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您瞧瞧这组照片,讲的是咱们民族大英雄左宗棠的墓地那点事儿。光绪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的7月27号一早儿,福州那疙瘩,老天爷跟哭了似的,大雨倾盆。这时候,晚清的大腕儿左宗棠老爷子,嘿,驾鹤西去了,享年七十四高龄。这消息一溜烟儿地传开,全国上下,那叫一个伤心啊,老百姓都抹着眼泪,心里头那个难受,就跟少了个亲爹似的,咱们这位民族英雄,就这么走了。
左宗棠老爷子临终那会儿,琢磨着得给朝廷留个话儿,就写了封遗书,吩咐儿子等他一走,赶紧给送上去。他在那遗书里头是这样啰嗦的:“我说儿啊,等我蹬腿儿一走,你记着把这信儿给朝上递。咱这辈子,该干的活儿都干差不离了,就剩下这点尾巴事儿,你得给我办利索喽!”嘿,老爷子就是这么个直性子,说话也不含糊,一辈子风风火火的,到头了也不忘给朝廷表个忠心,真是到死都惦记着国家大事呢!
眼下啊,西边儿刚消停点儿,东边儿那帮家伙又开始琢磨坏事儿,欧洲那些大佬呢,一个个瞪大眼睛瞅着呢。咱们要是不赶紧加固篱笆,提前备点儿艾草防身,万一哪天再闹出点儿乱子,那可就越发地弱不禁风了,到时候想振作起来,门儿都没有,就是想今儿个就开始行动,那也难喽。所以啊,我斗胆跟皇太后、皇上说一句,您二位可得赶紧拿主意,别耽误了海军那档子事儿。铁路啊、挖矿啊、造船造炮啊,这些个大事儿,得赶紧提上日程,咱也好奔个富强不是?但话说回来,心里怎么想才是关键。我还盼着皇上您能多读点儿书,别懒,啥事儿都得管;多跟正直的人打交道,多听听人家的好话;把些个不急着用的钱挪到军饷上,该省的省点儿,救救急;大伙儿心往一处使,实实在在的干事儿。我呢,就算哪天闭眼了,心里也跟活着似的,踏实!
到了咽气的那会儿,左宗棠心里还惦记着国家和百姓呢。慈禧太后一读左宗棠的遗书,眼泪就下来了,最后给这位汉大臣最高的荣誉:封他为太子太傅,还按大学士的规格办了后事,赐了个“文襄”的谥号,让他进了京城的昭忠祠和贤良祠。另外,还下令在湖南老家和他立功的那些省份,都给他建个专门的祠堂。左宗棠这一辈子的功劳啊,都得让国史馆给记下来,立个传。
要是聊起晚清那段日子,一提到左宗棠,那可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为啥?还不是因为他那时候顶着压力,非要收复新疆不可,要不然后果可真就悬了。1865年,中亚那地界儿的浩罕可汗,派阿古柏带着兵马就闯进了新疆,没多久,还整出个政教合一的哲德沙尔汗国来。
那会儿,沙俄、英国俩大佬眼馋咱们新疆,跟饿狼似的。这么一来,大清朝廷里头可热闹了,“海防派”和“塞防派”那是争得面红耳赤。李鸿章带头的“海防派”说了:“新疆那块地儿,荒凉得很,沙子多过米,草都不长一根,人影子都见不着几个。为了它费劲吧啦的,不值当!依我说,新疆没了,咱们大清身体倍儿棒,不伤筋动骨……”
左宗棠啊,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觉得海防和塞防得一起抓,可不像李鸿章他们那般单打一。他说啦:“瞧瞧那天山南北,那地界儿,粮食多得跟山似的,瓜果挂满枝头,牛羊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不清,马儿跑得跟风似的快。地下还埋着煤啊、铁啊、金子银子啊,还有那珍贵的玉石,简直就是咱们华夏的大宝库嘛!谁说那儿是片不毛之地,土地贫瘠?纯属瞎扯!”
左宗棠觉得新疆那地界儿,战略上可太重要了。他琢磨着:“咱中国要是牛气冲天,那西北肯定是囊中之物。你看咱的大好河山,根儿都在西北呢。要是把西边给丢了,那不跟丢了半壁江山似的嘛!西边一安稳,咱中国就算是稳住了大半边天。”左宗棠费了好大劲儿,跟慈禧太后和光绪皇上磨嘴皮子,总算把这俩大佬给说服了,支持他干这事儿。
一八七五年五月那会儿,老左宗棠,都六十四岁高龄了,被朝廷一把抓,成了钦差大臣,专管新疆那疙瘩的军务大事。您猜怎么着?他为了表明自个儿非拿下新疆不可的倔强劲儿,愣是叫人抬着口棺材走在队伍最前头,那架势,简直就是:“沙漠里头百战百胜,金甲都磨破了,楼兰那地界儿,拿不下我誓死不回头!”
后头的事儿,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左宗棠那把子力气没白费,新疆让他给稳稳当当收回来了。打那以后,“这世上离了湖南不成,湖南离了左宗棠更不成”这话,就跟风似的,吹遍了咱大江南北。左宗棠走的那场大葬礼,场面热闹得很,等这一切都妥当了,家里人就把他的棺材板儿,给妥妥地送回了湖南老家,让他落叶归根。
左宗棠的坟茔啊,此刻安然躺在长沙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里,那可是经过一番修缮的新面貌了。要说这墓啊,上世纪70年代那会儿,可真是遭了大罪。一帮子不知哪儿冒出来的家伙,拿着炸药跟坟头较上劲了,“轰隆”一下,坟给炸开了,棺材里的老爷子也跟着见了天日,这事儿干得,简直就是往咱们民族英雄脸上抹黑嘛!远在万里之外的新疆,那位开国上将王震一听这事儿,火“噌”一下就上来了,心里头那个气哟,当即大手一挥:“修!给咱左公把坟修得漂漂亮亮的!”就这样,左宗棠的墓又焕然一新了。
一九八六年,左宗棠的坟头大事终于给办妥了。您瞧,他墓前头立着俩气派的大柱子,那上面刻着对联呢:“汉朝的基业唐朝的规矩,西边那块地算是稳当了;秦川到陇道,沿途的柳树啊,四季常青。”这十六个字,用在这儿那是再合适不过,往那儿一摆,左宗棠收复新疆那功劳,不用多说,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
您瞧瞧,根据老资料啊,左宗棠那坟头子原先阔绰着呢,整整占了十亩地,什么石碑啊、石人石马啊、石象啊,还有墓庐享堂,一应俱全,这不难看出,清朝廷对左宗棠那是真敬重。可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左宗棠墓,嘿,简直就是寒窑似的,寒碜多了。到了1996年,这墓还成了湖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还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打从左宗棠入土那天起,就有人专门守着这坟,跟守宝贝似的,一直没断过。
黄志清啊,那可是左宗棠老将军家的第四代“看门狗”——守墓人呢!他们家自愿在这儿守着,一眨眼就是138个年头了。你要问为啥,嘿,平时话不多的黄志清,这时候眼睛一瞪,脸一板,准能给你来上一段:“左大人那是打跑了俄国人、英国人,把新疆给夺回来的大英雄!咱们家干这点活儿,小意思啦,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