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战胜负已分,特朗普放弃挣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特朗普上台以后,态度从硬到软,针对中国的力度远远不及预期。
甚至特朗普还口口声声说要和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要在上任后100天内访华,态度好到离谱。
之前悍然发动对华贸易战的懂王,突然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让人难以适应。
一向对华强硬的特朗普,怎么突然转性了?为什么说中美科技战已经结束了?对我们普通人会有哪些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科技战,尘埃已定尽管这几年老美对我们的科技封锁很严重,但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却迎来了一波井喷。
先是惊掉很多人下巴的六代机。
第六代战斗机的构想最早由美国波音公司于2008年提出,这么多年时间过去,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乃至于印度等诸多国家,都加入了研发行列。
但理念是理念,现实是现实,想把六代机从理念带到现实,难度比想象中还要高得多。
比如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的老美,因为六代机的成本太高,去年7月份甚至一度宣布项目暂停。
然而就在各国摩拳擦掌,准备把六代机造出来的时候,中国不声不响先人一步,已经亮剑,六代机率先亮相了。
而这无疑是对老美的无声打脸,中国科技突破的高光时刻。
其次是热潮仍未消退的DeepSeek。
以前老美的计划是建立高算力壁垒,再实施技术垄断,最后制霸AI时代,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的话事人。
按照老美的说法,想做AI得找英伟达买芯片,通过堆算力才能用超高成本取得相对更好的效果。
结果DeepSeek只用了2000多块GPU,不到600万美元的成本,就做到了类似的效果,彻底实现了AI平权。
从军事科技到现在大火的AI大模型,另外像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机器人等一系列的科技领域,中国不仅完成了突破,而且还做到了对美国的超越。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美较量这么久,科技战终于分出来了胜负,事实证明老美还得练。
而这也是特朗普态度大变的核心原因,挣扎再久,也无法改变中国科技井喷的现实。
特朗普上台之前,可以说是把“期待值”拉满了:
说什么要对中国加征60%的关税,还说“不放过任何中国产品”等等,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特朗普要如何针对中国。
可特朗普上台后干了什么?
登基典礼时,30分钟的演讲里竟然只提了1次中国,什么60%关税,似乎已经忘了这回事。
虽然之后特朗普还是下令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税10%,但相应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位“盟友”,竟然被加税25%。
一时间,真让人有点分不清谁是老美的对手,谁是朋友。
这还没结束,特朗普上台以后的诸多动作,实际上几乎都是在拿“盟友”开刀。
比如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还要让加拿大总理当州长,再比如给墨西哥湾改名。
最近特朗普更是搞了个大新闻,要与俄罗斯达成世纪和解,以后双方“亲密合作”,乌克兰被晾到一边。
种种动作都在表明,现在特朗普的重心变了,战略收缩是其现在的主旋律。
科技战打了这么久,不光没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反倒还被反超了,同时国内又乱成了一锅粥,针对中国哪有捅盟友刀子回血香。
毕竟特朗普本来就是位“生意人”,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对普通人有啥影响?中国科技突破,提到六代机、DeepSeek,很多人可能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国家科技大进步,突破老美封锁,当然跟着与有荣焉,但要说对自己的生活会产生多大影响,貌似也不至于。
实际上真不是这么简单,科技战结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前段时间,德意志银行发了一份调研报告,标题是《中国正鲸吞世界》。
在这份报告里,德行通过分析中国产业的发展得出结论:
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供应链领域的主导优势以前所未有的优势扩大,2025投资界将认识到对中国的低估,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
德行为什么会认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被低估?
答案正是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主导了电信设备、核能、国防和高速铁路等众多行业,逐渐占据了上风。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人民币资产重新定价,到时候很多人都能跟着吃到蛋糕,牛市赚钱的难度当然会小得多。
另一方面,哪怕不投资,就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也能吃到这波红利。
为什么欧美能成为发达国家?
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掌握了更多的高附加值产业,拿走了整个产业链中的绝大多数利润,挣得更多。
而随着中国科技的突破,这种情况正在被逆转,最后受益的自然还是我们普通人。
道理很简单,产业升级了好工作才会更多,机会才会更多,否则一直做些衣服鞋子,哪可能过上好日子。
写在最后:
中美科技战分出胜负,很可能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特朗普被迫战略收缩,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朝阳正在缓缓升起。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