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一根线成就的大师

扬州小兔子 2024-09-28 17:33:46

又去了一次大运河博物馆。最近的特展叫“无远弗届”,一个陌生的成语。此成语出自《尚书》。与之紧紧相邻的是“满招损、谦受益”倒是常常看到。

无远弗届,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追求或志向,那么无论面对多远的目标都能到达。这个特展,将展出什么?

姚建萍,一个头顶了一大堆头衔的中青年刺绣非遗继承人,有自己的刺绣研究所和刺绣艺术馆。一个女人,想要获得耀眼的光环,在当下的风气中,似乎算不上非常难。可是,要在某一领域拥有傲人的成绩,很难。刺绣,尤其难。

苏州自古有刺绣传统,苏绣几千年来一直熠熠生辉。古代苏绣大军中有一个“慧娘”的绣品,被称为“绝品”,不要说拥有,便是看上一眼,也不可能。姚建萍,算不算现代的“慧娘”?去看看吧,看了才有发言权。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一组小猫咪。猫咪的关键在哪里?眼睛。根据不同的光线,猫咪天生具有调节瞳孔大小的能力。一只只不同长相,有着同样闪闪发亮眼睛的猫咪,被姚建萍针线加持,栩栩如生。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狗难。小猫小狗,司空见惯,像不像是第一印象。美不美是绣品的灵魂。正面的小白猫,萌萌地望着你,仿佛说:怎么样?我好看不好看?侧面一只猫,双目炯炯有神地盯住一个点,很显然发现了老鼠。是啊,管他白猫黑猫!

那边,一窝小雏猫刚刚生出。它们的妈咪出去找食物了吗?怎么还不回来。它们眼巴巴地望着,只有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自顾自地玩耍。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猫咪都是小品。转过身,一幅幅根据古典传世名画创作的刺绣,才叫大开眼界。“捣练图”,本是唐代画家张萱一幅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风俗画,风格别具。宋徽宗赵佶特别喜欢,精心模拟了一幅。

聪明的秀女,将这幅画从纸上搬到了绣绷上,不知经过多少次针的进出和翻飞,一张绣品“捣练图”被复制了。成功的绣品,没有像画作那样被极为严格地保护,观赏者可以近距离欣赏:雍容华贵的壮硕女子,独属于大唐的骄傲。色彩鲜艳的绸布,在讨论做什么款式还是研究如何裁剪吗?

那一边几个人举着木棒使劲儿往一个石臼里捣,是在上色还是让硬硬的布料变得柔软?与“捣练图”为邻的,是一幅女子“蹴鞠图”。唐朝盛行的打马球,到了宋代,演变为“蹴鞠”。最著名的球星,便是高俅高太尉了。想来这女子“蹴鞠”,便是宋代宫廷的游戏。

五个女子围成一圈,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集体“踢毽子”。其中,三个人在踢球,两个人在观赏。她们眼神专注,表情认真。看来玩游戏想要玩好玩精,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决不能只是游戏心态。否则,便不会有高俅一家独大。

相比蹴鞠的热闹,这边几个女子在室内练习音乐的场景,甚是有趣。天气很冷,抱着竖琴的女子,忍不住伸出纤纤玉指到火炉边取热。她们想象不出吧,今天的空调,有多么舒服!

另一边,一位画家在为几个贵族女子画画儿。美丽的容颜,怎么样留给后人?画!没有相机的年代,一个工笔画水平高超的画家,或许有机会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看到很多绝色的美人。怎么学不重要,学得好才重要。哈哈。

人和物的绣品,一张张精美绝伦。没想到走到又一间展厅,却看到了风姿超约的大幅荷花。水面清波,亭亭玉立。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看到“荷”那一刻的惊艳。只是站在画幅前,久久伫立。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所谓的工匠精神,说的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我相信,苏州的绣娘一定很多,全国的绣娘更是多如牛毛。姚建萍是无数绣娘中的一个。姚建萍又是能将混饭吃的手艺,发扬到大国工匠的难得一个。

看了文字介绍,从开始从事刺绣到如今名满天下,姚建萍用了并不多的几年便得到了业界认可。随后几十年不间断地研究和创新,才是她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除了上述的不同题材,第一次看到在刺绣作品中展示宏大场面的“张骞出使”图。高头大马、铠甲披身、落日余晖、大漠风沙。金戈铁马的场面,绝非普通绣品能展示。

值得欣赏的作品还有很多。最大的一幅画,姚建萍团队用了五年。

0 阅读:11

扬州小兔子

简介:60后大妈,成功母亲。喜欢码字,尤喜旅游、健康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