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列到博朗,宝洁如何凭借剃须刀征服全球男士?

桐桐看趣事 2024-11-12 02:55:41

你知道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公司是谁吗?它在全球业界可被称为消费品界的黄埔军校。从军校毕业的有谁?海飞丝、潘婷、Olay、SK-Ⅱ、舒肤佳、佳洁士、护舒宝、帮宝适、汰渍。从你家的卧室走到卫生间真的很难不看见他们家的东西,这家消费品的巨头就是宝洁。

宝洁2023财年营收高达6000多亿人民币,旗下的品牌有60多个。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什么?这60多个品牌里边主要做男士的就俩,还全是做剃须刀,而且这俩都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了。你不奇怪吗?剃须刀总共历史也就才120年。

消费品更新迭代那么快、竞争那么激烈,凭什么他俩能守住自己的地位?是因为宝洁厉害吗?还是因为这100多年男性朋友懒得挑?其实都不是。剃须刀看着普,但如果仔细研究这两个品牌才知道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最早剃须是用长柄刀,但整天在脖子边上抹来抹去多吓人。所以1901年的时候,金吉列成立了吉列。03年就发明了安全剃须刀,跟咱们现在看到的形态其实已经很像了。现在看可能很普通,但放到120年前当时MIT麻省理工的教授都表示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安全剃须刀

这刀片得够薄、够强韧、够安全,关键大家还得买得起,这太难了。但金吉利显然不信这个邪,于是花了6年时间研发出来了这种刀片。一战的时候对剃须的需求开始激增,吉列的剃须刀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普及。

剃须刀绝对是一个精妙的好生意。为什么呢?因为刀片老得换,尤其是最开始刀片是一次性的,就更得换了。所以对于剃须刀公司来讲,吉列一开始刀柄很便宜就让大家先用起来,之后刀片就持续不断地换,持续不断地产生现金流。

巴菲特就是吉列的长期持有者。他作为一个股东评价吉列的时候原话是这么说的,“他每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我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巴菲特

这个模式确实很精妙,但对吉列来说你能做,别人也能做,怎么能持续性地让大家去选择你的剃须刀?很简单了,得好用。剃须刀这种天天要用的东西刮得干不干净、舒不舒服、刮不刮脸,这才是大家最看重里的。

吉列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市场占有率?核心还是在于刀片。他们刀片从一层、两层、三层到五层,刮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干净。同时刀片也越做越薄,薄到什么程度?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早期做激光器强度测试的时候直接用能打穿几个吉列的刀片来衡量激光的强度,所以在最早期的时候激光强度的单位就叫吉列。

刀片演变

现在吉列的刀片薄到已经只有0.22微米,比光波的波长还要薄。就这个纳米级的五层渐进式刀片研发足足花了8年时间,比当时很多汽车的研发周期都长。所以在各个细节的地方去追求极致才让它一直称霸手动剃须刀。

1950年的时候博朗发明了往复式的电动剃须刀。电动剃须刀和手动剃须刀不一样的,刀片不直接接触皮肤,所以它的关键是在于刀网,刀网的薄度直接就决定了剃干净的程度。

博朗刀网现在能做到仅有0.058毫米,是头发丝直径的一半,可以说是堪比蝉翼。刀网薄同时接触面积也大,就让剃须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它不光是刀网特别精密,还有人用博朗的剃须刀改造成了一个变形金刚,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这么稀松平常的日用品,可能平时都不会注意它,但真的可以拆成上百个零件再完好无损地给拼成这么复杂的造型,精细到这个程度。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电动剃须刀都能这样做的,所以可见博朗是多么追求精工。

剃须刀拼的变形金刚

有朋友可能就要问了“吉列作为手动剃须刀的霸主为什么不做电动剃须刀呢?”。其实吉列早在1967年的时候就收购了博朗,他俩是一家。2005年宝洁把吉列收购了,博朗也一并并入了宝洁。

如今在看吉列和勃朗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品牌矩阵,满足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反正不管是吉列还是博朗,都是宝洁一家人。

0 阅读:0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