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末那些抗清的将领,那可真是普遍的惨不忍睹。袁崇焕能够两次击退清军的大举进攻就已经是属于天花板级别的了,像孙承宗那样能够打赢遵永之战这样规模不大战役的也是凤毛麟角。因此,在明清战争早期,像熊廷弼这样,虽然没有打过什么胜仗,但是也没有吃过什么败仗的人就也可以说是人才难得了。
熊廷弼两次出任辽东经略,两次都倍受掣肘,不得施展,最终又因为广宁失利被杀,落得个“传首九边”的悲惨结局。因此,关于熊廷弼,也是个谈论的热点。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熊廷弼的故事,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
熊廷弼是湖广江夏人(武汉市江夏区),1598年考中进士。1608年,熊廷弼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辽东巡视,从此,他就与东北这块黑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熊廷弼是个有眼光的人,他在巡按辽东时,就已经看到努尔哈赤的势力正在一天天膨胀,已经形成了对明朝的威胁。为此,他也曾上书万历皇帝,希望能够引起他的重视,但是他的意见也像当时许多奏疏一样,石沉大海,湮灭无闻。万历皇帝根本就不理睬。
后来,熊廷弼离开了辽东。到了1619年,萨尔浒大战爆发,明军遭到惨败。原任辽东经略杨镐被撤职下狱。这时,万历皇帝想起了熊廷弼,决定提拔他担任辽东经略,全面主持辽东的战局。
熊廷弼到了辽东之后,很快就确定了暂时坚守不战的策略。他认为目前形势极度不利,应该首先站稳脚跟,保住辽阳、沈阳两座主要城市,然后再筹划下一步的战局。
熊廷弼的想法当然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大敌当前,首先保证自己一方处于不败之地是很重要的。
为了守住辽东,熊廷弼狮子大开口,向万历要兵要钱要粮。他表示自己需要十八万的兵力,每年的饷银需要324万两,军粮108万石,马料97万石。
对此,万历皇帝都一律批准,反正就是增加辽饷而已,不花他自己的钱他是不会肉疼的。
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熊廷弼的要求得到了保证,虽然军队的人数并没有达到要求,最终只有十三万人,但是军饷和粮草都还是充足的。因此,熊廷弼也完成守御各主要城市的任务。在他的严密防御下,努尔哈赤无机可乘,结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辽东前线基本平静无事。
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病逝。随后,继位的泰昌皇帝朱常洛一月驾崩,皇帝又换成了天启皇帝朱由校。
中国历代王朝都讲究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换了,臣子相应地就也要更换。当时有御史姚宗文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弹劾熊廷弼,其他的几位御史也跟着凑热闹。熊廷弼这个人性情本来就急躁,现在遭到这样的无端攻击,更让他无法忍受。于是,他愤然上表辞职。尽管当时朝中有不少大臣觉得熊廷弼是个人才,不应该让他走。但是架不住熊廷弼接连上辞呈,所以,最终熊廷弼还是罢官回家了。袁应泰接替了他的职务。
(二)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发动大举进攻,沈阳、辽阳相继陷落,经略袁应泰自尽,明朝又遭到了一次惨败。
辽沈惨败后,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熊廷弼。于是,很多人呼吁让他官复原职。
然而,主持朝政的东林党人并不喜欢袁崇焕,他们更倾向于担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
熊廷弼书法
王化贞是当朝首辅叶向高的门生弟子,也受到了兵部尚书张鹤鸣的信任。因此,尽管熊廷弼又一次担任了辽东经略,但是实权却落到了王化贞的手里。
辽东的军队大多都在王化贞的控制之下,而熊廷弼只能在山海关当一个空头经略,手里只有五千人马。
1622年正月,广宁之战爆发。王化贞中了努尔哈赤的反间计,手下的将领孙得功叛变投敌,结果明军又一次大败,辽东最后的重镇广宁失守。
熊廷弼率军感到前线去接应王化贞,他们两个人在大凌河相遇。王化贞还想在宁远和前屯驻守,熊廷弼却对他说:“已经来不及了,还是赶紧保护百姓退到山海关之内再说吧。”
于是,明军放弃了整个辽西走廊,退入了山海关。
清军随后追击,但是由于缺乏粮草,他们并没有在辽西走廊驻扎,而是劫掠一空后又退了回去。
