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滴滴、饿了么、小红书背后,“独角兽捕手”朱啸虎的看人标准

萌解创投 2024-11-14 09:45:48

当被问到最想当哪个武侠人物时,朱啸虎的回答是:小李飞刀。

在创投圈,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是个特别的存在。

他被视为“风口制造者”,无论是早期的互联网外卖、出行领域,还是后来的共享单车、AIGC,他的观点和看法,都会被媒体广为传播。

他被评为“独角兽捕手”,投资了多个“点石成金”的案例,滴滴出行、饿了么、小红书、映客、ofo等等,他几乎踩准了移动互联网的每一个风口。

他看上去一副严厉的大佬模样,不苟言笑,让人不免有距离感和高傲感;然而不少和他接触过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则认为他是一个热情随和的人,从不吝于分享行业观点和观察,而且是投资圈里少有的主动给你递真名片的人。

无论外界对他评价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朱啸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成功的投资人之一。

01从学霸到创业,恰逢“互联网泡沫”

从朱啸虎的人生经历看,他是个聪明且执行力很强的人。

1974年,朱啸虎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数学家朱德明。耳濡目染之下,朱啸虎从小就对物理和数学情有独钟。

高中时期,朱啸虎曾获得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和美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

如果按照这个既定路线,朱啸虎的大学专业势必会跟数学有关。但他并没有这么选择。彼时,诺基亚和思科风头正盛,通信工程是最有前景的专业。

1992年,18岁的朱啸虎被保送至上海交大试点班,学习通信工程。四年期间,他修了通信、计算机、日语和工业外贸四门本科学位。在大四时,他去思科和诺基亚面试,才意识到工程师的职业规划一眼看到头,很枯燥。很快,他放弃了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想法。

1996年,22岁的他再次获得保送资格,进入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深造,师从研究欧洲经济的著名学者戴炳然教授。戴炳然对朱啸虎的印象是“聪明、勤奋、基础扎实”。据戴炳然回忆,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学制三年,但朱啸虎两年就修满了学分,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提前一年毕业。

而就在毕业前一年,他结识了日后带他进入创投圈的引路人。1997年,还在读研的朱啸虎到北电网络实习,缘分使然,结识了公司副总裁伍伸俊。两人惊鸿一遇后,互留电话,保持联系。

1998年,研究生毕业的朱啸虎,拿到国际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offer。做咨询,需要在短时间内概括出一个公司或一个新行业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策略。“这对我在很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很重要。”多年以后,从事投资的朱啸虎如是说。

在麦肯锡工作的两年里,朱啸虎观察到了新机会。

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突破了2000万。那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拨造富时代,张朝阳、陈天桥、丁磊……一个个狂热的财富故事吸引着26岁的朱啸虎。

在互联网大势的感召下,受互联网造富的刺激,朱啸虎和麦肯锡的同事联手创立了易保网络,参照美国样板,在网上卖起了保险。之所以选择保险行业,是因为朱啸虎在麦肯锡工作时,曾经给平安保险做咨询,发现美国在网上卖保险很火。朱啸虎说,“那时候人们都想做互联网创业,都是看哪个模式美国很火。网上保险业务,中国还没做。”

这个业务听起来很有发展前景的样子,既是借助新事物网络,又是利润丰厚的保险行业,想必第一桶金指日可待。他甚至一度梦想“做两三年就退休”,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当时,中国人对互联网都还不熟悉,怎么可能在网上买保险。而且,屋漏偏逢连阴雨,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互联网泡沫比金子来得更快。朱啸虎的第一次创业兴头还没过,就遭遇到了资本寒冬。无数互联网小企业倒闭破产,大鳄也朝不保夕,经济一片萧条。

为了生存,易保网络换过好几次方向,最后决定转去给保险公司做软件。当时,由于账期长,公司账上经常没钱,他们就先给员工发工资,管理层的都欠着,等有回款了再补发。据说最困难时,管理层一整年都没发工资,直到年底结账回款,才让大家过了个踏实春节。

“创业太苦了。”朱啸虎感慨说。但恰恰是这一段创业经历,让他做投资有了另一个优势。“只有创业过才知道这条路有多少坑和坎,才能帮助早期创业者解决问题。”

02一个好的投资人,至少要交1亿美金“学费”

2007年,朱啸虎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创业之旅,卖掉了易保网络。

金沙江创始人伍申俊向朱啸虎发出了邀请。伍申俊觉得,朱啸虎理解产业趋势,又理解创业的甜酸苦辣,很具备VC(风险投资)的潜质。事后证明,伍伸俊看人很准,朱啸虎确实很有天分,在创投圈屡屡得手,一路开挂。

“2007年,互联网用户群到了爆发点,自己在这时候转做风险投资,等于踩到了最好的节点,后面的发展也就事半功倍。”朱啸虎说。

事实却是如此。从2007年开始,之后的十年,也是互联网创投爆炸的十年,如今市场上活跃的很多公司和投资机构,都创立于这一时期。

百姓网,因不敢“烧钱”错过先机

第一次体验到国内“烧钱”的玩法,是朱啸虎进入金沙江的第一年,参与投资的百姓网。

百姓网是最初叫客齐集,是一家网络分类广告公司,由微软前员工王建硕创立,后来到了eBay旗下。王健硕行业经验丰富,分析能力很强,而且对数据也非常敏感,深得投资人的青睐。

2007年初,朱啸虎找到王建硕说,如果你想从eBay独立出来,我们可以帮你。当时管理团队还没这个想法。半年后,eBay想从中国撤出,金沙江创投占据了先机。

但王健硕也有一个特点,就是谨慎。本在市场遥遥领先稳居首位的百姓网,被后来者58同城赶超。华平投资联合DCM的共同投资4500万美元让58同城拼命烧钱扩张,迅速占领了资本高地。而王建硕因为不敢烧钱,逐渐落入下风。

