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春秋故事》上集作者:曾辉

黄河文化 2022-09-14 17:02:00

前言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我与隆记、王家、春秋祠这段渊源。父亲在世时常提起的我爷爷年轻时学厨的一段旧事。我决定把它写成小说,再不写,这段历史或将随我被掩埋了。也许是因为老祖先人留下的这点儿好玩意儿,一进门,假山上的梅亭,那是整座春秋祠的点睛之作没了的缘故吧。某些人太狭隘了。知道能工巧匠推崇的谁是老祖爷吗?鲁班是这行里的祖师爷。人们把个鲁班书传的是神乎其神,其实啊!它是集合了力学,地理学,建筑学,配合玄门八卦,奇门遁甲九字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也就是数学里的小概率事件。而形成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只是被人们神话了,被划归封建迷信残余之列了。

“做咱们营造这行讲究的是平如水,直如线。做人也一样。人正了总能把水端平。这是师父要你永世记牢的理儿,把它传承下去……”

引子

“您嘞早啊!”

“吃了吗您嘞!”

“吃了,二两豆汤面”

“我吃的油素二两”

“回见嘞您嘞”

……

用四川话说怕您听不懂。其实,这是我们四川叙永边儿城墙根儿这儿嘿儿早上人与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很平常的一句问候。

一大早,王铁炉(王善喜)兴冲冲地一路招呼着走出了大院。他是隆记营造局的第八代传人,大当家的。用现在话说叫建筑师。老话说的“泥瓦匠把头”

话说这隆记营造局,要把这时空推回到大清光绪年间,那时,咱们叙永还是古城永宁,是个道台衙门,因为地属盐帮会所总瓢把子,是长江上游的盐市经商重地,也是陕西会所集散地。他们请来名镇京城的隆记营造局永宁分舵的总瓢把子王铁炉,前来议事,为的是盐邦汇总以关圣读春秋为题,营造祠堂。

第一章初到永宁

在父亲的记忆里,我爷爷初到叙永,那时还是个十七八的大小伙子。摆渡到下水北门(当时的船码头)下了船。

“呯……”

“咚隆……”

“哒哒哒哒哒哒……”

正逢两帮会战,枪炮凌厉浑浊大乱之际,这位农村来的小伙子从来没遇见过这个阵势,被吓的慌作一团……突然,他蜷缩的那搧大门开了,一把把他拉了进去。

“小伙子,快进来躲躲吧,你是从农村来的吧?……”

他这时才定睛一看,他面前站着一个五十多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

“我是有人介绍进城来帮厨的,从来没遇见过这个阵仗,吓惨喽!谢谢老人家,您可真是个大善人……”

后来经过盘问年轻人知道这里是王铁炉家,这里是永宁城有一号的泥瓦匠总瓢把子王善喜家。也知道这里正在招帮厨学徒的。老王家见这个年轻人老实,勤快,为人手脚麻利,也算聪明,老太太和师傅也喜欢,就把他留下了。

第二章建祠堂

话分两头,且说这建行园,盐邦的舵爷和在街面上有头有面的叫得上号的几个泥瓦行瓢把子和舵爷们都聚齐了,有内行的,就有看热闹的。三教九流,行尖儿拔户。修的是陕西会馆盐邦码头总会所,以关圣阅春秋为题,简称“春秋祠”。又可名“春秋阁”,占地面1950丈(约和现在4500平米)

竞和子(招标)就足足三个月。

行家里手都拿出吃奶的真本事。各个瓢把舵爷各显其能。时有吕、姚、王三家,各有其釆。吕家老,姚家巧、王家全。单说这王家一号,祖上在宫里行走,祖辈传下的绝活儿——梅亭,又叫梅花亭,早年间因乾隆爷在此品茶碧螺春而得名“碧螺亭”,光听说但没见过。

这王铁炉把他最得意的徒弟曾庭杰一起关在烫样房(模具加工室)里一关就一宿一夜。就怕这活儿给打了镲了(黄了)。竞合子开眼那天,王善喜带着徒弟曾庭杰抱捧着烫样来到众人面前,待等吕姚二家说完无话可答的时候。把他们略知一二的话茬接上道明了这“碧螺亭”的由来。揭幕那一刹那,语惊四座,技压群芳,赢了个满堂彩。

