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藩之乱这件事,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康熙帝的一大功绩,而且他能够在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就完成这件大事,更是显得他“天纵神武”、“少年奇才”,似乎是一位天生的大政治家。
然而,通过对三藩之乱的认真研究分析,我们会看到,康熙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他在这件事上也是有很多失误的。后来,是由于一系列外界因素促成了对清朝方面有利的局面,康熙这才得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分析一下三藩之乱中双方各自的得失。
(一)
说起三藩,我们都是知道这是明朝的三位叛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当年,他们都为了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清朝方面也大方地封他们为异姓王。
只是这从古至今,异姓王普遍都没有好下场,这一点,就不知道这几位军头当初知晓不知晓了。
康熙年间,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之孙耿精忠为靖南王,镇守福建。三位藩王都手握重兵,且能够分管地方事务,明显成为了独立王国,也成为了清廷的心腹大患。
康熙帝执政后,就把三藩问题当做了头等大事,他把“三藩、河务、漕运”三件事挂在了宫中的柱子上,提醒自己时刻不能忘怀。
然而,康熙帝毕竟年轻,他在这个问题上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
三藩看上去虽然气势汹汹,但是老一辈的吴三桂、尚可喜都已经年逾花甲,来日无多。他们的子孙辈皆属纨绔子弟,难成大事。
因此,康熙只要有一点耐心,等候着吴三桂自己咽气,到那时,三藩问题将会非常容易处理。但是,康熙年轻气盛,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以自己年已七旬,身体多病为由,奏请归老辽东,改由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
康熙立即做出决定:撤销平南王藩镇,藩兵一律回籍。
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此事后,都心中不安,两人不约而同地上奏,请求撤藩回籍。这明显是一种试探的态度。
此时,康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吴三桂和耿精忠也一律撤藩。
康熙这步棋显然是走错了,此时,他最起码也应该对三藩分化处理,有的撤藩,有的保留,以免三藩结成联盟。实际上在清廷内部,大多数朝臣都是反对撤藩的,只有少数人赞成。
康熙采用激进的做法,想要一步到位,快刀斩乱麻,结果却酿成了一场持续八年的战争。
康熙年轻时期画像
因此,我们也不要把康熙看得太高明,他的实际水平,至少是年轻时的政治水平比起皇太极、多尔衮,那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当吴三桂接到撤藩诏书时,他“愕然气阻”,康熙一下子就把他逼得没有退路了,他除了造反,已经别无选择。因此,吴三桂自恃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实力已经足以同清军抗衡,而清朝方面的武力却在迅速地下降。所以,他毅然决定,联合其他两藩,共同举兵,发起战争。
(二)
康熙之所以敢于撤藩,其信心自然是建立“八旗天下无敌”这么个虚幻的概念上的。在他的心目中,三藩就算是造反也不怕,最多不过就是出动八旗劲旅,很快就能一鼓荡平。
然而,事实与康熙的想法正好相反,虽然满清入关只有三十年,但是八旗兵的战斗力下降的却出乎意料的快。昔日里横扫天下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官兵们畏葸避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结果,反而是吴三桂的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八旗军在吴三桂部队面前狼狈不堪的实例数不胜数。比如,1674年陕西提督王辅臣追随吴三桂造反,开始时他的部下只有两千人。陕甘总督莫洛率数千绿营兵先行出发征讨,贝子洞鄂率八旗主力随后跟进。
王辅臣率军首先与莫洛交锋,激战中莫洛咽喉中箭,落马身亡。王辅臣取得大胜。
后队的贝子洞鄂得知莫洛败亡,吓得不敢出战,率领八旗兵掉头南撤,一口气跑回了西安。
1676年,清军将领简亲王喇布(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孙)率两万余八旗兵在江西吉安与吴军将领高得捷对垒。高得捷兵力不过四千,但高得捷率军勇猛冲杀,直接向着八旗兵中军杀来。
简亲王喇布见状,掉头就逃,结果全军崩溃,帅旗、符节等全部丢失,所有的辎重粮草也都被吴军俘获。
吴军对八旗军最大的一次胜利则是来自1678年的湖南永兴之战。当年三月,吴军主将胡国柱、马宝率领吴军主力与八旗军主力在湖南衡阳附近的永兴展开决战。
清军由简亲王喇布、安亲王岳乐、将军穆占指挥,总兵力接近十万,基本都是八旗兵。
在激烈的战斗中,吴军首先采用回马枪战术,将八旗军都统伊里布率领的万余八旗军诱入预定设伏地点,随后大军出击,几乎将这一支清军全歼,伊里布也当场阵亡。
接下来,吴军将领马宝乘胜追击,与号称八旗军中最为精锐的前锋营展开激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八旗军大败,副都统哈克山阵亡。
永兴之战,八旗军损失了四十一位大小将官,兵力损失超万人,堪称少有的惨败。
