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死后,慈禧为什么不顾大臣反对,坚决立光绪为帝?

晓张说 2024-10-01 18:09:42

立光绪为帝,是一个违背祖制的选择。这对于把“大清祖制”挂在嘴上的清廷来说,是一个力排众议的选择。

那么,这个被违背的祖制,到底是什么?慈禧为何又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选择光绪为帝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可爱,今天我们来探讨下这个问题,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一个继承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皇帝,是不能绝后的,一旦皇帝绝嗣,那么下一个皇帝就面临着一个没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你不是先皇的后人,那么你的皇位,是继承谁的呢?

皇帝绝嗣,马上就会引发第二个问题,皇权的法统谁来继承?

举个简单的例子,宋高宗无子,但是大宋的法统还需要有人继承,于是他从民间找来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将他收为养子。

这样等宋高宗死后,赵昚既然是他儿子,那么理所当然就继承了他的嗣,既然是宋高宗的后嗣,那么理所当然可以合理的继承大宋的天下,也就是皇统。

这个问题完美解决。

但是到明朝武宗时候,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

明武宗也没儿子,但是他的“遗诏”,是让堂弟朱厚熜(嘉靖帝)即位。只是按照汉家传统,朱厚熜只有继承明武宗的嗣,才能继承大明的天下,可是嘉靖明明是明武宗的堂弟,怎么能管他叫爸爸?

没关系,朱元璋在《皇明祖训》早就做好了规定,如果皇帝无子,那就由他的嫡母所生的其他儿子来继皇帝位。

注意,这个兄不是指明武宗,而是指明武宗他爹明孝宗,这里的弟弟则是指明孝宗的弟弟兴献王,也就是嘉靖他爹。

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兴献王已经于两年前去世,自然是没法即位,而如果直接跳过,让嘉靖直接继承皇统,那么谁来继承明孝宗的嗣?

照理,得是嘉靖帝。

也就是说,你继承的是明孝宗的皇统,那就得喊人家爸爸。

但是嘉定帝紧紧抓住这里的漏洞:既然太祖规定,兄终弟及,那么明孝宗的皇位,就得先传给我爹,再通过我爹传给我。所以我是继承的我爹的皇统和嗣。

首辅杨廷和马上反对:不不,没有您爹继位那一茬,您得先继承明孝宗的嗣,才可以继承他的皇统。

嘉靖帝:我不管,我要封我爹为皇帝。

杨廷和:不行,您爹现在是您叔叔,你是明孝宗的后嗣。

双方闹的很僵,最后还大打出手,当然,是嘉靖帝单方面将反对他的大臣们狠狠打了一顿,甚至还打死了十六个人。

最后嘉靖帝获胜,兴献王庙号睿宗。

这件事告诉我们,规则在权力面前,连个p都不是。

1875年,同治帝载淳去世,按照我们上文讨论过的规则,应该从同治皇帝的下一辈中,找出一个溥字辈的,来叫他爸爸,然后继承他的皇统。

这样的人不仅有,而且还有俩。

同治这一系算是无后了, 他老爹咸丰帝也就他一个儿子,所以只能从他爷爷道光帝的其他子嗣中找出溥字辈后代。

有了。

道光帝一共九个儿子,咸丰帝排名第四,皇位之所以论到他,是因为前边三个都挂了,而且都没直系后人。

排在咸丰帝后边的弟弟们更不用说了,儿子要么刚回走路,好么还不会走路,也就不存在生个溥字辈的孙子。

只有一个意外:

道光帝长子奕纬虽然早死,但是咸丰帝后来给老大哥过继了一个叫载治的宗室为儿子,偏偏这个载治很给力,同治帝去世的时候,他已经生了4个儿子,去掉前两个早夭的,还有俩:

溥侃和溥伦。

按照康熙十年立下的规矩,“如无子嗣,准将近族之子,过继为子”。

轮血缘,载治和同治帝是同一个高祖(乾隆)之后,但是按照嗣统,两人是同一个爷爷(道光)的关系。

按照大清祖制,这个问题就完美解决了, 可以从溥侃或者溥伦中挑选一个,过继给同治帝为子,然后继承同治帝的皇帝位。

然而,慈禧一句话就淘汰了这两位:

“溥字辈无当立者”。

这句话无形中就是在告诉各位,给同治帝找儿子的事就不要再讨论了,

有重臣表示,“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话虽然没有明说,但以慈禧的智商并不难理解,这是要排除立幼的可能,既然是贤者,那慈禧也就没必要垂帘听政了。

慈禧的反击是:“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

咸丰帝没有次子,如果继承他后嗣的人年长不愿意,可以考虑从年幼者中挑选。

这句话还给出了一个重大的暗示:皇位候选人的范畴,从同治的下一辈,变成了咸丰帝的下一辈。

实际上在光绪前边,还有七个堂兄,但慈禧不是说了么,“须幼者乃可教育”。

在道光帝的所有孙子中,排在光绪前边的,最大的已经21岁,最小的也13岁了,没有一个好把控的,唯有光绪才四岁。

我始终认为,即便抛开他是慈禧外甥这个条件,按照“须幼者”这个原则,在慈溪眼中,最优继承人也应该是光绪。

要知道,即便是他亲儿子同治帝,在亲政以后,也会试图摆脱她的控制,更何况别人的儿子?