说的是一进门儿在曲靖园林和小桥流水,假山上立下凉亭,取样必须是故宫里的“碧螺亭”,乖乖!这下可拿了一大把人,吕家听说过略知一二,姚家出在巧上,可听都没听说过。剩下的就只有王铁炉家的隆记,(王善喜是隆家上门女婿)这几家都是行尖儿拔户的百年老字号。除了这开门一点红外,要讲究整个园林修建。各家的绝活儿,缺一不可。因为王善喜是上门女婿,代表隆记,被吕姚两家挤兑,竞合子没开,就被放在门外了。所以就出了这么一绝招。为的是活儿先拿下再说。

曾庭杰入门,已从师二年。一日问师父:

“这二年,我精学了泥瓦等功,您可以给我讲讲吗?”

王师父很耐烦地和他讲道:

“入行你得从基本功学起,营造行内讲究的基本功是:石木瓦扎土油漆彩画。学就得会全活儿,精全活儿,通全活儿。单说这梅亭,讲究由上往下细瞜(看),梅分五瓣儿,九拱十八栋,七十二榫卯,小两层儿,十二挑九柱九领儿,四十二飞檐,蔻蔻闭合,纹丝不差。看着精妙绝伦,美幻工巧,简明大阔,实则奇工机巧,分毫不能错。配合易经八卦,祁定风水,可全夏幽凉爽,四季焕欣之妙。”

“都说风水不挤,里头透的是老祖先人的五宫八卦,这里头的学问大了去了,涵盖了天文地理。咱中国人的这点好玩意儿,可都在里头了。就说这龙脉,自古有之。天时地利,怡宠壁合,五行八门,各主其道,缺一不可。”

“师父,我得慢慢理会……理儿太深!”

“要不怎么说实践出真知呐?娃儿好好手巴手地学,手把手地作吧!”

“做咱们营造这行讲究的是平如水,直如线。做人也一样。人正了总能把水端平。这是师父要你永世j记牢的理儿,把它传承下去。”

第三章竞和

盐邦总瓢把子吴舵爷和刘师爷、赵爷代表陕西会馆一碰面相互一拱手:

“吴爷、赵爷请您早啦!……”

“二位爷,给您请早嘞!……”

“怎么着?二位爷都没过早吧您嘞!走,罗家面馆过早……”

“舵爷客气,请了……”

三人谈笑着走进了罗氏老面馆的里间包房。

“罗老板,生意兴隆啊!老规矩二两豆汤面,二位爷请啥子?”

“我来二两油素面”

“我吃三两酸菜面,加海椒哈!”陕西会馆赵把头言罢便随手拿了十根儿筷子:“我先来给二位爷架起……”

“懂得起嘞!慢嘿儿我们在这里过完早,请起茶商量一下,听嘿儿师爷的高见,再走何大人那里启禀定夺。”

很快三位爷过了早,吩咐店家布了阳雀茶开始就地议事,谈的是陕西会馆和盐邦会所应道台府何印磬大人奉朝廷之命营造祠堂选址开面竞和动土诸方大凡小事的关节歀曲。议定由刘师爷掸笔汇结,少时呈给吴、赵二位瓢把子舵爷奉请何大人张榜开竞和……

吴舵爷和赵舵爷都是满脸的络腮胡子,满脸的不怒自威的霸气。中等偏上的个头,挺魁梧,敦敦实实的,身材匀称,待人总是那么客气……刘师爷三捋山羊胡子,慈眉善目之中透着一股子精明干练,和两位舵爷一块儿显得那么小巧精干,年龄都在40岁上下。

几位爷合计完议题为关圣阅春秋,简明春秋祠,以皇家阁楼形式建造,应盐邦总瓢把子吴爷和陕西会馆总舵爷赵有德的要求,参与竞和的营造局咱们永宁城能叫的上号的几家老字号中有三家,各有绝活儿,所以要求必须以京城的故宫里的“碧螺亭”为样本,一分不差,并以此定拔头标,营造整座春秋祠。选址,定面,起盘议定成文呈予道台何大人阅览,奉禀朝廷定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皇麟之耀,更箸风水之榷,刘师爷乃风水世家,有《风水集录手本》六册,概不外传,都是记录的从他家晋代先祖师爷结合鲁班艺志的要义把撰各家行尖儿拔户。

