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11月24日,网信中国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有关工作方案主要任务包括: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没有一个中国互联网巨头不干放贷的事情,同质化推送网贷广告营造“信息茧房”、盲目追求放贷收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让本就微薄的工资都被网贷侵占、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谋取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超额利差收入网贷平台自身腰包、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大量推送实际超过18%甚至24%利率的贷款侵害用户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几乎都是互联网巨头放贷盈利的卖点。
谈到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想到的就是马斯克放卫星和谷歌微软搞人工智能,谈到我们的互联网巨头,无一例外就是放贷搞钱。放贷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原本并不是主业。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是美团、京东这些综合服务平台,它们一开始都是围绕互联网技术做文章,专注于电商、社交、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发展。那么,是什么推动了它们在金融放贷领域的积极布局?一切的核心还在于利益。
老外的科技公司眼里都是星辰大海,中国的互联网头部脑子里都是典当小贷。
信息茧房带来的危害
此次《通知》内容具体包括:第一,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在这些问题上,互联网平台的网贷业务几乎条条符合。
但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从不会担心,业务的同质化,会让同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反而害怕来迟了,没有肉吃。用户无论是刷抖音,还是看视频,甚至网上购物,都会被网贷广告无孔不入的渗透,甚至都不用下载app,简单操作上传真实身份信息后,就能轻松借到钱,一分钟到账的技术和客户体验让放卫星的马斯克感到汗颜。目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从阿里、京东、百度、腾讯、360、滴滴出行、携程、去哪儿、今日头条、饿了么、美团、微博、大众点评、哈罗单车、青桔单车无一例外都在放贷,美其名曰是消费金融或者助力消费。但实际上,在这些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消费分期,还可以直接借钱,只不过在这些平台借款,除了下款快,利息远远高于银行。许多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借贷金额远超他们的实际收入,这样的消费行为一旦过度,很容易造成债务危机,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网贷广告营造“信息茧房”最典型的危害。
大数据“杀熟”
互联网公司掌握着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为放贷业务提供了便利,也是大数据杀熟的核心抓手。对于用户的消费记录、地理位置、社交网络等信息都可能被公司用于判断其偿贷能力,这些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是否合理透明,用户其实并不敏感,但是这是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卖点。好的客户通过大数据杀熟叠加利率转手卖给持牌机构或者网贷平台间倒流。还会出现更加恶劣的大数据杀熟,例如,一些公司还会将用户的借贷行为数据在客户不经意间上报征信系统,这种做法对用户的信用记录影响很大,可能导致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信用污点”,这些有污点的用户也只能继续在高息的网贷平台间得到服务。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贷款产品虽然方便,但利率却不低。一些平台为了保证利润,将利率设定在较高水平,这对于一些不具备良好还款能力的用户来说,反而加重了还款负担。此外,有些产品的利率、费用并不透明,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背上更大的债务,导致了不少纠纷和投诉。
连放卫星的马斯克都忍不住了,中国的科技企业应该对自己同胞好一点。但中国的同行们可从来没想着做一家百年企业,什么赚钱就去。干什么赚一波就跑,游戏暴利一股脑儿做游戏,放贷赚钱就都搞放贷,先把钱揣兜里再说。从长远来看,科技公司应该更好地平衡自身在金融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角色。举个例子,把互联网公司的放贷技术比喻成治疗不孕不育的技术专家,其实可以专心提升技术造福患者,真的不适合自己越俎代庖替代金融机构去和客户生娃,给金融机构戴了绿帽子再硬说这是对金融机构好,能完成KPI,这是不道德的。
金融的金融放贷虽能带来短期利益,但技术创新才是推动整个行业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的科技公司需要明白,“放贷”不能成为它们的唯一“尽头”,否则它们所面对的将不仅是商业上的挑战,还有社会舆论的质疑和用户信任的流失。所以,大数据“杀熟”治理请从网贷开始。(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