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搬运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周边国际局势异常严峻,1964年,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的作出“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
1964年12月,北京成立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所有的建设和管理由北京市机械局全面负责。北京的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门头沟、房山、昌平、河北蔚县等地。建成的兵工企业有:第一农具厂(960厂)、第二农具厂(955)、红光机械厂(5411)、国营曙光机械厂(317厂)、青山机械厂(9123)、东方机械厂(506)等。
1965年底,北京市机械局决定将北京人民机器厂的战备动员车间(第五车间)整体搬迁到河北北区山区组建国营曙光机械厂,军工代号317,负责生产53式82毫米迫击炮。根据“靠山、隐蔽、分散”的择址要求,厂址定在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北口村南的一条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谷之中。
1966年3月,国营曙光机械厂破土动工,基础施工由北京二建负责,设备安装由北京六建负责。当时的建设任务非常紧张,北京二建的这些职工基本都是从第一农具厂、第二农具厂的施工工地转战过来的,拥有丰富的三线建设经验。蔚县地方政府对曙光厂的建设同样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三通一平作业中,动员大量民兵参与建设。
曙光机械厂的建设本着边设计、边建设,优先建设核心车间的原则,在全体建设者共同的努力之下,曙光机械厂的主要车间基本建成,北京六建开始对机器设备进行安装,曙光已经具备生产能力,随着工厂的逐渐成型,职工们陆续进场。
当时主要的骨干职工来自北京人民机器厂,另外北京机械局下属的很多企业均派技术骨干进行支援。在生产步入正轨后,曙光厂在蔚县招收30名学徒工,同时在北京建工学校、北京安德路中学、49中、50中、96中、116中招收近300名学徒工,还有来自吉林白城平台的退伍军人。
1966年12月,曙光机械厂试生产出5门53式82毫米迫击炮,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后,1967年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共生产出50门82迫,1968年,产量翻了一翻。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冲突,对三线厂的生产任务有了新的调整,1970年开始生产69式40毫米火箭筒。江南机器制造厂给予曙光机械厂大量帮助,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协助试制。
转产火箭炮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很多设备不配套,所以样本的试制相当不容易,缺少专业设备,职工就自己组装,很多部件都是职工们手工完成的。经过多次的改进,终获成功。曙光厂对面的山坡靶场,一枚火箭弹轻松击穿100毫米钢板,参与测试的曙光职工顿时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为了庆祝69式40火箭筒的成功生产,上级部门特意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调来三大卡车羊肉、大米和白面给曙光机械厂职工,以示庆祝和奖励,极大的改善了职工们的伙食水平,当时职工们吃的最多的是玉米、小米等粗粮,而蔬菜更单调,白菜、土豆、萝卜,食堂有好几个地窖用来储存这些。
国营曙光机械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非常可靠,每年在评比中都很靠前,多次得到上级的表彰。1974年开始生产67式82毫米迫击炮。70年代的曙光机械厂订单不断,除了国内备战外,还曾作为对外军援的指定单位。原有的厂房根本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求,因此曙光机械厂的厂区建设是持续性的,最初的厂区在东峪,后来一直延伸到西峪。
曙光机械厂的职工大多来自北京,其中三分之一是女职工,习惯大都市生活的这些小青年对于山沟的生活还是很不适应的,尽管工作生活了多年,依然不太习惯。
厂区距离北京城区200多公里,当时的路都是土路,回一次家要10个小时左右。每周回一次家非常不现实,时间都消耗在路上了,因此厂里调整工作时间,每两个月放一次假,周日不休息,攒两个月的星期日和一些节假日一起休。回家只能乘坐顺风卡车或者到宣化坐火车返京,回一次家很不容易。
大山里的生活是枯燥的,好在厂里和北京电影公司关系很好,每两周放映一次电影,一般北京电影院头一天放映,第二天厂里就可以看了,放映日人山人海,不光有厂里的职工,还有附近的村民,看电影成为职工们最幸福的事情。
每年上冻之前,厂里开始储备冬菜,有白菜、土豆、萝卜、雪里蕻,厂里有一个可以储存20万斤蔬菜的菜窖,每每这个时候,厂里都会动员大量职工卸车、运菜,这20万斤冬储菜就是全厂职工们大半年的菜了,上顿下顿的土豆、白菜汤,白菜汤上面泛着“可怜”的油花,可见当年的艰苦。
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北京市的小三线建设也开始调整,1977年12月15日,北京将曙光机械厂整体移交给河北省,职工大部回京,1979年10月25日,交接工作结束。如今的曙光机械厂老厂区一部分被打造成景区,一部分则荒废,这些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这里记录了一代军工人艰苦创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