何大人,名印磬,字可安,湖南人,中等清瘦高个,三捋长须,好一腑诗书又不失精明强干模样,乃永宁四品道台,为人正直,是少有的好官。因为永宁汇集陕西、四川、江西几大省的贡盐通商口岸,地处云贵川三省鸡鸣要塞之地,地位显要,集散口榷,俱汇于此。故而盐邦会所必兴于此,关公乃谓义正,气也,春秋乃武圣习文,取其势尔。因是济汇之所在,故为祠堂,有皇家园林的意思,故又名春秋阁楼。

风水、方位、地面、禀奏……一干事故皆毕不表。朝廷定夺罢后,把拿一片,就剩了吕美久的吕记,姚启方家姚记和王铁炉王善喜家隆记这三家老字号的营造行尖儿拔户。王善喜代表隆记因是上门女婿被排挤不表,单单那门祖传的绝活儿,烫样一揭幕,既切题,又精巧,语惊四座,技压群芳,立赢满堂彩,拔得头筹。

第四章定方

前面书表过,经几位盐邦和会馆舵爷,总瓢把子议定,由刘师爷揣度掐尺拟方案禀明道台府何大人奏请圣上御览,朝廷定夺后,由行尖儿拔户三家竞和,最后隆记王家以其绝活和精彩解说博得头筹。王善喜的本意是:先把活儿拿下,然后博各家之长,一抹门户之见,共同营造春秋祠,以达极妙之妙。吕家老,底子实大石石刻木雕那是一绝,名震九州,姚家巧,漆彩画栋,油泥勾配天下闻名。隆记全,石木瓦扎土油漆彩画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单就是那祖传的行走宫里的碧螺亭烫样的绝活儿,即技惊四座,让各家是心服口服。

整座祠堂大气,选址依山傍水,东西有府台两衙坐镇,面南有察院府引提,背靠玉皇有道观仙风玉带相绕,仿宫廷而不冲皇家之气,占地方量略小即可,定为1950方丈(约合现在4500平方米),取意为从九五之尊之妙。

定方,用现在话说就是总体规划,几家和记绘制草图,须以朝廷定夺的方位,地面为限,巧夺天工,园林设计包括开山,庭前,曲径,山石,雕刻,池桥,仙栋,梅亭点睛,议馆,大殿,正厅,茶室,侧廊厅阁,戏台,后堂,左右园林树木鸟禽……欲尽之数,应有尽有,不可尽玫。

王善喜拿个水鸭子对吕,姚二家说:

“咱们要把这事儿做好喽,就得像用这水鸭子一样:平如水,直如线……大家要劲往一处使,不能吃甘子(橘子)分瓣瓣,吃豇豆分串串,袍哥人家,格老子拉稀摆带涮坛子……有啥子好点子,一起扎起……”

吕姚二家同腔道:“要的,王哥,你说了算,我们各自回家拿捏,备材,订料……以你起的梅亭为参照,我们先动起,然后拿订银买材料开干……”

王善喜不敢怠慢,支了订银,砌了假山,垫起高台,夯实地基,打好水鸭子,四平八稳,吩咐曾庭杰专门去南方购来足量的金丝楠木,到坛罐官窑订制琉璃瓦,青砖……按烫样儿营造起碧螺亭,起丕,打底,调油,上漆,勾彩,画栋……只百日,一座梅亭,亭亭玉立,点睛悦目紫禁一围,定夺方位,何大人一观妙不可言,众人是赞不绝口。

