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将继续讲述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战斗战史,讲述德国俯冲轰炸机部队在地中海与北非等地与英国皇家海军/空军展开的较量……
在二战爆发的头一年里,Ju 87俯冲轰炸机转战南北,身经百战,赢得了令人胆寒的名声。在二战初期,Ju 87飞机和德国装甲部队组成的打击力量创造了所向披靡的“闪电战”,Ju87就是新型闪电战术的核心。在波兰战役、低地国家和法国战役中,Ju 87俯冲轰炸机被德国空军作为先头部队和突击力量总是率先对敌人发起猝不及防的精确俯冲轰炸。饱受俯冲轰炸之苦的军队甚至在看到Ju 87飞机独特的倒海鸥翼外形,最恐怖的是听到俯冲时尖厉如魔鬼般的声音都会不由自主地战栗不止,即使是世界上纪律最严明的军队也不例外。对于1940年夏初那些大逃亡的平民来说,甚至是“斯图卡”三个字就足以引起一大片骚乱。

Ju 87飞机的命运转折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在1940年8月下令“斯图卡”大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对英国本岛目标发起攻击,正是在这次战役中,Ju87飞机不可战胜的神话才被打破,它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英国战场,带着失败和沮丧。德国空军不得不承认,在斗士顽强,组织有序的战斗机面前,Ju 87飞机自卫能力差,容易受到攻击,为此,德国空军再也不在白天组织大规模的编队轰炸英国的目标。
但是,英国战场的表现让德国人看清了Ju 87飞机弱点的同时,也让德国人坚信,在敌人战斗机力量薄弱(德国完全掌握制空权),缺乏早期预警雷达和地面指挥系统的战场上“斯图卡”飞机仍然是可靠有效,具有决定性的打击力量。因此,在1940年12月10日、希特勒批准在挪威执行轰炸舰船的X航空军从挪威调往西西里岛以协助他的盟友墨索里尼在地中海战场上作战。被调往地中海地区的是驻扎在法国加来地区的两个“半开工”状态的“斯图卡”大队,自从德国逐渐放弃进攻英国本岛作战计划后,这两个“斯图卡”大队就一直赋闲无事。

经过两个星期的筛选,德国空军最终确定豪兹尔·保罗·威尔尼尔上尉指挥的Ⅰ/St.G1大队和沃特-恩尼塞拉斯少校指挥的II/St.G2大队,这两个大队进驻意大利半岛并受St.G 3联队(上文提到过,这个联队到目前为止仍只有一个大队)的直接指挥。截至12月26日,两个“斯图卡”大队分别抵达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 Reggio Emilia,意大利中部)和弗利(Forli、在雷焦·艾米利亚东南100余公里处)、这两个大队都有一些“斯图卡”飞机因需要修理后来才抵达,而地勤人员和重要设备通过Ju 52运输机运抵目的地。
1941年1月2日,St.G 3联队的第一架Ju 87飞机降落在被指定的特拉帕尼(Trapani,意大利西西里岛西北岸港口城市)俯冲轰炸机基地,随后的几天里,联队的两个大队共约80架“斯图卡”飞机也抵达特拉帕尼机场。

(上图)转场到盟国意大利。“斯图卡”飞机可以转场飞行到目的地,地勤人员和重要设备可以通过Ju 52运输机空运,一些大型设备只能通过铁路运输。
希特勒早先的作战意图是将X航空军调往地中海地区驻扎有限时间以攻击经过西西里岛和北非之间西西里海峡的英国舰船,确切地说,是英国皇家海军驻扎在地中海的“光辉”号航空母舰。“光辉”号是“光辉”级航母的首制舰,1940年8月加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其排水量为23000吨。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利用舰载飞机袭击了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意大利海军3艘战列舰被击沉,其海军力量几乎被全军覆灭。消灭了意大利海军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就完全掌控了地中海局势,这对德国非洲战场行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光辉”号航母成了轴心国第一个要消灭的目标。鉴于“斯图卡”飞机精确的俯冲轰炸战术,德国希望借此消灭英国地中海舰队力量,St.G 3联队被派往意大利就是执行舰船精确轰炸任务。

(上图)图中这架飞往意大利途中的飞机应该是Ju 87C型,注意看后起落架的着舰钩。德国首批“斯图卡”飞机进驻意大利一年后,几架Ju87C也飞往意大利供意大利海军测试评估,图中飞机下方就是阿尔卑斯山脉。
英国“光辉”号航母在设计时着重强调了飞行甲板的抗打击能力,但据德国方面估计,如果直接命中“光辉”号4枚500公斤的高爆炸弹就可以确保将其击沉。尽管此前德国“斯图卡”飞机还没有击沉过这么大尺寸的军舰,但德国飞行员却相当自信,能命中尺寸很小的诸如护卫舰一类目标,像航母这类甲板面积达到6500平方米的目标更不在话下。虽说如此,德国飞行员也不敢息慢,为了完善俯冲轰炸战术,飞行员利用特拉帕尼不远处岸边铺定的一个具备航母轮廓的漂浮物进行俯冲轰炸训练。但时间实在是仓促,没训练几次战斗就来临了。
1941年1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发动了代号为“超额行动”(Operation Excess)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从地中海东西两个方向向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进发以支援当地的皇家海军。马耳他就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正南方100余公里处,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轴心国已经在计划攻占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英国得到轴心国计划后抢先行动一步。

