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12兵团成立,韩先楚为啥仅是第二副司令?第一副司令他惹不起

凌瑶看趣事 2025-04-23 04:05:46

1949年春季,四野第12兵团成立,下辖第40、第45和第46三个军,萧劲光任兵团司令兼政委,韩先楚出任第二副司令。韩先楚能征善战,担任军事主官后基本没有打过败仗,在东北战场上所向披靡,被称为“旋风司令”。

那么问题来了,12兵团组建后,能征善战的韩先楚为啥仅是第二副司令呢?第一副司令他惹不起。当时12兵团的第一副司令是陈伯钧。陈伯钧毕业于黄埔6期,参加过秋收起义并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来到井冈山后,陈伯钧出任连长,他打仗不仅勇敢,还很有谋略,而且每次战斗结束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部下,哪个指挥员能不喜爱呢?来到中央苏区后,陈伯钧的表现更加出色,在前三次反围剿作战中都立下了大功。

龙冈战斗胜利后,陈伯钧奉命率部追击敌谭道源师,歼灭该师过半,缴获步枪2000余支,机枪46挺;反击敌公秉藩师时,巧妙运用战术,抄小路预先设伏,将公秉藩师全部缴械。凭借着赫赫战功,陈伯钧升任红15军军长。

后来毛主席受到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前委书记职务的职务被撤销。陈伯钧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据理力争,最后被撤销了军长的职务,调到红军学校学习。

1932年春季,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前线急需用人,陈伯钧这才得以复出,担任红13师师长。他率部在战场上多次立功,获得了一枚二等红星奖章。两年后,由于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

红13师作为红一方面军的后卫,在湘江战役中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当时聂荣臻是红一军团的政委,13师在湘江战役中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2年在北戴河疗养的时候,聂荣臻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对陈伯钧说:“要不是你的十三师在湘江战役与敌苦战一整天,我们前面的部队没那么顺利渡江,就不知是什么结局了。”

1935年6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两军会师后进行了混编,准备共同北上,陈伯钧来到四方面军任职,担任第9军参谋长。北上的关键时刻,张国焘突然变卦,坚持要南下,最终双方在草地分兵。

陈伯钧对张国焘的做法十分不满,和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结果被撤掉了参谋长的职务,调到红军大学当教员。后来南下的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战役中失利,兵力损失过半,进退失据的张国焘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北上。陈伯钧重回作战部队,担任红4军参谋长。

1936年7月初,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不久后红二六军团编为红二方面军,萧克出任副总指挥,红6军团军团长一职由陈伯钧接任。两个多月后,红军三大主力即将会师,毛主席终于得到了爱将陈伯钧的消息。

10月15日这一天,毛主席亲自给陈伯钧去信,信中说”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们都想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礼!“

信虽短,但关怀和挂念之情却跃然纸上。陈伯钧能力强,能打硬仗,常打胜仗,还多次在关键时刻支持毛主席。这样的老部下,毛主席自然是要多一份关爱的。和陈伯钧相比,韩先楚红军时期的资历和职务都差了很多。

陈伯钧参加过秋收起义,经历过三湾改编,井冈山时期就担任了连长,1930年不满20岁就担任了红7师的师长,当时韩先楚还在孝感游击队当班长;1932年7月,陈伯钧出任红15军军长,此时韩先楚在地方部队担任独立团排长。长征到达陕北前,韩先楚的最高职务是红25军的营长。

1936年夏季,韩先楚升任红78师师长,此时陈伯钧已经担任了红6军团的军团长。不论资历还是职务,红军时期的韩先楚,都是不及陈伯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一带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陈伯钧当时的职务是120师359旅旅长,韩先楚的职务是115师344旅688团的副团长,这一时期的职务依然不及陈伯钧。1948年4月,辽东前线指挥所更名为东野前方第1指挥所,统一指挥三个纵队和五个独立师围困长春。

当年9月初,第一指挥所改称东野第1兵团,萧劲光任司令,萧华为政委,陈伯钧和韩先楚都是副司令。韩先楚早期的资历,不及陈伯钧,红军时期的职务也差了好多级,解放战争末期才追上来。因此四野第12兵团成立后,虽然二人都是副司令,但陈伯钧的排名却在韩先楚之前。55年大授衔的时候,二人都成了上将。

0 阅读:79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