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明知是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诸葛亮:不撤只有死路一条

高升说国际 2023-03-02 22:43:06

三国,即公元220-280年间,“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在这60年的分分合合间,诞生了先贤圣君、兵法谋略。

“空城计”已成经典一战,诸葛丞相退兵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不费一兵一卒保下四方城。

丞相的空城计

诸葛亮最初是刘备的谋士。

刘备有心匡扶汉室,与关、张二人结义后,缺少谋士,因而招揽了徐庶,奈何曹操以徐庶母亲相威胁,徐庶选择尽孝,无奈前往魏营,临走前举荐了诸葛亮。

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四人成了匡扶汉室的中坚力量。关、张二人虽对诸葛亮稍有微词,但也最终为他的智谋无双所折服。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可惜的是刘备并未看到汉室复兴的那一天,诸葛亮受刘备托付,出于忠义转而辅佐刘婵。可刘婵不如父辈,难有作为,也不真正信任诸葛亮,诸葛亮只得劝诫并亲自出师北伐。希望完成先帝遗愿。

在诸葛亮挥师北伐时,曹魏派遣大将司马懿争取战略之地街亭。诸葛亮同样派遣大将守城,谁料用错了人。

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诸葛亮甚至有意将其作为继承人而培养。谁知马谡居高自傲,违背军令导致痛失要地。诸葛亮含泪挥刀斩马谡以示惩戒,然而败局既定,不得不退居四方城。

诸葛亮能离去,但城中还有百姓,况且不战而逃,曹军很快就能追上正在撤退的军队,又是一番消耗。

敌军在后,又要掩护撤退,各地将领难以赶到支援,四方城压力极大。诸葛亮虽有五千精兵傍身,但其中大半因粮食紧缺前往运粮。

此时所剩人手仅有两千,城中又皆是妇孺老幼,战力微乎其微,对上十五万大军必败无疑。

司马懿还未到,城中已一片愁云惨淡之色,正当绝望之时,诸葛亮却环顾四周将领,又登高远眺,说另有办法,定能退曹军,争取时间。

城中众人虽半信半疑,但也没有他法。

诸葛亮先命人降旗,将两千精兵藏在城中各处,又派遣20名精壮小伙,在城门口做洒扫。

不久,大军先锋赶到,只见此刻,城门四处洞开,街上无一行人,却又有数十市民打扮的年轻人在街口,态度随意,身材高大。诸葛亮又一派淡然,丝毫没有战前的紧张。

探子惊疑不定,不知该做何反应,只好报告给司马懿。

司马懿很快到城下,果然城门大开。

再看城墙上。诸葛亮衣着鲜亮,羽扇纶巾,身旁书童两人侍立。正在抚琴,琴声悠扬,坐旁茶水香炉一样不缺,面色轻松如常,不见焦急之色。一时间,曹军竟不知是否有诈,不敢上前。

司马懿在城下思考片刻,最终下令退军。

司马昭万分不解,劝说父亲,诸葛亮正是城中无人才故弄玄虚,欺骗曹军。

司马懿则认为,诸葛亮为人谨慎,计策缜密,此时城门大开是想诱敌深入,重创追兵,扭转战局。

司马昭被说服,最终以曹军避战结束。

在流传下,“空城计”展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的形象,然而也有人质疑,认为“空城计”疑点重重,司马懿身为名将,又是杰出军事政治家,不可能看不出诸葛亮的计谋。

疑点重重的“空城计”

空城计饱受争论,究竟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还是司马懿唱了一场计中计,至今争论不休。

首先,诸葛亮将“空城计”发扬光大,却并非首创。

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身死,文王弟弟公子元对文王夫人十分垂涎。奈何夫人却不假辞色,认为他不堪大用,不值得托付终身。

为讨美人欢心,也为积攒势力,公子元出兵伐郑。郑国国小势弱,面对入侵毫无反抗之力,公子元一连占领十几座城池。

郑国大惊,立即派人主持战局。主帅命令士兵乔装后埋伏四处,之后将城门四方大开。公子元见畅通无阻,一时疑虑,派人前去打探,果然见城中有埋伏,当即认为这是诱敌之计,慌忙退走。

就这样郑国在绝对的弱势中保住了城池。

司马懿作为名将应当翻遍兵法典故,没有道理不知道这一计。

更何况司马昭都看出端倪,司马懿怎么会毫无所觉,就让这表象给“忽悠”过去了呢?

再者,诸葛亮的军队多在北伐途中,这是人尽皆知。又有多少人能受调度到达四方城?更何况小小一个四方城又能藏下多少人?应当不会比十五万更多,即便两方数量相差不大,又为何断定毫无一战之力。

在三国中,司马懿为人成稳内敛,用兵却大胆,战场常常变化多端,怎么会有必胜之局,作为名将,司马懿应当不缺勇气,又怎么会不战而退。

就算谨慎用兵,也不该直接退走。派一小部分军队前往试探,就算有诈,也在合理损失之内,若是没有反抗之力,直接拿下四方城,诸葛亮身死,蜀汉大乱,历史也就大为不同。

更何况,诸葛亮就在城门上,身边只有小童,可谓是一览无余。即便拿不下四方城,杀死诸葛亮,军心大乱,往后没了这“死对头”,对曹魏不也是大好的局势。若是再有变动,掉头离开也不晚。

或者派人查明城中究竟有多少人,又去了哪里,虚实立现。

再不济,十五万大军围困四方城,诸葛亮的空城计又能撑多久呢?