那么,慈禧为何反对立溥字辈为皇帝?

因为,如果是溥字辈继位,那么按照垂帘听政的传统,应该由这位新皇帝名义上的母后来垂帘听政,也就是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

而原来的皇太后慈禧,包括慈安太后,就只能被高高挂起,成为太皇太后。

如此,慈禧就会失去继续垂帘听政的合法性。

要知道,阿鲁特氏不仅家室背景雄厚,而且素来跟慈禧不太和睦,她的外祖父,就是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杀掉的“辅政八大臣”之一的爱新觉罗·肃顺。

她的爷爷赛尚阿,是历经乾、嘉、道、咸、同、光六朝的蒙古贵族,首席军机大臣,负责掌管户部,她的父亲崇绮,是满清两百多年以来,唯一的一位旗人出身的状元,此时官居吏部侍郎,前途远大。

想让阿鲁特氏做傀儡,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对于慈禧而言,最优的选择,就只能是光绪帝。

权力再一次战胜了祖制。

即便如此,立光绪为帝,还有一个潜在的尴尬结局:同治帝绝嗣了。

为了堵住朝野大臣们的嘴,慈禧玩了一套“曲线继嗣”的把戏,在诏书中宣布:

“以上(载湉)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即承继大行皇帝”

最后半句,意思是等以后嗣皇帝(光绪)有了儿子,要给同治帝做儿子。

这话说的不明不白,究竟是只给同治皇帝做儿子,还是说以同治皇帝儿子的名义继位?

如果是后者,那么百年以后,谁来保证这道懿旨的执行?

尽管咱们站在上帝视角,会觉得这个担心纯属多余,毕竟连光绪自己也没有儿子,可这在当时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有个叫广安的大学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举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当年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但赵光义死后并没有传位给侄子。

谁知道光绪百年以后,还会不会认账?

为此广安非常体贴的为慈禧想出了一个补充办法:咱们弄个铁券,把您这个意思刻上去,到时候这玩意往那一摆,谁敢违抗?

慈禧的回应是:“传旨申饬”。也就是通报批评了。

理由是,离间母子关系,难道我大清皇室的威严和清白,还需要用一块铁来证明吗?

然而这是并没有完,四年以后,同治皇帝的陵墓完工,大家热热闹闹的给同治办完了下葬典礼,回来路上,一个叫吴可读的吏部郎中,满怀激情和热血的给慈禧又上了一道折子,大意就是:

我亲爱的慈禧大人,当您看到这份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追随先帝而去了,关于为大行皇帝(同治)立嗣这个事,尽管您懿旨中已经说明,但我仍然觉得不妥。

你看,赵普那么贤能,依然会违背诺言,规劝赵光义立自己儿子,明朝的王直是明英宗的旧臣,后来不也是同意立明代宗的儿子为太子了么?

贤臣尚且如此,何况咱们这些一般的臣子。我给您想个办法,请您明确下旨,规定以后只能由我打大行皇帝(同治)的后嗣可以继承皇统。

如此,即便是咱光绪帝有很多个儿子,想要继承皇位,也必须过继给大行皇帝为嗣。

行了,我的话说完了, 我的生命也到此结束了,您看着办吧。

然后这哥们真的就去自杀了,这就是大清后期,为了给同治找儿子而发生的“尸谏事件”。

归根结底,不论是当初大臣们提出的以溥字辈来继位,还是这次吴可读的奏折,依据的都是大清的“父死子继”的祖制。

跟“兄终弟及”不同的是,“父死子继”要求继位者必须是先皇的嗣子,哪怕现在光绪皇帝临时帮忙继位,以后还是要让同治帝的皇嗣得到延续!

吴可读没有“白死”,由于这件事影响太大,慈禧最终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皇帝受穆宗毅皇帝托付之重,将来诞生皇子,自能慎选元良缵承统绪,其继大统者为穆宗毅皇帝嗣子”。

这样既没有违反祖制,也让光绪帝的法统得到了支持,鉴于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慈禧太后命吏部“照五品官例议恤”。

同治帝英年早逝带来的继位问题,到此也算是终于结束了,只是,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大臣们居然没有人意识到,他们的真正危机并不在于这种皇权嗣统能否得到延续,而是整个帝国是否还能维系?

当列强们为了掠夺财富而努力拼搏的时候,他们抓耳挠腮的,不过是一姓之尊荣,岂有不亡之理?

0 阅读:190

晓张说

简介:资深历史人,定期分享历史知识,复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