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业崛起到战术服装革新:中国制造转型之路

桐桐看趣事 2024-11-03 01:48:57

我们都清楚,英美之间存在着一种所谓的“师徒关系”,说得好听点是师徒,说白了就是一个搞垄断,一个搞窃取。英国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占据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其纺织业垄断了全球市场。当时的美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跑到英国“偷师学艺”。

美国不仅一山寨英国的纺织业,还派出间谍去英国窃取图纸、散发传单,甚至招募人员帮助技术工人偷渡,可以说美国才是山寨的真正始祖。

美国纺织业的落寞和中国的崛起

纺织业作为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性行业,不仅为美国强大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石,也支撑起了美国的科技进步与国民经济。到 20 世纪初,美国凭借自身丰富的棉花资源优势,率先实现了化纤生产的工业化,彻底击败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纺织制造中心。

80 后应该大多都有过“的确良”面料的记忆,由此可见,当时我们的纺织服装业落后于美国多少年。六七十年后,美国资本开始嫌弃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觉得又累又不赚钱,转而更青睐来钱快的金融业。

接下来便是大家较为熟悉的去产业化运动。

去产业化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一,美国纺织业产业链严重衰退;其二,中国借助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产业链成为制造大国。在中国制造业崛起后,y也就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当美国抵制“中国制造”时,却发现美国军人正面临着严重的服装危机,几乎没有裤子可穿。

看到有相关人员在日本调研期间,遇到一位美国退役大兵,这哥们儿说他服役时弄坏了一个军用保温杯,这个保温杯 1200 美元一个,产地是中国江苏,而在中国随便找个电商平台,百八十元就能买到。这时我才知道,网上的段子竟然是真的。

目前,中国服装业在全球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服装业是依靠价格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取胜的,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战术服装行业,在技术方面就相当出色。现代战术服装的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和执法的需求。

我国战术服装的科技化

1992 年,美国特种服装服务商 5.11 应 FBI 的要求,为整个 FBI 机构生产专用的、功能丰富的专用裤,战术裤由此诞生。自此,战术服装不再只是执法部门专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相对而言,战术服装的发展速度并不快,直到近些年,战术服装市场才迎来巨大的飞跃。

目前国内有不少由国人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战术服装品牌。有个品牌的创始人甚至在校期间就独自打造了专属中国军迷的网络社区——铁血网。

后来,这位创始人通过观察社区用户的讨论,察觉到军迷们对战术装备兴趣浓厚。他便想到,如果能把国外那些优秀品牌引入国内,不仅方便广大军迷购买,也能为网站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于是,广大军迷朋友熟知的铁血军品行应运而生,这可以算是国内较早能够集合众多国际知名战术服装的平台。

经过几年的运营,他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外这些品牌的产品是针对欧美人的体型设计的,不一定适合国人体型,而国内的很多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做工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那怎样才能让更多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体验到更好的产品呢?于是,他决定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战术服装品牌。

为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精品战术服,这位创始人的服装品牌龙牙在面料科技、工艺能力和原创设计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品牌走上制造战术服装的道路,它们持续沉浸在对材料、科技的追求中,凭借高性价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推崇原创的设计理念中,赢得了众多军迷以及专业用户的喜爱,而且它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服装业崛起背后的原因

渐渐地,中国战术服装品牌逐渐探索并掌握上游高端材料科技,甚至拿到了国外订单。跟美国相比,虽然美国服装行业目前仍掌握着许多高端材料技术,但这些年一直在吃老本。再加上美国资本热衷于赚快钱和本土用工成本过高,这种吃老本的现象很难得到根治。

目前的美国服装产业无奈之下只能进行产业转移,大量采用外包给东南亚代工的形式,导致现在坚持创新科技的品牌越来越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军用领域很难杜绝的问题,一个成本仅几十元的保温瓶可以卖到 1200 美元,钱进了谁的腰包不言而喻。也就是说,美国在军事用品领域越来越向利益看齐,而非注重材料和科技。

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持续在技术上发力,原因在于我们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产业链。每个行业只有在科技、品质、材料等方面练就自身的过硬本领,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空间。所以我们国内的那些战术服装品牌能够走到如今的局面,除了爱国情怀和材料科技这两大核心要素之外,也与中国制造发展的整体逻辑密不可分。

其实,不管是战术服装行业,还是整个中国制造,都正处于战略关键时期。那么何为战略关键期?当下中国已占据全球工业产值的 35%,超过了排名 2 至 10 位的总和。一旦中国将工业产值提升至 50%,这几乎意味着中国一家独揽全球附加值最高的工业制造链。

也就是说,在未来十年,所有中国制造企业都必须找到自身的升级赛道,借助科技赋能来打赢这场工业的宿命之战。正如用科技武装战术服装一样,谁能够顺应这一趋势,谁就能崛起。谁逆势而行,谁就会被淘汰。

拥有硬核的技术和品质,才会有强大的中国战力,才能够无所畏惧地迎接挑战,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这便是中国制造最为重要的逻辑。

1 阅读:145
评论列表
  • 2024-11-08 20:37

    想要生意旺,平、靓、正走不开,加个高、大、上就更好…华夏加油!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