然而,以上方法司马懿都未采用,仅仅是看一眼,连试探都没有,干脆利落的就走了。实在反常。

正是这样的反常,引来后人纷纷猜测。

战场后的风云

司马懿经历两朝,最早在曹操麾下,二人关系紧张。

曹操与司马懿同样出身权宦世家,曹操被时人称为“曹贼”。司马懿本不屑与他合流,对他的“窃国”做法也很是看不上眼。

曹操有爱才之心,司马懿年少成才,早已名声在外,曹操起了招揽之心,却被当时的司马懿称病躲过。曹操当时并未起疑,不得不暂歇心思。

七年后,曹操成为丞相,想起司马懿,再次招揽,并从流言中知晓司马懿的欺骗,对当年司马懿称病推脱而耿耿于怀,吩咐手下,如果司马懿再推脱,就直接除掉他。

听到风声的司马懿为了性命与家族答应了招揽,没给曹操追究的机会。

然而曹操生性谨慎多疑,司马懿不得不谨小慎微。这小心这并非空穴来风。

曹操在于司马懿的相处中日渐心惊。当时,人转头而身体不动被称为“狼顾之相”,是野心与城府的象征,曹操不止一次想除去司马懿,以绝后患。

晋书记载,曹操一晚在梦中看见三匹马在槽中进食,面目狰狞。醒后的曹操坚信这是上天给予的预兆,三位马姓之人将夺取他的权利。在打压马超后,又想到司马懿,同样含有“马”字。

曹操想以绝后患,但司马懿与太子曹丕交好,在曹丕的劝说下,司马懿躲过了一次次地猜忌。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曹操在梦中还不忘忌惮他人夺权,可见其人疑虑之多。

司马懿深知处境危险,靠自己早晚被曹操当成心腹大患,因此选择在曹操的儿子中找一个人帮他在朝堂上打消曹操的怀疑。

在曹操后人中,司马懿本下注曹丕。曹丕不如其父心狠手辣,对助力自己的司马懿很是信重。

曹操在世时多次提醒曹丕警惕司马懿,但曹丕早被司马懿稳住,对提醒置之脑后,等曹操死后,司马懿本可以凭借曹丕高枕无忧。

不幸的是,曹丕早死,曹叡上位。

曹叡有自己的谋士与下属,并不信任曾辅佐曹丕的司马懿。于是决定收夺他的兵权。旁人皆为司马懿打抱不平,司马懿深知谨言慎行,如果拒绝交权就坐实了有二心,因此顺从了曹叡。

直到曹魏后期,曹氏近亲有能力的人大多死亡,年轻一辈很难挑起大梁,曹叡没有父亲曹操的权术,旧时勋贵又各有算盘,占地盘踞,难以指挥。司马懿痛快交权短暂的取信了曹叡,面对诸葛亮的北伐,曹叡最终选择重新重用司马懿。

对于司马懿而言,诸葛亮不仅仅是对手,更是保障。

只要诸葛亮还在,曹叡就不得不重用司马懿,倚仗他阻挡北伐军的脚步。如果诸葛亮身死,北伐军溃败,没有了来自外部的威胁,司马懿就将失去曹叡的看重。如果曹叡出于猜疑坚持卸下他的兵权,司马懿一族就将成为彻底的政治牺牲品。

等到失去权利,为了安心,曹叡与权臣又将如何对待他?事实上,功高的名将在历史上鲜少能有好下场。

且剿灭北伐军必定又是军功一件,对曹叡来说,司马懿权利与名望的上升都是不希望看到的,战功赫赫的将军是他走向王权的阻碍。

所以对司马懿而言,诸葛亮安全退走,反而是最佳选择。

再者,司马懿明白,面对多疑的曹叡与挑拨的官员,一味忍耐是不够的。最安全的方式,是将权利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司马懿另有算计。

诸葛亮不死,北伐不断推进,曹叡就会一直疲于应对,精力与实力都放在北伐军身上,留下诸葛亮,在拖延时间的同时,又能以诸葛亮的前进来消耗曹叡,而他本人则光明正大地在军中积蓄力量,伺机夺权。

或许诸葛亮也明白司马懿的心思,才摆出这一场漏洞百出的空城计。在这一场小小的对峙中,对峙的是三国时期两位同样绝伦的天才。

在诸葛亮因病离世后,司马懿失去制衡者,果然受到曹叡的冷落与打压,不得不再次称病,告老居家,熬死三代帝王,才真正上位,成为“人生赢家”。

面对空城计,司马懿不战而退,在曾经看来是软弱,让诸葛亮骗去,白白失去了给北伐军重创的好机会。

但是在三国短短的60年里,不缺惊才绝世之人,无论是曹操,诸葛亮还是周瑜都没能走到历史的最后,不得不抱憾而终。唯有司马懿走向权利的高峰。

或许历史本貌并非我们猜测的这样精彩曲折,无论“空城计”的原意是什么,如今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后人追寻片刻之痕,拼凑、猜测千百年前的过去。

或许这也是历史的魅力。

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

高升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