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回忆录中直言:当初其实不想归还香港,考虑过发动战争

阿智通鉴 2025-02-21 04:20:20

英国的著名首相撒切尔,因其有着雷厉风行和心狠手辣的行事风格,许多人都称她是“铁娘子”。

在撒切尔生前未曾公开的回忆录中,有一个惊人的真相:“铁娘子”曾考虑过用战争来阻止香港回归。

虽然她手段强硬,但她竟然在香港问题上动过如此疯狂的念头?

究竟是什么让她萌生了这个想法?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99年已经过去,香港该回归了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伤痛难以抹去。

1840年,来自西方的英国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从这片土地谋取利益,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把远在祖国南边的香港岛给了英国。

这座面积仅有8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就这样成为了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

但是,野心勃勃的英国并不满足于此。1856年,他们又找了一个借口,与法国一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火再起,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端也割让给了英国。英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到了1898年,英国觊觎已久的新界也未能幸免。

他们以“平衡列强势力”为由,逼清政府签订了《展拓中国香港界址专条》,将面积达新界等地租借给英国,期限为99年,约定于1997年6月30日归还。

在这漫长的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将香港打造成为亚洲地区的一块战略地区。

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完善的港口设施,发展金融贸易,使香港逐渐成为了亚太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

可这繁荣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失去主权的痛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的立场。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香港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必须收回。但中国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主张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1982年,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的私心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一向以“铁娘子”著称,她在香港问题上展现了一贯的强硬作风。

她继承了丘吉尔的殖民主义思想,坚持认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中国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在中国人民看来充满屈辱的条约仍然有效。

她的这一立场,表现出了英国对香港主权的顽固态度,也暴露了其对殖民利益的贪婪。

在她访问中国期间,毫不掩饰地说任何关于香港未来的讨论都必须以这些条约为基础。

其实撒切尔夫人的底气并非凭空而来。就在她访华前不久,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战争中击败了阿根廷。

这场胜利极大地提升了撒切尔夫人的信心,也让她误以为可以用同样的强硬手段来处理香港问题。

在她看来,如果能够通过武力手段保留香港,不仅可以展示英国的军事实力,还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英国的强硬形象,从而提升她在国内的政治资本。

而且,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她还曾与英国国防部秘密讨论过针对香港的军事计划。

但是,撒切尔夫人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在北京,她遇到了一位同样以坚定著称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邓小平以其特有的直白和坚定,向撒切尔夫人阐明了中国的立场。

他指出,香港背后有中国大陆,有强大的军事支持,而英国在南海地区根本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对抗中国。

这番话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更是对撒切尔夫人军事幻想的当头棒喝。

更重要的是,邓小平明确表示,如果英国继续坚持其不合理的立场,中国将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手段来解决香港问题。

这种强硬态度让撒切尔夫人意识到,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成功。

面对邓小平的坚定立场,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态度开始动摇。

这次会谈也成为了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谈判的转折点。

尽管撒切尔夫人仍然试图在谈判中为英国争取最大利益,但她已经不得不接受香港终将回归中国的现实。

终于收回主权

1984年12月19日,在中英两国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

这份来之不易的声明,是经过长达12年艰苦谈判的结果。

从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首次会晤,到1984年联合声明的最终签署,中英双方进行了22轮谈判。

期间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容讨论”的原则立场,没有谈判的余地。

这份联合声明明确了,我国政府自1997年7月1日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这不仅是对历史正义的回归,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追求领土完整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国政府在深入研究香港独特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富有远见的治港方针。

1997年6月30日深夜,伴随着庄严的降旗仪式,英国结束了对香港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

当午夜钟声敲响,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的那一刻,不仅意味着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更标志着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终结。

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准备开启新篇章。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铭记中华民族在追求统一道路上迈出的这一重要步伐。

结语

今天我们再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感觉到,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态度和私心,反映了一个曾经的殖民强国对其殖民利益的眷恋。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在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面前,任何外国势力的私心都将被粉碎。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强大才是维护主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国际谈判中占据主动,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香港回归的过程,正是中国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参考资料

历史上的今天丨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4年9月24日发布

0 阅读:49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