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胡服有分歧,黄克诚请示听谁的,毛主席:执行少奇同志指示

凌瑶看趣事 2025-02-28 05:03:49

红军时期,彭雪枫和黄克诚都曾在红三军团任职,都是彭德怀的爱将,跟随彭德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长征途中,二人虽然不在同一个部队,但在四渡赤水和娄山关战役中多次并肩作战,结下了很深的友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克诚进入八路军115师任职,担任344旅的旅长,后来还担任了八路军第2纵队的政委和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彭雪枫虽然未能进入三大主力师任职,但肩负的任务也很重,被派到鄂豫皖的中心地带确山拉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他不仅在确山站稳了脚跟,还率部挺进豫东,准备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彭雪枫所部由最初的370多人发展到了一万余人,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并成功创建了以永南、涡北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建立起来后,面临着日、伪、顽三方的夹击,处境很艰难。为了支援彭雪枫作战,黄克诚奉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于1940年5月率344旅和新编第二旅离开冀鲁豫南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在豫皖苏边区的新兴集和彭雪枫部会合。之后不久,黄克诚带来的这两个旅和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纵队司令,黄克诚为政委,张震为参谋长。

4纵成立后,彭雪枫打算继续在津浦路西和陇海路以南活动,在这一带和日伪军作战,以巩固豫皖苏根据地。早在1939年秋季的时候,延安就明确指出“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并在战略亦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因此少奇同志出任中原局书记后,就着手经营苏北。郭村战斗结束后,由于八路军南下较为迟缓,北上的新四军不得不独自面对苏北的国民党顽军,压力较大。

为了加强新四军在苏北的力量,少奇同志给4纵来电,要求黄克诚率三个团向东跨过津浦路,进入皖东北,并以此为跳板,进取苏北,进而配合夺取华中。但彭雪枫认为,黄克诚之所以来到豫皖苏,就是为了和自己一起应对日伪顽的夹攻,巩固根据地的。如果他率三个团东进的话,自己手中的兵力就会不足,根据地将面临严重的困难。

而且他还认为东进不如向西发展,最后他给少奇同志去了一封电报,说:“与敌伪顽长期斗争,以向西发展为有利,平原作战须有山地作依托;黄部应留下,培养主力,建立巩固根据地;一旦形势有变,即可西入伏牛山,南进大别山。”少奇同志要求黄克诚率领三个团东进,彭雪枫则认为向西发展更为有利并要求黄克诚留下。

少奇同志很快回电,在电文中他指出:华中可作我战略根据地之地区有三,即:(一)大别山,(二)伏牛山,(三)苏北之兴化盐城东西地区,该地即现韩德勒之后方,有纵横数百里之水网,大部队及重快速部队完全不能活动,物产丰富,有水道交通。此三个地区,前两个目前我们不能取得,但后一个地区我们可能取得。且我华中各部队迫切需要取得苏北,建立巩固的总的根据地与后方。以便开办学校,开办工厂,安插伤兵,建立财政等,这对我长期坚持华中抗战和发展有决定的意义。现在必须以全力完成这一任务,以后才可破坏公路要塞运河,使运河改道,驱退某些据点之敌,即可成为一个大的根据地。

少奇同志要求黄克诚尽快东进,但彭雪枫却要求留下黄克诚并向津浦路以西发展,当时北方局也支持彭雪枫的主张。这样一来,黄克诚就犯难了,自己究竟该听谁的呢?最后他给毛主席去电请示。毛主席很快回电:执行少奇同志指示。黄克诚把毛主席的回电给彭雪枫看了,并说自己准备立即东进皖东。不久后黄克诚率新编第二旅出发了,将344旅的两个团和教导营的一个连留给了彭雪枫。

之后黄克诚率部越过津浦铁路,向皖东北挺进,和南下的苏鲁豫支队、南进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第5纵队,他出任司令兼政委。5纵成立后,黄克诚继续率部东进,在白驹镇会师和新四军苏北部队胜利会师,并共同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由此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黄克诚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在和日伪军的斗争中,第三师不断发展壮大,兵力达到了惊人的35000多人。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克诚东进后,彭雪枫率部向路西发展。这一带除了日寇和伪军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顽军,其中既有汤恩伯和李仙洲这样的蒋介石嫡系,还有东北军的骑2军及青马的骑8师。皖南事变发生后,津浦路西的这些顽军向彭雪枫率部发起了凶猛的进攻。敌人本来就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再加上平原地带作战,骑兵的优势很大。彭雪枫率部苦战,未能将敌人打退,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最后被迫撤到了津浦路以东,辛苦经营的路西根据地全部丢失。

彭雪枫自领兵以来,还从未遭受过如此惨痛的失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收复豫皖苏根据地。为了对付敌人的骑兵,彭雪枫下大力气组建了一个骑兵团,还发明了“雪枫刀”。经过严格训练的骑兵团很快就战场上发挥了惊人的威力,在一次野战中,四师的骑兵团在短短的9分钟内就劈倒了300多名日伪步兵,一战震慑敌胆。之后在和敌人骑兵的较量中,手持“雪枫刀”的四师骑兵团也多次获胜。

到1944年的时候,第4师已经兵强马壮,彭雪枫奉命率部收复豫皖苏根据地,一路连战连捷。遗憾的是,在夏邑县东边的八里庄和伪军李光明部作战时,他被敌人的一颗流弹击中,英勇牺牲。毛主席得知噩耗后十分悲痛,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小小八里庄,竟损失我一员大将!以彭雪枫的资历和功绩来看,如果不牺牲的话,55年大授衔的时候,必然会进入十大将行列。

0 阅读:285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