,非李鸿章出马不可。

但李鸿章收到电报后,表示“国事未定”,坚决不去。

李鸿章认为,既然要和谈,那就得先罢免刚毅、载漪等人的职务。如若不然,我在前面与洋人谈判,顽固派在后方捣乱,我去了也是白费功夫。

慈禧很想让李鸿章来,但她又不想撤掉刚毅那帮马屁精。

一来二去,时间就耽误了。

8月13日,联军一万多人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

第二天,北京沦陷,慈禧挟持光绪仓惶逃往山西。

流亡途中,慈禧的声望跌至谷底,也不再指望义和团能抵御外敌,便发布了彻底镇压义和团的命令。并给李鸿章拍去电报,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

李鸿章看到电报,知道事情闹大,旋即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抵达北京。

然后,他就以背锅侠身份与八国联军达成协议,即《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不用多介绍了。

如果说李鸿章之前签订的卖国条约,或多或少与他还有一些关系。

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与他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辛丑条约》

并且,也正是在李鸿章的据理力争下,慈禧逃过了列强的追责。

当时,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处死载漪、徐桐、刚毅等十二人,并要求严惩142名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曾经支持义和团的顽固派。

无论怎么看,慈禧都是头号责任人,最起码也要交出权力,退居二线。

但在李鸿章的坚持下,慈禧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李鸿章替慈禧的错误决策背了黑锅,又帮她免去追责。

所以事后,慈禧对李鸿章感激涕零,没有追究他在战争期间的抗旨行为。

至于其它几位督抚,慈禧也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为什么没追究,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九省未受到战乱影响。

而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凑钱赔款。

南方保存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立了大功。

再一方面,慈禧这时候只是光杆司令,就算她想追责,也无力追究。

1899年前后,清政府在北方的武装力量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驻留东北的十余万关外八旗,这部分被沙俄侵略军消灭。

二是慈禧令荣禄组建的武卫军,又分为五部。

这其中的武卫中军、武卫前军、武卫后军都被八国联军重创。

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且宋庆指挥的武卫左军与武卫右军的关系又极好。很多军官私下里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要是还想维持统治,她就只能依靠地方督抚。

另外,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张之洞与湘、淮两系的关系都很好;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也与湘、淮两系保持着良好关系。

这些东南督抚,私下里穿一条裤子,慈禧敢动其中一个,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造反。

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1900年6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宣战诏书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就盘算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

即一旦北京不保,慈禧死了,他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

所以说,庚子国难后,慈禧心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

先稳住局势再说。

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

不过,慈禧没有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不代表她不想追究。

毕竟东南互保是三藩之乱后,疆臣首次公开联合对抗朝廷。

如果不加以制衡,地方长期保持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大清迟早要完。

于是到了1902年1月,慈禧“回鸾”,返回北京后,便着手开始瓦解东南互保。

当时,李鸿章、刘坤一先后病死。一向支持洋务派的荣禄也病死。

随着大佬们的陆续离世,慈禧随即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八旗贵胄,扶持这些人登上政治舞台,填补空缺。

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满洲镶白旗出身的穆尔察·铁良。

1903年,许应骙、德寿病死,王之春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

见南方督抚大多易主,时机成熟,慈禧派铁良两次南下,打着清查各省财政和整顿兵工厂的名义,一面解散或收编南方的地方武装,一面对湘、淮两系的小金库进行大肆搜刮。

比如作为淮军小金库的江南制造总局,就被铁良搜出了80万两存银。

收拾了南方军头后,铁良又被慈禧当作棋子,处处与北方军头代表袁世凯暗中较劲。

1906年,袁世凯编练的北洋第三、五、六镇,被铁良收入囊中。仅保留第二、四两镇的指挥权。

铁良时不时跳出来唱反调,让袁世凯气愤不已,于是他便联合庆亲王奕劻参了铁良一本,说“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

然而,铁良本来就是慈禧安排的棋子,慈禧又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呢?

结果袁世凯弄巧成拙,遭到慈禧明升暗降,改任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了军权。

1907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被一同调入军机处,七年前的东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瓦解下,烟消云散。

然而,慈禧终究还是没有保住大清。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死于北京仪鸾殿。

弥留之际,因无法忍受自己死后,光绪复位,清算自己。慈禧“带走”了光绪。

慈禧死后,没了她这个操盘手,八旗少壮派玩不转复杂的政治。

又过了三年,清朝宣告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东南互保仅存的督抚,袁世凯则成为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

2 阅读:98
评论列表
  • 2023-07-10 21:14

    大总统,李鸿章要是不死的确有这资格当个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