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传檄天下,太平军湘南扩军】1852年6曰12日,太平军自广西进入湖南,因江忠源蓑衣渡设伏,太平军兵不能进,于是被迫自永州南折,占领道州。
道州,“四面山险,惟一线可通,鸟道崎岖,人力难逞”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太平军在经历过蓑衣渡之败后,伤亡惨重,元气大伤,急需一个地方回血,道州就正好符合太平军的要求,于是,太平天国在这里“增修战具,补益军目,制备军火”。
除了物资上的补充外,太平军在人数上也得到了扩充,男女老幼加在一起,太平天国的人数已经从三万七千人发展到了五万多人,但是能作战的人员依旧不是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群众,动员他们积极参军,向他们阐述太平天国的纲领和目的就显得很有必要。于是,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就联名发布了三篇檄文,即著名的《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
这三篇檄文痛斥了当时清政府的罪行,指出了斗争的矛头和方向。檄文中列陈满洲贵族入关以后,对关内人民的高压统治,下令剃发、易服,从人身侮辱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迫,特别指出清政府统治下的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太平天国的目的是“灭胡”和“诛妖”,打倒清朝政府,建立公平正直的太平社会“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为了达到推翻清朝政权和建立太平天国的目的,檄文中还陈述了太平天国的方针政策
首先,号召湘南三合会众和各种百姓响应太平军。
“查尔壮丁,多是三合会党,盍思洪门歃血,实为同心同力以灭清,未闻结义拜盟而反北于仇敌者也!今各省有志者万殊之众,名儒学士不少,英雄豪杰亦多,惟愿各个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共立勤王之勋,本军师有所厚望焉。”
其次,吸收知识分子阶层加入太平天国
檄文中从民族大义责备当时屈从于清朝统治的知识分子,即士大夫阶层,让他们变计来归。“公等读书知古,毫不知羞!昔文天祥、谢枋得誓死不事元,史可法、瞿式耜誓死不事清,此皆诸公之所熟闻也....公等世居中国...苦满洲久矣,至今而尤不知变计,同心戮力,扫荡胡尘。”
第三,瓦解清军
杨秀清和萧朝贵在檄文中还特别对清军进行了宣传瓦解,希望他们弃暗投明。“特谕中国人民,从前误在清妖营者,今闻本军师谕有能即明大义,约同中国人民擒斩清妖头目首级来降者,本军师不独赦佑尔等,且将奏明天王,有大大爵禄加封赏尔等。”
在檄文的最后杨秀清和萧朝贵还表明了对推翻清朝统治的决心和信念!
“予总料满洲之众不过十数万,而我中国之众不下五千万,以五千余万之众受制于十万,亦孔之丑也!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人心思治,胡虏有必灭之征。”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确立了”誓屠八旗以安九州“的决心。
通过上述这三篇檄文,太平天国不仅把自己的目标向世人宣告,而且还表明了为达到这个目标的方针政策,它实际上就是太平天国早期比较鲜明的政治纲领了。
当时的湖南南部,本身就是天地会领导的一个活动中心,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在太平天国檄文的感召下,湘南各地人民纷纷踊跃加入太平军,使得太平军在这里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军事态势极为有利。
太平天国湘南扩军,是太平天国在军队人数上第一次大的发展,扩军人数,约有五万多人。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太平军在广西时,人数不过两三万,能战者只有五六千人,在蓑衣渡还损失了不少。而在湘南一地,加入的天地会会众就有五万多人,人数不仅超过在广西一省,而且战斗人员得到极大的扩充,在这当中,尤以挖煤工人组成的“土营”最为重要,在太平军之后的城市攻坚战及要塞战斗中,“土营”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就连江忠源在得知太平军湘南扩军后,也不得不认为这件事对太平天国意义重大,他说“太平军自入永州境,土匪之迎降,会匪之入党,日以千计,而地方文武又皆望风而逃,至道州,势遂复炽。”
太平天国在传檄天下湘南扩军中,还有一件事必须要注意,就是杨秀清在道州明确提出,并且得到了洪秀全同意的直捣南京的战略!
本来在太平军内部是存在一部分本位主义,这部分人眷恋乡土,怀旧浓郁,打算从道州越都庞岭到灌阳,仍就回广西老家。此想法遭到了杨秀清的明确反对。
“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动,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
杨秀清的这一想法不仅打击了内部一部分人的思乡情绪,而且也为太平天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战略指导目标,那就是占据金陵,同时,又提出了以”略城堡,舍要害“的战术来安排太平军具体的战斗方式,这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