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到各类贷款推销电话,这些电话往往打着“低利息、高额度、无抵押”的旗号,极具诱惑性。在这些看似诱人的贷款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陷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这些所谓的“超低利率贷款”背后的猫腻。
贷款中介们的第一步操作通常是“广撒网”。他们一天会拨打两三百个电话,向潜在客户推销贷款产品。尽管大部分电话会被直接挂断,但总有一小部分人被他们的话术吸引,进入下一步“陷阱”。
在吸引客户的过程中,贷款中介会以超低利息为诱饵,让客户心动。他们宣称某贷款产品利息低至2厘6,例如贷款1万元,月息不过60元,其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对于急需用钱之人而言,此等条件无疑极具吸引力,实难不为之怦然心动。

当客户被超低利息吸引后,贷款中介会使出第二步“套路”——先抑后扬的心理战术。他们会告知客户,其个人条件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之前所宣传的低息产品审核不通过。但紧接着,他们又会表示可以帮客户申请到更适合的最优贷款。这种先给客户“一巴掌”,再给“一把糖”的心理战术,拉扯之间,能使客户的信任度急剧攀升。当客户开始认真考虑中介所推荐的产品时,就已经逐渐陷入了他们的圈套。

贷款中介通常会将对接的银行产品分为抵押贷和信用贷两类推荐给客户。抵押贷多面向有房者。以深圳房抵贷为例,贷款额度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元,这亦是大多数助贷公司力推的产品。在信用贷方面,中介会依据客户的不同资质,如职业、学历、年龄、公积金、房车保单等情况,为客户匹配银行的不同类型产品。客户的“可贷点”越多,能贷的金额就越高,利息也相对较低。

在整个贷款流程中,最关键的第三步就是服务费谈判。这也是贷款中介获取高额利润的核心环节。不同的贷款类型,中介收取的服务费也不同。例如,深圳的房抵贷收费通常在1%-3%,信用贷则大概在5%-18%。假设客户通过房抵贷贷出800万,就需要额外向中介支付24万的服务费。成交一单这样的业务,中介就能获得丰厚的收入。
为了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支付这笔巨额服务费,中介会采用各种手段对客户进行“CPU”(精神控制)。他们会以客户信用卡有逾期记录、年龄太大等理由,告知客户无法办理贷款,只有他们才能帮忙。甚至部分中介会径直隐瞒服务费相关信息,待贷款发放下来之后,再一并扣除手续费。

对于那些对银行贷款产品不了解又急需资金的人来说,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乖乖掏钱。在他们的行业术语中,这被称为“捡漏”,因为中介赚取的只是信息不对称的钱,几乎不涉及任何风险。普通的助贷中介年收入基本在50万以上,一些业务能力强的“大神”,三个月就能捞走70万。

除了收取高额服务费外,一些贷款中介还会涉足违规操作的灰色地带。他们会帮客户包装资料,例如做假流水、伪造购销合同、购买空壳公司等,用各种假资料来套取银行的低息贷款。这类业务的操作需要有过硬的银行关系网和资源。然而,实际上很少有银行会与助贷公司建立公对公的合作关系,与中介联络的往往是银行做贷款业务的信贷经理个人。
在疫情期间,国家为扶持中小微企业,银行推出了低息贷款产品,并设立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一些银行信贷工作人员为了达标,选择与助贷中介合作。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助贷中介相当于帮助自己拉客,是一条免费且高效的获客渠道。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部分人没能坚守底线,出现了银行员工勾结不法贷款中介倒贷的情况,此类事件也屡见不鲜。

助贷中介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套路繁多,中介的专业话术极具迷惑性,堪比“杀猪盘”,让贷款办理过程变得复杂且充满风险。为了避免陷入这些陷阱,当接到此类贷款推销电话时,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挂断,不要与之过多纠缠。如果确实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走正规流程办理贷款。同时,在放款前,不要轻易支付任何费用,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金融领域,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才能避免陷入各种陷阱,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
文本来源:任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