(上图)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航母。以“光辉”号航母为首的英国舰队消灭了意大利海军,解除了英国的后顾之忧,德国和意大利一直对威胁轴心国地中海安全的英国舰队心有余悸,决心除之而后快。
从地中海最东面埃及亚历山大港出动的舰队包括“沃斯派特”号 ( Warspite)和“勇士”号( Valiant)战列舰,以及“光辉”号航母。四天后,英国护航舰队驶进西西里岛基地的“斯图卡”飞机作战半径内。1月10日中午刚过,英国舰载雷达就发现一支大型飞机编队从北部向舰队快速靠近,这实际上就是由43架Ju87飞机组成的“斯图卡”编队,Ju 87飞机来自Ⅱ/St.G 2大队和Ⅰ/St.G 1大队,两个“斯图卡”大队的指挥官恩尼塞拉斯少校和豪兹尔上尉分别率领编队参战。
这次战斗,德国和意大利方面精心做了准备,战术安排也非常细致。英国“光辉”号航母上的“管鼻鹱”(Fulmar)战斗机是轴心国打击飞机的大敌,俯冲轰炸也好,鱼雷攻击也好都需要没有敌方战斗机干扰的情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德国和意大利决定利用意大利空军SM 79鱼雷轰炸机将英国“管鼻藿”战斗机从英国2艘战列舰上空引开,尔后“斯图卡”飞机从低空进入再爬高实施俯冲轰炸,这个牵制战术需要把时间算得非常精确。

德国“斯图卡”飞临到英国“光辉”号航母上空准备轰炸。
当天的行动中,意大利空军SM 79飞机成功将英国舰载战斗机引开,随后10架“斯图卡”飞机向没有空中护航的2艘战列舰发起了攻击。英国战列舰用各种口径高炮猛烈向Ju 87R飞机射击,与此同时,“光辉”号航母上新一拨“管鼻藿”战斗机从航母起飞后正吃力地爬升高度前来救援。其实,这也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战术,就是将英国“光辉”号航母上的战斗机全部引开,让英国航母无战斗机为其护航,航母只能依靠自己的高炮防空,德国真正的目标是航母。不管是战列舰上的高炮还是航母上的高炮对于“斯图卡”飞机来说都不是主要威胁,高炮无法阻止“斯图卡”飞机俯冲轰炸。“管鼻鹱”战斗机被引开后,德国“斯图卡”飞机立即爬升到“光辉”号航母上空4000米高度准备占位攻击。

正在遭受“斯图卡”飞机空袭的英国“光辉”号航母。
“斯图卡”飞机在英国舰队上空组成一个大环形攻击队形,这是俯冲轰炸前“斯图卡”飞机通常采用的队形,随后在长机的带领下,“斯图卡”飞机一架接一架地俯冲向“光辉”号航母发起攻击。Ju 87飞机几乎是垂直俯冲向下,投掷的炸弹呈一条直线从天而降。为了命中精度,德国飞行员选择更低的高度才释放炸弹,毕竟航母是难得的高价值目标。从俯冲状态改出时,“斯图卡”飞机几乎是从“光辉”号甲板上擦肩而过,飞行高度比航母的烟囱还低。

“光辉”号航母后甲板被Ju 87B的1枚SC500炸弹贯穿到舰体内部爆炸。
英国舰队雷达首次发现轴心国飞机编队到挨第一枚炸弹轰炸仅仅不过八分钟时间,第一枚炸弹穿过航母炮位进入舰体内部爆炸。第二枚炸弹击中航母靠近舰箱位置,第三枚炸弹则炸毁了舰桥处的一个炮位,第四枚炸弹命中后升降机下面的位置,航母甲板下机库内飞机全被炸毁,航母后面炮位也全部被炸飞。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分钟后,另一位德国飞行员又将一枚炸弹从被炸毁的后升降机处投进了航母内部,这枚炸弹的爆炸引起了航母内弹药库和燃油的连锁爆炸,航母陷入一片火海。第六枚也是最后一枚炸弹撕裂航母甲板钻入航母内部爆炸。