在整个三藩之乱中,八旗军官兵们丑态百出,花样翻新。他们有泡病号不肯上前线的,有诈称受伤逃回后方的,还有干脆开小差逃走的。直到吴三桂死了之后,吴军已经全面落入劣势的状态,退缩到云南一隅之地了。这时,八旗军在进军云南的时候,依然是胆小如鼠,磨磨蹭蹭地不敢前进。与三十年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因此,在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也不得不长出一口大气,连声表示要感谢祖宗庇佑,否则,这一场战争谁胜谁负还真是不好说呢。
(三)
吴三桂是有机会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然而,大好的良机却由于他自己的原因而被错过了。
从吴三桂的表现来看,此人非常缺乏战略眼光,格局狭小,根本就没有争夺天下的雄才大略。
在吴三桂举兵起事后不久,他就派人偷偷地给康熙送去一封信,要求康熙允许他像明代沐英一样永镇云南。这就充分显示出了吴三桂的鼠目寸光。
他此时既然已经选择了造反,那自然就应该有进无退、死拼到底,一边造反,一边又要和对方拉关系,古今中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由于八旗军的腐朽,吴军进展迅速,很快就占据了湖南省几乎全部,以及湖北荆州等地,可谓形势一派大好。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居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把大好的良机拱手奉送给了清朝方面。这是他败亡的主要原因。
在1674年吴军势头正盛的时候,吴三桂应该毫不犹豫地全力杀向北京,争取一举将清朝的统治推翻,这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
至不济,吴三桂也该沿长江顺流直下,控制住江南财赋重地,这样的话,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但是,吴三桂的停顿,给了清王朝喘息之机。康熙得以从容地征调兵力发起反击。
吴三桂的止步不前,说明他胸无大志,只是满足于割据西南一隅,如此境界,岂能不败?
康熙从实战中发现,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反而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于是他就大力提拔了张勇、孙思克、赵良栋等一批汉人将领,同时又转变战略,趁着吴三桂裹足不前之际,集中力量对付三藩中实力较弱的耿精忠部队。
耿精忠驻扎福建,原本与台湾的郑经相约,联合抗清。但是郑氏父子一贯都是善于给大陆的抗清力量拆台。郑成功当年坑了李定国不止一次,这回轮到郑经了。他和耿精忠因为地盘问题谈不拢,立刻就刀兵相见。耿精忠一下子变成腹背受敌了,结果很快就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接着他的部下又叛变,于是耿精忠只好在1676年向着清军投降。三藩之乱一下子就少了一藩。
而另一边广东的尚之信首鼠两端,始终按兵不动,没有明确地起兵造反,所以,三藩之乱很快就只剩下吴三桂孤军奋战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方面扭转了不利局面,开始展开反攻,战场集中在了湖南境内。吴三桂开始处于防御状态。
(四)
我个人认为:最终导致吴三桂败亡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他完全丧失了人心,得不到天下仁人志士的支持,最终在道义上的完全崩溃。
吴三桂当年降清叛国,已经是为人所不齿,后来,他又卖力地为新主子竭尽犬马之劳,带兵征讨反清义军,甚至把永历帝亲手杀死。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所有心向明朝的人们为之深恶痛绝,对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吴三桂起兵之初,依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但是,他这样做仅仅不过就是给自己弄一块遮羞布而已,在实际作为中,他并没有把“复明”当回事,而且,由于他自恃武力强大,也没有积极地联络、召集普天下反清力量团结到自己周围。他的真实意图还是要建立属于他们吴家的新王朝。
当时距离明朝灭亡不过三十年,社会上心属大明的人依然很多,如果能够把这部分人利用好,那是可以起到很好效果的。
但是吴三桂没有这个眼光,根本就没有这样做。到了1678年,吴三桂干脆自己称帝,国号大周,在临死前过了一把皇帝瘾。这样一来,那些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就更不会与他合作了。
从古至今,凡是想要打江山争天下的人,手下都必须拥有一批忠肝义胆、愿意牺牲,敢于为了理想而赴汤蹈火的忠勇志士。没有这样的人,打天下是没有可能的。
吴三桂多年来采用逆淘汰的办法,把身边的正直忠义之士或杀或贬,打扫得干干净净,剩下的都是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之徒。这些人在吴三桂气势正盛时,都会聚集在他身边狐假虎威,但是形势一旦不利,他们就会另谋他途,背弃旧主。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的手下反复无常者数不胜数,但吴军处于劣势之际,叛逃者如过江之鲫。吴三桂多年为将,他自然也是强调部下要对他效忠,但那是一种毫无头脑的愚忠,与仁人志士们为了理想而表现出来的忠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吴三桂完全不懂得这个道理,一辈子都是亲小人、远君子,这就让他命中注定只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了。或者我们可以说,当年在他打开山海关城门的那一瞬间,他三十年后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