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大的历史功绩:把南北汉人重新融合在一起,影响直至今天

高哥贯通古今 2023-12-07 18:36:18

(一)

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可是为时不短。南北方互为仇敌,把对方视为异族蛮夷,这样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从五代时期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开始,中国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南北大分裂时期。在此期间,北宋虽然有过一段统一的岁月,但是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陕北以及甘肃宁夏等地变成了西夏。北宋并没有真正地统一北方。靖康之难后,南北彻底分裂,南方的汉人和北方的汉人正式分居两国。

由于分裂的时间太长,北方的汉人逐渐对金朝、元朝产生了认同感,不再认为自己与南方人是同族了,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得越来越强烈。

比如金朝末年,有大量的汉人积极参与到保卫完颜王朝的战斗中。像武仙、张惠等人,他们都是汉人。但是他们为了保卫金朝,主动组织义军,拼死血战,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

金朝灭亡后,金朝的汉人宰相张天纲被宋军俘获。宋朝官员审问他,他慷慨激昂地说:“国家兴亡,自古何代无之。我们金国的亡国之君比你们的徽钦二帝如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天纲已经完全不认为自己和宋人是同族了。

蒙古灭亡南宋之战,派出的军队实际都是由北方的汉人组成的,带兵的将领如史天泽、张弘范也都是汉人。这些北方的汉人对待南宋的汉人毫不手软,张弘范最后在崖山灭掉南宋朝廷后,还自豪地勒石留念。

元朝末年红巾军大起义的时候,北方的很多汉人也组织了民间武装,站到了元朝一边,与红巾军对抗。比如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都是如此。在他们的打击下,北方的红巾军几乎被彻底消灭。

元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却把天下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里的汉人指的是北方汉人,南人是南方汉人。由此可见,在元朝,南北方的汉人是被视为两个民族的。

如果历史就这么一直发展下去,汉族彻底分裂为两个民族是完全有可能的,好在明朝取代了元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之后,立即就用雷厉风行,甚至是残酷暴虐的手段开始推行南北汉族重新融合的工作。同时,由于明朝统一的时间又很漫长,结果南北汉族的融合就顺利地完成了,这对以后的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朱元璋是如何推行南北民族融合政策的。

(二)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不会懂得现代的民族理论,他只是凭借自己的直觉,从维护朱家统治的立场出发来推动南北融合这项工作。

朱元璋称帝之后仅仅三十八天就下达了圣旨,严禁天下百姓说胡语、着胡服、用胡姓,由此开始了他的“去胡俗”运动。

当时北方汉人受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影响,很多习俗都和少数民族相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发式、服饰这些东西。很多汉人留辫子、或者留短发,穿的衣服也基本都是蒙古式的。

对此,朱元璋严令取缔。他要求天下的百姓(当然是男性)都要以唐代的发式为基准,统一发型。这其实与明朝灭亡后,清朝强制剃发易服如出一辙。只不过,强制的内容不一样。在朱元璋的严令下,这项工作完成得颇为顺利,从此男人在头顶留发髻就变成了传统,甚至为了保卫这个传统,在清朝初年,有很多人不惜血战到底。

服装上的改革较为麻烦一些。因为在古代,衣服是比较值钱的,很多穷人没有能力随便更换衣服。所以,朱元璋只能是先从官员、文人阶层改起。明朝的官服基本上也是以唐代为标准,只不过是添上了绣有飞禽走兽的补子而已。民间的服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慢慢地改了过来。

明代官服

当时民间的汉人用胡姓、说胡语者很普遍。朱元璋手下有部将名叫王哈喇章不花,其实这个人却是个汉人。张士诚手下有猛将叫萧拔都,也是汉人。朱元璋的外甥,名将李文忠原名李保保,与蒙古名将王保保相似。其实“保保”是蒙古人常用的一个名字。

因此,朱元璋对这种情况严旨取缔。由于取缔的力度过猛,以至于连很多复姓都消失了。

很多朋友会看到《百家姓》上的复姓很多,但是现实中复姓的人却很少。《百家姓》上很多复姓现在都找不到后人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当年朱元璋去胡俗力度过猛造成的。复姓中的“呼延”、“鲜于”等等确实是来自少数民族,所以都遭到了严厉的取缔,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各级官员矫枉过正,结果很多传统的复姓如“公孙”、“长孙”、“南宫”、“司空”等等也都被取缔了。只有“欧阳”、“司马”等少数复姓由于欧阳修和司马光这样前代大贤的庇佑才勉强延续了下来。朱元璋这样做的结果一直影响到今天,今天的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复姓的人士,这就是当年朱元璋造成的。

朱元璋还打算统一天下人的语音。为此,他组织人编写了《洪武正韵》一书,想让普天下的人都只有一个口音。不过,这件事就无法完成了,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少,所以想统一口音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直到今天,还是存在着南方话与北方话的巨大差别。

(三)

游牧民族有“收继婚”的习俗,也就是某位男子去世后,他的妻子可以由兄弟或是子孙来继承,妻子要再嫁给丈夫的兄弟,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孙。

这个习俗影响到了北方很多汉人,汉人们也普遍流行起了“收继婚”。朱元璋对此感到不能容忍,于是就用近乎残暴的手段坚决纠正。

洪武初年,山西洪洞县出了一个案子。当地有一女子名叫史灵芝,被许配给唐姓人家为妻。在她尚未过门的时候,唐家的男子就暴病身亡。于是,史灵芝转嫁给当地男子姚小五。二人成亲后,史灵芝还生下了三个孩子。

