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教龄被解聘,26本证书成“废纸”?网友:学校这波操作太骚了!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4-14 20:34:00
“31年教龄,26本荣誉证书,退休前3个月被扫地出门,月薪只有2000块。”

这不是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而是发生在山东泰安技师学院的真实故事。张莉老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把半辈子献给讲台,最后却要抱着一堆证书和录音证据,和学校在媒体上博弈。更魔幻的是,学校一边说“我们完全合法”,一边连她的医保都悄悄停了。(源自扬子晚报等媒体)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退休保卫战”里,到底藏着多少教育行业的潜规则?

电话录音VS工资流水,这场罗生门里谁在演戏?

3月1日那天,张莉接到学校人事处的电话:“合同到期不续签,赶紧来签字走人。”她当场懵了——还有3个月就能退休,这时候解聘不等于31年白干了?可学校在媒体采访时咬死一个说法:“我们2月就通知过她了,给她两个选择,程序完全合法!”

但张老师在自己账号上甩出两个“王炸证据”:通话录音里,人事处长常磊亲口说:“编外人员一律不办退休,这个先例不能开。”工资流水显示,2024年2月她到手工资2036元,还不到编制教师的三分之一。

更扎心的是,学校停缴社保后,张老师连去医院看病的医保卡都刷不了。“我教过的学生都当爷爷了,学校却让我像个临时工一样自生自灭。”

网友辣评:“学校这是卸磨杀驴啊?31年教龄的老黄牛,临退休还要被薅最后一撮毛!”

省下的养老金,买不回教育的良心

这事表面看是学校抠门,深扒才知道水有多深。

编外教师的“人矿”命运。全国380万非编教师就像教育界的“二等公民”。他们干着同样的活,工资却只有编制教师的1/3,退休金更是少得可怜。张老师所在的学院,靠着这波操作每年能省下多少钱?这笔钱够买多少套教案?

“退休前清退”已成潜规则。2024年,全国就曝出多起类似事件。有的学校甚至专挑老教师下手——趁着他们快退休,一脚踢出校门,省下几十万养老钱。有知情人透露:“这叫‘窗口期精准打击’,比企业裁员还狠!”

受伤的不只是老师。当资深教师天天担心被辞退,谁还有心思好好教书?更可怕的是,这种“卸磨杀驴”的风气正在把年轻人吓跑——00后师范生报考比例3年降了18%。

作为一个曾隶属人社部门的高校,做出违反劳动法的举动,确实让人无语。

网友非常不满。“学校这是杀鸡取卵!省下的钱能买回孩子的未来吗?”

这场风波不该只是吃瓜现场,更要敲响改革的警钟。

让法律长出牙齿,给教育留住温度

一是让法律长出牙齿。《劳动法》第42条明明规定:干满15年、临退休5年的员工,单位不能随便辞退。但到了学校嘴里,硬是把“解聘”说成“合同到期”。

建议给这类行为上“黑名单”:哪个学校欺负老教师,处以高额罚款,直接削减招生名额!

二是给编外教师发“护身符”。浙江已经立规矩:非编教师工资不得低于编内80%。江苏更狠,教龄满10年自动转“长期合同”。这些好政策,该全国推广了!

三是退休金池大家凑。广东搞了个“三方存钱罐”:政府出50%,学校出30%,老师自己存20%。这招既保住了合同制老师的养老钱,又不会把学校逼上绝路。

四是让教书匠挺直腰杆。《工会法》第22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解雇职工时,应提前10日将拟解雇人员名单与理由通知工会基层委员会。若工会发现解雇违反法律或集体合同,有权在7日内提出抗议。若争议无法协商解决,需按劳动争议程序处理。

写在最后

教育不该是狼人杀。当31年教龄抵不过一纸合同,当26本证书换不来基本尊严,伤的不只是张老师的心,更是整个社会的教育信仰。

记住三句话:今天学校对老教师的冷酷,就是明天年轻人逃离讲台的理由。教育质量从来不是靠克扣养老金省出来的。法律要是治不了“合法伤害”,我们就该修法!

这场“退休保卫战”,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更应是行动派。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侵联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