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史上,曾出现了别具一格的母系社会。据相关史料考证,母系社会诞生于距今约5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1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随后便被父系社会取代。
母系社会由于起源极早,较之于我们熟知的中华文明计时点——轩辕黄帝继位的上古时期还要早,故而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文明史上属于被忽略的存在。
尤其到了封建专制王朝时期,原本“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的崇高女性逐渐沦为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附属地位,而且随着“唯女子小人难养也”,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大行其道,女性的地位岌岌可危。
虽然母系社会的辉煌没有带给后世女性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母系社会的文化基因却很好地传承了下来,比如孔子主张的“仁爱”、“亲亲”、“用情”、“礼义廉耻”,都是站在女性角度的文化主张。
另外,生育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整个历史长河,也是久远的母系社会依旧在坚强地发光发热的良好证据。
生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流
不同于现代科学层面的平等思想,中华文明是一种十分讲尊卑的“不平等”文化。不论是孔子的礼,还是韩非子的势,都是坚决贯彻尊卑文化、等级制度的根基。为何中华文明十分重视尊卑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育文化在作祟。
众所周知,作为父母双亲,对待自己生育的孩子,天然心里就有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因此面对矮自己一截、年龄相差20岁的孩子,父母总以自己是权威、执法者自居。
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不容孩子对自己的思想有任何质疑,习惯于以“我这是为你好”来道德绑架孩子,期望他们“子承父业”,跟自己一样走上同样的道路。
也正是因为生育具有天然的尊卑观念,正合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老祖宗的心意,故而孔子提倡爱民、亲民,将执政者家长化,将一方之地的长官父母化,就是为了推行“亲疏有别、上下有等”的尊卑观念。这也就构成了中华文明独具一格的“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一旦扩大到宇宙,便会影响到了中华老祖宗对宇宙的认知。郭店竹书在《太一生水》中提出:太一生天地,天地生神明,神明生阴阳,阴阳生四时,四时生凔热,凔热生湿燥,湿燥生岁。便是将宇宙组成按照生育原则排序,订立尊卑,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太祖、祖、父以及儿孙辈。
中国为何不生科学?公元前6世纪奠定的这一要素,中华文明真做不到
前有所述,科学是讲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方才平等看待众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成立,也才能孕育科学。
早在公元前6世纪,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就提出了科学的三要素:客观存在、认同变化以及知识加工。对于前两个要素,本人在《中国为何不产科学?2600年前的两大科学“基石”,老祖宗背道而驰》中有详述,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查看。
本文着重讨论第三个要素:知识问题。
17世纪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总结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科学时,曾有这样的总结: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三种:蚂蚁、蜘蛛和蜜蜂。
蚂蚁代表经验主义,只低头耐心收集资料,从未抬头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一旦将蚂蚁导入到瓶口,它会一直低头卖力走,结果就是绕着原型瓶口一直转,根本走不远。
蜘蛛代表理智主义,只顾着自己吐丝结网,按照既定的路径行事,根本突破不了条条框框。
蜜蜂代表科学主义,先是从花粉中吸吮花蜜,然后在蜂巢中加工成蜂蜜。这个过程既有知识收集的量的变化,也有吐丝的质变过程。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是真正的科学。
反观中华文明就知道:这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中华文明认定了生育文化这一核心主流之后,便形成了以尊卑为导向,以权威为边界的行事原则。
在这种思维模式主导下,高高在上的“父母们”已经为即将出世的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条条框框,也占据道德制高点,让这些懵懂的孩子们学会服从、不得有质疑之声,使得中华文明逐渐步入到了蚂蚁和蜘蛛的行径,何以能够完成知识加工,吐出甘甜可口的蜂蜜?
所以说,中国为何不生科学?公元前6世纪奠定的知识加工这一要素,被生育文化占据的中华文明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