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河南实验中学心理学老师顾少强这封辞职信,被185万人疯狂转发。
2023年,年轻人自嘲“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300万人含泪点赞。十年过去,当网友发现她结婚生子、回郑州定居时,评论区炸了:“说好的看世界呢?还不是向现实低头!”
昨天(4月12日),媒体发了一篇文章,介绍了顾少强的近况,及其心路历程。顾少强回答:有遗憾但绝不后悔!(源自新京报等媒体)
真相让人沉默:她压根没输,这场实验早把教育的“底裤”扒光了。

”她的“出逃”是一记警钟。有人骂她冲动,但真相藏在细节里:她的抗倦怠心理课,三个月吸引10万教师付费,学员说“这是体制内的情绪树洞”;一条高赞评论:“你替所有老师喊出了那句不敢说的辞职信。”但故事到这里还没完……
“看世界“的姿势,早被她玩明白了“住8人间青旅时,我发现4个人里有3个辞职的——原来我不是疯子。”你以为她辞职真是为了旅游打卡?错!人家早把“看世界”玩成教育实验。青旅里的社会课。在乌镇学包粽子,在客栈和客人聊通宵,背竹筐和小贩砍价……“这些比心理教案更鲜活,学生问我社会生存法则,我直接甩青旅故事。”
母亲的“纵容哲学”。当年她打“飞的”去北京看越剧,妈妈只说:“钱够吗?”;后来开客栈、当博主、拒100万网游代言,老太太更狠:“别赚脏钱就行。”
“我妈教会我:真正的铁饭碗,是走到哪都能刨食的本事。”
十年反转打脸,看懂的人早赢了从“羡慕”到“群嘲”,网友的脸都被打肿了。
2015年全网捧杀:“她活成了我想象的样子!”——其实是用她转移自己的焦虑。
2020年集体群嘲:“结婚开店?还不是俗人!”——暴露对女性角色的刻板想象。
但顾少强早看透了:“看世界不是打卡景点,而是让心灵长出翅膀。”
疫情期间客栈停摆,她转头做线上心理咨询:帮留学生对抗焦虑;教家长戒掉吼叫:“先把自己当人,再当父母”;帮教师同行寻找情绪树洞,缓解职业倦怠。山东李老师留言:“听完课,我决定先当好自己,再当老师。”去年回郑州照顾母亲,她又开短视频课,谁说教师证只能在教室用?
你以为她会后悔?最新采访直接打脸:拒绝100万代言的底气——“网游害孩子,给1000万也不接!”真正的“铁饭碗”——带女儿走遍全国、给乡村教师做心理培训:“我的课堂早没围墙了。”
十年后再看那封辞职信,终于读懂它真正的价值:它道破了教育的真谛——稳定不是终点,敢选敢扛才是。
最后灵魂一问:如果给你10个字,你会写给20年后的自己什么?
欢迎带话题#我的10字人生信条# 聊聊你的选择。
(个案不具普适性,教师转型需评估自身条件。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