明朝这边开始追究责任,熊廷弼和王化贞双双下狱。按理说,熊廷弼对于败局并没有太大的责任,要说责任,那也就是最后放弃辽西走廊算一个严重的失误。而从结果来看,辽西走廊虽然被放弃,但是并没有失守,所以熊廷弼造成的危害并不严重。因此,熊廷弼要承担的责任应该比王化贞要轻得多,但是由于王化贞走通了当时已经崛起的大太监魏忠贤的门路,所以他一直没有受到了严惩,反倒是熊廷弼被处以死刑,而且还传首九边,也就是把他的脑袋送到了九个边防重镇去展览,警告那些守关将领不许玩忽懈怠。王化贞则是到了崇祯年间才被处决。
其实熊廷弼和王化贞都不应该被杀,甚至不应该下狱。有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高明的军事家都不敢担保自己一定能够获胜。如果那个将领打败了就要掉脑袋,那谁还敢去带兵打仗,即便勉强去了,也会畏葸避战,不敢真正地去较量。
后来,洪承畴在松锦之战被清军俘获投降后,皇太极设宴款待他。在席间,皇太极对洪承畴说:“你们明朝为什么把打了败仗的将领动不动就杀掉,至少也要关起来呢?这样做不对呀。”
洪承畴说:“明朝其实没有这样的规定,只不过这些年来朝廷内部的党争日益激烈。任何人只要有一点把柄被抓住,那就要遭到严厉的攻击。像打了败仗这种事,更是会被揪住不放,对方会想尽办法把你置于死地的。这就是现在明朝将领一旦打了败仗就会被杀头的原因。”
因此,熊廷弼之所以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并不是他自己做了什么过分的错事,实在是当时的官场风气太过恶劣,再加上他也没有过硬的后台撑腰,这才会闹成这个样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熊廷弼死得绝对冤枉。
(三)
熊廷弼在他有限的军事生涯里其实也没打什么像样的战役,因此要评价他的军事水平到底有多高,还是比较困难的。
从熊廷弼的具体表现来看,他这个人非常注重防守,总是强调防守,轻易不会发起进攻。这当然与他所面临的具体环境有关,清军战斗力强悍,声势咄咄逼人;明军士气涣散、战斗力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廷弼非常注重防守也是理所当然的。
熊廷弼当然也不是不想进攻,只不过,对于发起反攻这件事,熊廷弼的态度格外慎重。他一向都强调,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出击,不打则已,打就要必胜。
正是因为如此,熊廷弼在第一次出任辽东经略时,才会向万历皇帝索要十八万大军,而这还只是用来防御的兵力。如果要发动反击,那还要另外增加人马钱粮。
到了第二次出任辽东经略时,熊廷弼更是提出了“三方布置”的战略。一是在广宁方向集结重兵,牵制清军主力,同时确保辽西走廊安全;二是训练水师,在辽东半岛东岸实施登陆作战;三是联络朝鲜,要朝鲜出兵共同夹击清军。
为此,熊廷弼提出至少需要二十万的兵力,相应的钱粮也是多得惊人。
按照熊廷弼的计划,要想达到他的要求,明朝方面是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准备就绪的。这也就是说,熊廷弼是想要单纯依靠着备战,依靠着明朝方面的国力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有了这样的优势才能对清军发起全面反攻。
但是这种单纯依靠备战的思想是不符合战场实际情况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明军备战的时间里,满清方面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势必主动发起挑战。如果满清方面获胜,那么熊廷弼的计划就要从头再来。长此以往,明朝方面几乎就没有反击的机会了。
打仗时是需要认真准备的,但是任何战争也不是单纯依靠着备战就能打赢的。战争的胜利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战场上解决。我们从熊廷弼主动放弃辽西走廊,退守山海关这件事来看,他是有畏战情绪的,他实际上不太敢于刺刀见红地与敌人硬拼硬打的。
因此,熊廷弼的作战思想应该说比较消极,他过高地估计了清军的作战能力,没有看到敌人也有弱点,更不会利用敌人的弱点。他总是幻想能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下子压倒敌人,殊不知这样的局面永远都不会到来。战争中敌我双方优劣的转化那是要靠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慢慢积累,才能够得以实现的。单纯靠着备战,那是不可能有真正改变的。
所以我们可以下个结论,熊廷弼的军事水平绝对不如袁崇焕,他比孙承宗似乎也有些差距。他的军事思想过分消极,总是幻想着靠备战来获得对敌人的压倒性优势,其结果必然是一再错过战机,最终导致彻底失败。
当然,即便如此,熊廷弼在鱼龙混杂明朝官场上也算是出类拔萃的军事人才了。如果明朝朝廷善于用人,熊廷弼在某个方面还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是明朝的朝廷从皇帝到内阁首辅普遍都没有这个水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