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万柳”探源
韩祥瑞 韩雁华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古迹寻踪】
“万柳”探源
韩祥瑞 韩雁华
春日的万柳公园
最近又一次与家人一起游览了宣化万柳公园,优美的景致,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宣化县新志》记载,“万柳”之名来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宣化西城墙旁的一次治理环境的行动。那时,宣化西城墙外是大片荒漠的土地,由于西部遒劲的西北风经年累月的来袭;每遇风季,西城墙外黄沙漫天,积沙成丘渐与城高。时任直隶总督方观承视察当地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责成宣化府知府张志奇与宣化县知县黄可润共同治理这个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问题。
张、黄二人领命后,深入调查,研究可行性方案;组织当地军民全力以赴,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挖掉了宣化城西的积沙。为彻底治理此地沙漠化,又大力植树造林;还在城西挖掘了一个小湖,在湖心岛上建筑了一座供游人休憩的亭子。亭子建成后,请时任宣化府知府张志奇为亭子题名,张知府思虑良久,认为“柳固于斯为盛也。名之曰万柳亭”;并解释说:“斯亭之胜,见天时与人事焉。合天人胜美,植万株之柳,以祛千百年之沙,完千百年之城。”如此说来,这万柳之名,并非专赞柳树之胜,更在于赞天人胜美,其立意相当之深远。这段史实载于张志奇所作《万柳亭记》。《万柳亭记》收于《宣化县新志》。
自此柳川河、万柳亭声名远播,直到如今万柳公园。
编辑 张秀梅
审核 胡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