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努力之后,他再也没有醒来:一个突发中风的真实故事

诗槐聊健康 2025-04-20 09:46:49

周五的晚上,表舅的家里灯光还亮着。

表舅今年52岁,前几年和前妻和平分手,后来经人介绍,娶了个比他小了整整18岁的漂亮媳妇。村里人说他走了大运,他却说:“人这一辈子,谁不想有个好归宿?”

他们婚后感情不错,最让表舅上心的是孩子——他一心想要个“儿子”,圆上年轻时没完成的梦。这两口子为了怀孕,那真是格外努力。偏偏年纪大了,不像小年轻,说来劲就来劲,表舅每天早上坚持吃“补肾强身”的中药,晚上各种营养保健品轮番上阵。

但没人想到,那天晚上的一次“努力”,竟成了诀别。

1. 突如其来的“翻身”

那天晚上,他们“认真工作”了两次。结束后,表舅大汗淋漓,喘着粗气翻身就要下床去洗澡。

结果,他刚起身,突然“砰”的一声倒在地上。

嘴歪了,话也说不清楚了,表情怪异,一只手还无力地挣扎着,像是在抓什么。

他媳妇一开始还以为他“装”的,开玩笑地说:“哟,累瘫啦?不是你说还想拼一把男孩吗?就这体力还想拼儿子?”

说完转身去上厕所。

等她出来,发现他还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嘴角流着口水,眼神涣散,那才慌了。

120来的时候,他的瞳孔已经开始散大,心电图是一条直线。

医院下的死亡诊断是:脑干出血性中风,突发心肺骤停。

2. 是什么把他推向了“最后一击”?

听到表舅的死讯,亲戚朋友都难以置信。

“中午还好好的,怎么晚上说没就没了?”

真的是“说没就没了”吗?

其实,表舅的身体早就已经发出了信号,只是没人重视。

根据**《Lancet Neurology》2020年发布的一项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分析**,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是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而表舅,全中招了:

他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60/100mmHg上下;但他不爱吃降压药,总觉得“吃久了伤肝”;晚上爱喝两杯白酒,说是“活血化瘀”;有时还偷偷吃“壮阳药”,搭配保健酒,说是“男人不硬,心也就不硬了”。

加上他平时身体超重,运动少,工作又累,处于高度慢性应激状态。

这些年他就像一颗快要爆炸的定时炸弹。

而那天晚上,激烈的性生活成了“引爆器”。

3. 中风不是“老年病”,而是“生活病”

很多人以为中风是七八十岁老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不然。

据**中国卒中学会2023年最新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

我国每年有约300万人首次中风,平均年龄已提前到50岁左右!

而在这些人中,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比例更高,多是因为长期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吸烟酗酒、三高控制不佳。

医学上,中风分为两类:

缺血性脑卒中(也叫脑梗,占比约80%):血管堵了,脑供血中断;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占比约20%):血管破了,脑内出血,死亡率极高。

而表舅这次,是最致命的“脑干出血”——这个部位控制着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一旦出血,极可能在几分钟内昏迷、死亡。

表舅没抢救回来,并不是医生无能,而是他自己根本没留给医生时间。

4. 医院里,那场迟到的对话

表舅被送到急诊时,急救医生老刘一眼就看出情况不妙:

“瞳孔散大,意识不清,血压230/120,考虑脑干出血,马上CT!”

护士火速推着表舅去影像科。

几分钟后CT报告出来,脑干区域大片出血,已经压迫到脑室,属于最严重的IV级出血。

医生说:“这个出血位置非常凶险,能不能救回来很难说。要不要插管做有创抢救?”

他媳妇已经泣不成声:“医生……他平时血压就高,也不肯吃药,我也劝不动他……”

医生安慰她:“你别太自责,这种情况就算及时送来,救活率也不高。但我们一定尽全力。”

可就在准备插管抢救的时候,表舅心跳骤停。

胸外按压、上电除颤、肾上腺素注射……20分钟过去,抢救失败。

医生轻声说了一句:“请节哀。”

他媳妇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5. 中风前的“蛛丝马迹”,你有没有忽略?

其实,大多数中风并非毫无征兆。

根据**《JAMA》杂志2022年一项系统回顾性研究**,约有6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有先兆症状,包括:

突然口齿不清,说话不利索;一侧手脚无力、麻木;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短暂视力模糊或失明;突然剧烈头痛(尤其是脑出血前兆);情绪烦躁、反应迟钝。

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没睡好”、“低血糖”,结果错过了黄金的抢救时间。

医学上有一个识别中风的口诀,叫**“FAST”原则**:

F(Face):脸歪不对称;A(Arm):一侧肢体无力;S(Speech):说话含糊不清;T(Time):一旦发现,立刻拨打120!

中风的抢救黄金时间只有4.5小时内溶栓、6小时内取栓,每一分钟都意味着更多脑细胞的死亡。

6. 结尾:中风不是她的错,而是他没有早点醒悟

表舅的去世,成了家族聚会上的沉默。

他媳妇被婆婆数落,说是她“折腾得太狠”,才让儿子没命。可她也不过是想陪他完成一个“再做爸爸”的梦。

“他生前啥都不听,我真的是劝不动啊……”她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

表舅,是很多中国中年男人的缩影。

把身体当铁打的,不吃药不体检,心里还盘算着“再拼一把”。

可命,真的拼不起。

如果你也有三高,或有中风家族史,请记住:不规律的性生活,不是激情,是风险;中风不是遥远的病,而是你忽略的“明天”;有症状不要硬扛,求救比面子更重要;定期体检,规范治疗,是成年人的“保命常识”。

别让亲人,在你的病床前,说出那句:“我真的劝过他。”

1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