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一向以自己的国家没有遭受到外敌入侵而自豪,一千多年来,除去立国之初有一些入侵之外,所有想要征服英国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西班牙人、法国人和德国人都曾面对着英吉利海峡望洋兴叹。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公元1667年,荷兰海军曾经短暂地偷袭伦敦成功,给英国的历史增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污点,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
公元十七世纪,西欧小国荷兰忽然暴富崛起。这个全国人口不过150万的国家,竟然拥有1.6万艘商船,平均每一百个荷兰人就有一条商船。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凭借着这些商船满世界倒买倒卖,发了横财,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
荷兰的崛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产物。荷兰是最早接受新教的国家之一,新教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荷兰产生了先进的思想与科学。小小的荷兰出现了思想灯塔斯宾诺莎、科学巨擘惠更斯以及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等世界级名人,正是由于有先进文化的引领,荷兰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荷兰的繁荣让海峡对岸的英国人醋意大发。有道是同行是冤家,英国人也是靠着满世界倒买倒卖来发财的,现在他们的生意让荷兰人给抢了,英国人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克伦威尔批准《航海条例》
1651年,在“护国公”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航海条例》,规定凡是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商船来运输。这等于剥夺了荷兰商船到英国赚钱的机会。当然会让荷兰人恼火。这样一来,一场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英国与荷兰比较起来,可以说英国更胜一筹。当时荷兰有150万人口,英国的人口则超过了六百万。荷兰有大哲学家斯宾诺莎,英国有约翰·洛克;荷兰有科学巨匠惠更斯、列文虎克,英国则有更牛的大腕艾萨克·牛顿,罗伯特·胡克;荷兰有大画家伦勃朗,英国则有伟大的莎士比亚。
怎么看,也是英国更强一点。
有人要说了,两国交兵,你拉出这么多科学文化名人来做比较,这算怎么回事啊?
其实,这个就叫综合国力的较量。科学文化名人的数量其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越是真正强大的国家,名人就越多。二百年后,当英国和大清国交手的时候,你看当年的大清国有啥世界级科学文化名人?一个也没有啊。所以,那场战争还没打大清就输定了。
伦勃朗传世名作《夜巡》
1652年,英荷两国说干就干,英荷战争就此爆发。
两个国家当时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彼此又是近邻,想打仗可实在是太方便了。两个国家当时还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火炮制造技术领先全球。想当年大明王朝赖以生存的红衣大炮,其实就是英国的海军炮,曾经把女真人轰得找不着北。如今,正宗的、更加先进的红衣大炮装在两国军舰上,可想而知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了。
双方恶战了两年,彼此损失都不小。到了1654年,两边都有点打不动了,尤其是荷兰,损失更大一些。所以,双方只好坐下来谈判。最后,达成了和平协议。在这些协议中,荷兰吃了一些亏,被迫同意执行英国的《航海条例》。第一次英荷战争就这么宣告终结了。
(二)
十年之后,此时的英国已经改天换地,斯图亚特王朝宣告复辟,查理二世登基。
查理二世登基后,英国国内要求废除英荷协议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英国人觉得自己还是吃亏。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查理二世批准了新的《航海条例》,新条例比过去的更加苛刻,让荷兰人感到更加无法忍受。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战争再次爆发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于是,在1664年,第二次英荷战争宣告爆发。
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英国处于不利的地位,原因如下:首先,荷兰有了外援,法国和丹麦都支持它;其次,荷兰人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军事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还有一条最重要的,那就是英国在这几年里流年不利,接连遭受无妄之灾,使得自己的国力大损。
1665年,英国伦敦突然爆发黑死病,也就是鼠疫。此时的英国虽然已经不再像中世纪那样愚昧,但是也没有办法来对抗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人们唯一的有效措施就是想办法逃离伦敦,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躲起来。大科学家牛顿就跑到了自己的老家林肯郡,躲在庄园里安心做学问,结果微积分就此诞生了。
大家都逃离了伦敦,这自然会让经济大受影响。到了1666年9月2日,伦敦城忽然燃起了一把冲天大火。大火烧了整整四天,把伦敦三分之二的建筑物都化为废墟。虽然大火过后,黑死病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英国受到的损失却是比一场战争还要严重。
伦敦大火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要与荷兰交锋就变得力不从心了。因此,英国人开始谋求和谈。
荷兰人经过一番分析,他们认为:英国还没有受到严重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和谈,荷兰恐怕捞不到太多的好处。因此,荷兰有必要把英国人狠揍一顿,这样才能让他老老实实地接受荷兰的谈判条件。
这个狠揍英国的任务就落在了荷兰海军司令德·赖特的身上。
德·赖特是荷兰历史最伟大的海军将领,也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海军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多年来指挥荷兰海军东征西战,战功赫赫,深受荷兰国民的信任。
现在,赖特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该如何下手呢?对此,年已花甲的老将军早已胸有成竹。在赖特的心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趁着黑夜偷袭伦敦,到英国人的老窝里,搅它一个汤浇蚁穴、火燎蜂房!
