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再次对稀土资源的出口进行了严格限制。
美国一听这消息,心估计都凉了。
其实这几年里,美国已经在我们严格的稀土管制下苦不堪言,他们甚至想通过蒙古把稀土资源‘偷偷’运回自己家。
只可惜,这个梦也要碎了,因为蒙古国的出口从海陆空全方位都被堵死了。
如此情况下,美国最后会选择怎么办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美国的稀土难题在现代科技和国防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关键资源正悄然引发全球‘争夺’——它就是稀土元素。
对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的美国来说,这些宝贵的资源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目前80%的稀土需求依赖于中国的进口。更令人吃惊的是,在2018年,美国的稀土净进口依赖度竟然达到了100%。

这意味着,美国在这个关键领域完全依赖外国供应,这种依赖在其国防和高科技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美国的智能炸弹和雷达系统等先进武器装备,都需要使用中国提供的稀土元素。
在民用领域,用于石油精炼的催化剂中,60%的稀土也来自中国进口。
一些中重稀土元素(HREEs)如镝、铕、钆等,在高科技产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些元素的供应上,中国几乎是一家独大。
其实,美国本土也有稀土矿产,比如加利福尼亚州著名的Mountain Pass矿。
但是,由于缺乏加工能力,这些矿石在开采后还是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这就好比一个面包师傅有面粉,却没有烤箱,不得不把面团送到邻居家去烘烤。
这种情况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某天这些稀土的供应突然中断,会发生什么?
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害怕,可是现在,他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

这几年,中国对稀土管控不断加强。
早在2021年时,我国就出台了规定,不允许稀土的提炼加工技术出口,这一举措将美国建立自主稀土产业链的技术途径直接从源头切断。
2023年以来,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逐步升级,7月开始,中国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镓、锗这两种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原料。

同年12月,中国进一步收紧管控,禁止稀土精炼技术出口。这些措施直接影响了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安全。
2024年10月,中国颁布实施《稀土管理条例》,意味着我们对稀土的管控已经进入新阶段。
到2025年2月,中国进一步扩大管制范围,将钨、碲、铋等战略矿产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一举措涉及美国军工领域依赖的700多项两用物项,影响范围极其广泛。

面对中国的管制措施,拜登政府于2025年2月启动了针对半导体、稀土等关键供应链的全面审查,试图寻找降低对华依赖的解决方案。
最后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通过《国防生产法》优先采购本土稀土产品;简化环保审批流程,修改《清洁水法》和《濒危物种法》等环保法规,为稀土开采项目“开绿灯”。

但是这个办法收效甚微,芒廷帕斯的稀土矿,其产能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而且,美国的稀土精炼能力极其有限,只能达到实验室级别的产量。
这导致美国国防承包商不得不将开采的稀土原料运往中国加工,再将成品运回美国使用,这种复杂的供应链极易受到干扰。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稀土缺少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F-35战斗机为例,因稀土供应短缺,其雷达系统和电机供应出现延迟,导致生产成本暴涨230%。
此外,导弹等关键武器的生产也受到影响。
在民用领域,稀土供应短缺同样造成了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
也有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培养专业人才,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15年时间。
在此期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将持续面临供应链风险。

思来想去后,美国试图通过与蒙古合作来缓解其稀土供应困境。
但是,这一看似可行的策略实际上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中国的严格管控措施。
中国《稀土管理条例》的实施直接切断了稀土资源的跨境开采和贸易渠道。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与蒙古达成合作协议,也难以绕过中国的监管体系。
地理位置成为美蒙合作的首要障碍,蒙古作为内陆国家,其对外运输通道极为有限。
陆路运输必须经过中国或俄罗斯,但俄罗斯已对美国关闭领空,中国更是根本不可能允许蒙古带着稀土从领空飞过。

然而,中蒙边境的运输条件并不理想。铁路方面,两国仅有二连浩特一个铁路口岸,且存在轨道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蒙古使用俄罗斯宽轨标准,而中国采用标准轨距,货物在边境需要进行换轨,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就会变高不少。
公路运输同样高度依赖中国口岸,但是中国在中蒙边境建立了一个覆盖范围达600公里深的先进电磁屏障系统。

这个系统结合了量子通信技术,能够全天候监控边境活动,有效遏制了任何可能的“非正式”运输路线。
这个系统不仅覆盖陆地,还通过新的领空管制规定拦截可能的空运稀土行为。
2025年2月,中国曾成功拦截一架试图运输稀土的美国飞机,打击了美国的侥幸心理。

而且,《稀土管理条例》还要求所有稀土产品必须可追溯源头。这意味着任何通过中国领土的稀土运输都必须接受严格监管,大大增加了秘密运输的难度。
面对这些障碍,美国曾考虑过多种替代运输方案,比如说计划利用“开放天空”协议空运稀土,但稀土的重量和体积使得空运成本高昂。
此外,蒙古有限的空运能力也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输需求。

或者是,印度与蒙古尝试开发三条替代运输路线,包括经俄罗斯远东港口、经中国西藏、以及经哈萨克斯坦。
然而,这些路线要么需要获得中俄的许可,要么面临极端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足的挑战。
海路的话,他们也考虑了,可蒙古没有出海口,若想通过水路运输,仍需借道俄罗斯港口。
在稀土问题上,俄罗斯与中国的立场是高度一致的。

不管怎么说,美国从蒙古进口稀土的计划都面临多重瓶颈,包括运输、技术和地缘政治因素。
短期内,这一计划难以实现规模化突破。所以说,美国的这一计划就是痴心妄想。

在全球稀土供应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找确保战略资源安全的方法。
但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短期内一定是难以撼动的。
美国及其盟友若想真正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投入。
参考资料1.织密稳边固边“安全网” 全力筑牢北疆“钢铁长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年5月30日发布

2.海外价格飙涨四成!中国出口管制后 这一战略小金属被疯抢——财联社,2025年2月18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