自此后,王善喜监督各家施工作业,一切就绪,一干由他和隆记若干工匠按纲组合,打牮拨正,定盘,起领……石木瓦扎土油漆彩画。验应结龙完毕,各家欢散不表。

第五章姻缘

常听父亲提起,我爷爷好像是我奶奶家厨子的学厨徒弟,我奶奶娘家姓刘,奶奶叫刘明珍,我只知道奶奶家祖传风水学,我爷爷的师父姓张,是王铁炉的家厨师傅,做的一手好菜。由于爷爷眼尖手勤,动作麻利,人长得精神,为人实诚,又被王家老太太和王铁炉看中,留下学营造行手艺,与刘师爷常有走动,一来二去熟了。老刘家膝下无子,我爷爷是孤儿,是淘难来的,又愿意学厨,主要是我奶奶看上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农村来的小伙子,有了感情,满师后,就成了亲。

这天,王铁炉对徒弟说:

“庭杰,你在我这儿学了也快五年了,手艺还行,你是我徒弟当中唯一识字的,学学风水会有大进步,你去刘师爷那里吧!没弄清不要来找我……”

“好!……”

曾庭杰二话没说,嘣嘣嘣给王把头磕了几个响头,拿着荐书就去了刘师爷家,一学就入了迷,后来认识了刘家独养小姐刘明珍,这可能是对了眼了。刘小姐又爱吃个香的,曾庭杰就到厨上专门学了厨。至于说我爷爷奶奶到底是私奔的,还是咋地了,我也不清楚……反正我爷爷没干成泥瓦匠入了营造行,也没把风水学到家,究竟咋回事儿,我没听爷爷奶奶说过。

我只是隐约听奶奶和父亲提起过:爷爷排行老三,几代人单传,所以人称曾土地,是68(也许78多了不确定)那年因瓦房漏雨,上房揭瓦不慎摔下来没了命的。父亲是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二,大伯是个剃头匠,连人带挑被抓了壮丁,杳无音信,三叔叫曾玖全,17岁那年,因肺炎,大冬天半路上喝了一口冰水,被激死在路边土井旁。父亲时任思茅军区35116部特务营营教导员,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带队参加金平战役,火线提干为团长。爸爸又成了单传,接连痛失两子,爷爷悲痛欲绝,也相继撒手离去,后来没人照料奶奶,父亲为此,把奶奶接到了部队随军。因母亲缘故,父亲无奈离开了他生活了近18年的军营,脱下了军装,以一个准将军的身份转业回了家。

第六章学徒

“咚隆咚隆”

“哒哒哒哒哒哒……”

“杀呀!……”

曾庭杰刚从落卜云山坝村地灵基淘荒到了下水北门,一下船,就遇着上桥邦和下桥邦两邦交战,打杀一团。他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吓得在一户大门外蜷缩作一团,心想:

“这下完了,家里人全没了,别人起好心介绍我到永宁城学手艺,讨活路,今天怕要死在这里……”

他正寻思着自己的命运好惨之际,冷不丁门一开,被一个人一把拉了进去……

“小伙子,你是从农村来的啊?到城头来找活嗦?外边乱得很,快,先进来躲躲再说……”

曾庭杰还在迷茫的恐惧中,突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女人的声音,他抬头这么一定睛一张慈善和蔼的脸正站在自己面前用和善的语气问自己。眼前这位孃孃,五十多六十岁上下,个头不高,小小巧巧的,很和善,笑着的,轻言细语的,非常关切地攀谈着。

“我是刚从沙包树下来的,有人介绍我来找点活路干,学点手艺糊口。家里人全没了,就剩我一个咯!刚进城就碰到这个阵仗,把我魂都差啵吓落咯!……谢谢孃孃!”

说罢就顺势咚咚咚给老人家磕了几个响头。

老人家见这个年轻人口白清楚伶俐,相貌清秀,短短几句话,惊吓之余,把家境惨淡,来龙去脉,还兼顾礼节方方面面调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下就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她心想:女婿也正好收徒,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如再问问,看看这小伙子稳稳当当的: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曾辉,汉族,男,48岁,法学大本,四川省叙永县人。叙永县陕西街,曾辉,笔名孟丘,字雨相郎,号云川先生。比较成熟的作品如:《草央之恋》《思念》《回望草原》等三百二十多个作品以及说说等,120万字左右,大多数是我点点滴滴的人生经历。换句话说,这也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一种不屈不挠的写照与见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