(三)
德·赖特的计划实在是太过于大胆了,以至于在荷兰人内部引起一片反对之声。赖特不得不以辞职相要挟,并且说服了荷兰联省议会大议长(相当于首相)的德·维特,取得了他的支持,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
德·赖特早就酝酿着要给英国来个掏心战了,所以他早早地就派人对伦敦进行了详细的侦察。特别是搞清楚了泰晤士河潮汐的具体时间,以及航道的深度等情况,到了1667年的6月,赖特终于下达最终的作战命令。
出于保密的考虑,赖特在舰队出发来到了海上之后,这才通知大家要去攻打伦敦。这让将领们都大惊失色,但是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所有的人都只能选择相信赖特这位老将军的智慧,跟随着他到英国人的土地上去玩命了。
英国人对此没有察觉吗?英国在荷兰也安排了间谍,在海上也布置了侦察船,他们当然也会发现荷兰舰队出港的情况。但可惜的是,那时候既没有电报也没有电话,所有的情报也都是要用船送到伦敦的海军部去。等情报送到了,荷兰舰队也就到了。再说,英国人也根本就没想到荷兰人会直接进攻伦敦。他们还是普遍认为荷兰人会去攻击英国的商船呢。
6月19日夜晚,赖特率领着由24艘大型战列舰、15艘小型浅水战舰以及12艘纵火船组成荷兰舰队偷偷地出现在了泰晤士河口。
荷兰人早已掌握了潮水的规律,他们趁着海潮倒灌的时机,乘势而上,沿着泰晤士河向着伦敦静悄悄地驶来。
泰晤士河上没有桥吗?桥梁不是可以阻止它们前进吗?可惜的是,没有桥。我们大家熟悉的伦敦塔桥是十九世纪建成的。当时只有一座伦敦桥,是木制的,已经在伦敦大火中化为乌有,新桥还没造出来呢。因此,荷兰舰队一路畅通无阻。
赖特的主要目标当然不是伦敦城里的居民,而是军事目标。他首先要攻击的就是希尔内斯炮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还是支流麦德威河的河口之处,麦德威河里藏着英国海军的舰队,那才是赖特最想攻击的目标。
荷兰的海军陆战队员乘着小船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炮台边上,随后,他们弃舟登岸。英国卫兵毫无察觉,结果,荷兰人很快就杀进了炮台之内。等到英国人鸣枪示警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荷兰人已经控制了这座炮台。
在炮台里,储藏有五吨黄金,还有很多木料和树脂,结果这全都成为了荷兰人的战利品。
此时,整个伦敦城都乱作一团了,大家都知道荷兰人杀进来了。但是,英国人此时也想不到有什么好办法来迎敌。因为以当时的通讯条件,想调集一支舰队过来,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
天色大亮之后,荷兰人索性大张旗鼓地开火,军舰对着岸上的目标狂轰滥炸。本来就被伦敦大火烧得残破不堪的伦敦城,这下子更加没法看了。
(四)
赖特不会忘记自己的主要目标。他率领舰队的主力,沿着麦德威河一路上行,直扑英国海军舰队设在查塔姆的锚地。
要说英国人也不缺心眼,他们也想过可能会遭到偷袭,所以在麦德威河上横了一根800米长、14.5吨重的铁索,以此来阻拦敌军舰队的偷袭。
“铁索横江”这种事咱们中国人可是很熟,历史上不知干过多少次了,破解铁索的办法也很多。那么荷兰人是如何对付这道铁索的呢?
赖特早就派人对铁索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侦察,获得了很多数据。荷兰的科学家经过周密计算,得出了结论:只要军舰够大够重,完全可以直接把铁索撞断!
这就是科学的威力!
荷兰海军的战列舰鼓足了船帆,对着铁链猛冲过去,只听“哗啦”一声,铁链真的被撞断了。
这下可就好了,荷兰海军舰队的主力乘势而上,直奔着位于肯特郡查塔姆镇的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冲去。
此时,英国人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荷兰人冲过来。好在此时河港内停泊的战列舰不算多,很多战舰都出海执行任务去了。尽管如此,荷兰人还是大开杀戒,接连击沉了五艘英国战列舰。只剩下一艘英国海军司令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赖特决定把它拖回到荷兰去。于是,“皇家查理”就去了荷兰,直到今天,它的残余部分还在荷兰的博物馆被展览着。
英国海军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掳走。
干掉了英国舰队后,赖特继续在伦敦任意纵横。荷兰海军的陆战队冲到岸上,寻找各种有价值的目标加以破坏,能带走的则尽量带走。
当时的荷兰士兵都是些不识字的粗汉,而且那时候的人生活水平都很低,因此,荷兰士兵就免不了烧杀抢掠,同时还肆意地强奸妇女,让伦敦人也体验了一下成为被征服者的滋味。
当然了,当时英国军队的军纪也不怎么样,在英荷战争中,奸淫掳掠的事儿也干了不止一回了。大家都彼此彼此,谁也别嫌谁黑。
荷兰人虽然大肆施暴,但他们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特别是上岸的陆战队员,很担心碰上英国陆军的主力部队。陆战队指挥官范·布拉克尔过于小心谨慎,以至于错过了英国当时最大的火药仓库。当时,荷兰人距离这个火药库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了,但是布拉克尔却下令部队转向,离开了那里。这简直可以同三百年后日本人在珍珠港错过了美军油库那件事相媲美。赖特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撤销了范·布拉克尔的职务。
荷兰人在泰晤士河里肆虐了三天,到了6月22日,赖特才终于下令返航。返航后,荷兰海军又把泰晤士河口封锁了几个月。
(五)
奇袭伦敦之战给英国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以至于英国人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做出让步,接受了荷兰人提出的一系列条件,这才达成了和约,两国暂时停战。
但是,英荷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停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战争又再次爆发。就这样,断断续续、打打停停,直到一百年后,英国与荷兰之间的较量这才以荷兰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其实还是两国的综合国力,英国的综合国力比荷兰更胜一筹,所以,它才能坚持到最后。
而这一次由德·赖特海军上将指挥的偷袭伦敦之战也成为了世界海军史上的经典之作,永远受到后人的追思与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