然而,不久后,当年定亲的唐家男子的弟弟唐闰山当兵归来。他认为哥哥死了,那么嫂子就应该归他所有。这是多年的习俗,大家都普遍是这么干的。

于是,唐闰山就要强娶史灵芝为妻。史灵芝和丈夫姚小五都不干,双方对簿公堂。唐闰山仗着自己是军人,直接向兵部告状。兵部庇护自家人,发文给洪洞县令,要他把史灵芝断给唐闰山。

洪洞县令不敢违拗兵部的意思,判史灵芝归唐闰山所有。但是,姚小五不肯答应,他直接跑到南京告状,告到了刑部。当时的刑部尚书王峕(shi)认为收继婚乃是民间习俗,应该遵守,所以依旧判决史灵芝归唐闰山所有。

走投无路的姚小五把案子告到了锦衣卫,这下终于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得知此案后,勃然大怒。他一向认为夫妻关系乃是纲常人伦的大事,兵部和刑部这么多官员竟然都遵从胡俗,分明是不把他朱元璋的谆谆教诲放在眼里。于是,朱元璋下旨,将此案中从兵部、刑部到洪洞县令的几十位官员统统斩首。结果,包括刑部尚书王峕在内,众多官员都丢了性命。史灵芝则依旧与丈夫姚小五团圆。

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了铲除胡俗,是何等的不遗余力。

当然了,朱元璋对于“胡俗”也没有一概排斥。有个别“胡俗”反而被他保留了下来,发扬光大。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跪拜礼。元朝以前的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有跪拜礼,但是都仅限于在一些重要的典礼仪式上用,在平常的场合里,大臣们是不需要对皇帝跪拜磕头的。那种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皇帝都要跪下磕头的礼仪,其实是蒙古人的习俗。

朱元璋对于这个“胡俗”却是格外喜爱,把它保留下来,全面推广。结果,见皇帝必跪拜就变成了明朝的规矩,清朝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会动不动就在影视剧中看到那种磕头如捣蒜的场景。

朱元璋的铲除胡俗的运动实际上是一种重建汉族文化传统的行为。他的这种文化重建,具体到每一件事,并不都是正确的,也不都是进步的。不过,从客观上,朱元璋的做法确实是起到了让南北同俗的效果。当时的南方人保留下的传统汉族习俗较多,而北方人则受少数民族影响比较大,大家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区别。朱元璋这样做使得南北方的风俗习惯基本趋于一致,这对于培养天下汉人的民族认同感是有很大作用的。

(四)

朱元璋除了强令南北汉人在生活习俗上统一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要求。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权威,成为了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辽金元时代,儒学的地位都不算高。辽代和金代的科举以词赋为主,经义为辅。元代则长期没有科举考试,到1315年才正式恢复。但是元代科举考试歧视汉人,汉人很难通过科举做官,所以元代科举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

金朝时期,北方流行全真教,道家思想对平民百姓影响很大。元代则是宗教大开放,各种宗教百花齐放,相应的社会思潮也是千奇百怪。

朱元璋对此进行了强力纠正。他致力于恢复儒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规定科举考试的内容只限于《四书》范围之内,对《四书》的解释也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考生一篇文章定终身。

这样一来,明代的科举考试就变成了一种僵化、空洞的形式,完全不具备让人学习进步的功能。不过,这种僵化的形式却也强行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让普天下的读书人都自认为孔门弟子,儒家思想开始深入中国知识分子的骨髓。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强力取缔了当时社会上的大部分宗教,只保留了佛教和道教,而且,这两门宗教也要受到官府的严格管理,不能随意扩张自己的势力。在道教领域,朱元璋取缔了包含有大量外来思想的全真教,提倡南方的龙虎山正一道,这也是实行思想控制的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实行海禁,也搞闭关锁国。明朝的海禁从朱元璋时代直到隆庆年间才废止。这种自我封闭的方法也是促进整个国家思想统一的重要手段。当然,闭关锁国是完全不可取的,它给国家带来的危害更大。

总之,朱元璋从维护朱明王朝统治的角度出发,采取了“去胡俗”、“南北同俗”,以及思想统一等手段,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南北方汉人的重新融合。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文化上却高度趋同,彼此都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朱元璋之后,中国再也没有那种南北大分裂的局面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过,整个汉民族高度的国家认同感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民国时期,曾经军阀横行,四分五裂,但是也没有哪一个军阀敢于自立一国,口头上还都要声称维护统一。这正是受到这种认同感的约束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让中国的南北汉族重新融合,重新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是朱元璋最大的历史功绩。如果没有朱元璋的这样搞,由于古代的交通落后,人员交流稀少,所以南北方文化差异巨大的现象将会长期保持下去。这对于南北民族融合是很不利的,甚至有可能造成南北之间民族认同感的淡漠。

从实际情况来讲,朱元璋的很多做法应该说都是有害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他的手段更是野蛮、残酷。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客观上,朱元璋就是成功地把所有的国人都捏合成了一个整体,让大家从此再也不想分开。他的这种做法可以说一直影响到了今天,让现在的人们也都受益匪浅。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