(上图)四幅图显示的是“光辉”号航母附近落下的炸弹爆炸情况,一次比一次更靠近航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在军舰附近的爆炸有时比直接命中造成的危险更大,比如在军舰后下方爆炸易造成军舰发动机受损而无法航行,或是将军舰的水密箱炸坏导致军舰失常等。
德国人设想4枚重磅炸弹就可以炸沉英国“光辉”号航母,而实际上6枚炸弹直接命中航母,还有3枚炸弹与航母擦肩而过,但这3枚炸弹爆炸的破坏力同样不小,其中1枚炸弹在紧靠着航母侧舷处爆炸,航母上的前升降机被炸毁,这次甲板下方机库前后被炸通,航母立即激起更大的火焰和浓烟,整个航母从前向后都在燃烧,如同海上移动的火炬。万幸的是航母发动机在空袭中未遭受大的破坏,工作仍然正常,因此,航母失去作战能力后驶向马耳他,舰上管损部门竭力灭火。尽管随后“斯图卡”飞机对“光辉”号航母又实施了2次空袭,但伤痕累累的航母毁伤情况并没加重多少,最主要的是发动机仍然完好,最终,在当天晚些时候“光辉”号航母抵达马耳他。

攻击舰船是“斯图卡”飞机的拿手好戏。
英国人的噩梦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1月11日,德国人获得情报称一支英国舰队正向东驶离马耳他。中午刚过、恩尼塞拉斯率领由10架“斯图卡”飞机组成的编队立即起飞前去拦截。在Ju 87R飞机的极限距离处,“斯图卡”编队发现了英国皇家海军“格洛塞斯特”号(Gloucester)和“南安普顿”号( Southampton)巡洋舰。
“斯图卡”飞机立即背对着太阳对2艘巡洋舰发起了攻击,英国这2艘巡洋舰都被俯冲投下的炸弹命中,其中“南安普顿”号至少命中2枚高爆炸弹,巡洋舰被严重炸毁,整个军舰从头到尾腾起熊熊烈焰,后甲板下方大量船员被困无法逃生。最致命的是“南安普顿”号动力完全丧失,最终英国人不得不放弃该舰,幸存的船员被“格洛塞斯特”号和“宝石”号( Diamond)号驱逐舰救起后,“南安普顿”号被“格洛塞斯特”号发射的1枚鱼雷和“猎户座”( Orion)轻巡洋舰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

“斯图卡”飞机飞临地中海上空。
取得又一次胜利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再次把注意力投向了英国“光辉”号航母,没有将其炸沉始终让德国人不得安心。在接下来的12天里,马耳他瓦莱塔( Valeta)船坞的工人日以继夜地加班加点修理被严重炸伤的“光辉”号航母。“光辉”号的伤情不是一两个星期,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修理好的,瓦莱塔船坞也没这个能力完全修复“光辉”号航母,英国皇家海军的目的就是在马耳他修理使得航母使之达到出航能力就行,然后尽快离开马耳他这个是非之地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德国方面却发誓不让“光辉”号航母逃出马耳他,为此,1月13日,Ⅰ/St.G 1大队出动“斯图卡”飞机对在船坞中修理的航母实施了轰炸,这次行动中,每架Ju87R都携带1枚1000公斤的重磅炸弹。

(上图)中弹后的“光辉”号航母犹如一把巨型火把,此时,为了避免再次遭受打击,这艘航母仍在做规避机动,这一切都得益于航母的动力系统未严重破坏。这张照片是德国飞行员拍摄的,图中无数的“棉花团”是高炮爆炸产生的小云团,有一艘巡洋舰也在疯狂地做规避动作。
德国这种做法明显是过于心急了,已经严重受伤的“光辉”号并不需要1000公斤的炸弹来“问候”,再多几枚500公斤炸弹如果命中就完全可以加重航母的伤情,而携带1000公斤的炸弹明显地恶化了“斯图卡”飞机的性能,降低了俯冲轰炸精度,实战中,没有1枚炸弹直接击中“光辉”号航母。三天后(1月16日),德国和意大利再次发动马耳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空袭行动,这次行动共有44架“斯图卡”飞机参加(编队还有其他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这又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马耳他岛上英国并没有多少战斗机,防空完全依靠地面高炮。

(上图)同时遭到轰炸的还有“格洛塞斯特”号巡洋舰,图中可见该舰既被炸弹直接命中,也有炸弹在军舰旁边爆炸。在此次空袭中,“格洛塞斯特”号只是受伤,随后的5月,该舰再次遭到轰炸,命运终于没能再次眷顾它。
德国“斯图卡”飞机冒着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俯冲轰炸,前面飞机投下的炸弹爆炸后升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有“斯图卡”飞机冒着极大的危险穿过烟尘实施俯冲轰炸,完成投弹后,“斯图卡”飞机几乎是贴着水面(英国人甚至看到1架飞机离水面只有几英寸)离开,离水面只有几英寸也许有点夸张,但高度确实非常低,遇到防波堤时“斯图卡”飞机不得不提升高度才能飞过。德国飞行员的勇气和决心让英国人都不得不佩服。这次空袭行动规模非常大,战果却寥寥,除了瓦莱塔的格兰特港严重受损外,1架Ju87R投下的炸弹又一次命中“光辉”号航母倒霉不断的后升降机,德国人没有实现彻底炸毁“光辉”号航母的目标。

在瓦莱塔船坞中修理时,德国再次对“光辉”号航母发起了攻击,不将其炸沉决不收手。
【未完待续,点击主页查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