最终,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王健硕终于意识到“一切为速度让路”,但来不及了,百姓网最终止步于新三板。

接触项目足够早,创始人能力也很优秀,而且是在第一时间投资,但仍然没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朱啸虎的反思是,该烧钱的时候还是要烧钱,太保守可能错失大成的机会。因此,他看人也发生了变化,分析型的CEO容易做成第二名,比较敢打的反而容易做成第一名。

拉手网,因太过“冒进”导致失败

拉手网是朱啸虎第一个10亿美元估值的项目。

2010年,拉手网只创立几个月,是当时最早的团购网站之一。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朱啸虎和同事林仁俊一起见了创始人吴波。只谈了一小时,朱啸虎便决定投资。三周后,金沙江450万美元的A轮投资就打到了拉手网账户上。

从2010年到2011年,拉手网快速完成三轮融资,共计1.66亿美元,估值高达11亿美元,也一度创造了互联网最短时间内估值最高的记录。金沙江创投从A轮到C轮全部跟进,拉手网也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

快速融资,敢于花钱,砸钱做广告、砸补贴、拓城,拉手网无处不在。然而,欲速则不达。

2012年,拉手网谋求美股IPO,这本该成为朱啸虎收割名声与财富的时刻,但没想到意外发生了。前一天拉手网刚宣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时间,隔天便因被举报涉嫌财务造假而暂停上市。

朱啸虎说,得知拉手上市失败,是自己投资生涯中最失望的时刻。“那时候我刚做投资,没有经验,希望能够有一个尽早的IPO,拉手网的经历对于团队和我,都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从拉手网这个案例中,朱啸虎又总结了经验教训,即投资一定要看团队和创始人的格局。

拉手网开局形势很好,为了壮大团队,朱啸虎给吴波推荐了干嘉伟(曾任阿里副总裁)和沈皓瑜,但吴波不愿意用新人。朱啸虎还为拉手网拉来了阿里的投资,但在签字前的最后一刻,吴波坚持要求阿里不要上线聚划算,导致阿里转身投资了美团。

最终,干嘉伟去了竞争对手美团,沈皓瑜去了京东。朱啸虎后来回忆到,如果能用了其中一人,拉手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结果。

拉手网虽然失败了,但对朱啸虎的投资逻辑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朱啸虎摸清了BAT战略投资的门道和底线,更懂得如何和他们打交道,也更深刻认识到消费互联网中赢家通吃的奥秘。

此后,他投资的项目有意引入BAT获得竞争优势,比如滴滴引入腾讯、ofo引入阿里等等。他用多次失败的投资经验,换来了扎实的投资理论。

为寻找优质案源,甘愿“抛头露面”

事有所成者,必是千帆历尽,不断摸索出更多辅助技能。

朱啸虎曾说:“一个好的投资人,肯定至少要投资1亿美金,这是学费。你能知道多少,就得看自己的本事。”学费可以花在项目上,也可以花在社交上。

朱啸虎深知,在寻找优质的投资案源时,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在圈内的名气格外重要。比如,朱啸虎投的电商项目是兰亭集势,他从不同渠道听说了这家公司,但创始人郭去疾是出了名的低调。朱啸虎找到创新工场李开复牵线搭桥,才得以投成。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致力于做创投圈的KOL。

那时,为了解行业特点、认识更多的人,他对行业节目的邀约来者不拒,很乐意抛头露面。比如在创业大赛上担任点评嘉宾,在各大投资论坛上做主讲人,在微博上发行业动态,以及和各种人吃饭。

这么做也确实有效。有一次,朱啸虎在上海交大大学生创业比赛中担任评委,比赛结束后,朱啸虎递给参赛的张旭豪一张名片,叮嘱他毕业以后可以来谈谈。这次相识,让朱啸虎捕获到自己的第一个“独角兽”。

03出手果决,投资饿了么、滴滴、ofo

对于朱啸虎而言,2012年是他投资生涯的分水岭。

在一众投资大佬面前,朱啸虎不算多资深,但他却凭眼光和实力迅速出圈,被视为“风口制造者”。他的三笔著名投资,都准确地打在互联网扩张战役上——出行之战、外卖之战、共享单车之战。每一场较量,他都旗开得胜。

饿了么,失而复得的投资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朱啸虎跟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初会,是在上海交大大学生创业比赛上。张旭豪是参赛的读研生,朱啸虎受邀当评委。当时听完十几个创业者发言,朱啸虎对张旭豪很中意:逻辑清晰、实践力强,校园成本低,值得投。

张旭豪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到处拉融资。他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朱啸虎,而是美国的Benchmark Capital(标杆资本)。因为Benchmark在美国投了DoorDash(美国外卖公司),所以他希望获得Benchmark的投资。

没想到的是,Benchmark不投中国市场,转手就把资料给了关系比较好的别人。这个“别人”,正是朱啸虎。朱啸虎一看,这正是以前自己见过的项目,很快就和张旭豪联系了。

图:饿了么创始人 张旭豪

朱啸虎立马约张旭豪见面,聊了20多分钟,就敲定100万美元投资。幸福来得太突然,张旭豪一脸懵,天使融资轻松搞定。

朱啸虎之所以这么豪爽,有两点原因:一是这点钱对他来说比较少,不用太纠结;二是他看好这个人。他曾称,张旭豪是他见过的最有商业天分的年轻人之一。

而在张旭豪眼里,朱啸虎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气、能一刀切中问题核心。两个人一起讨论问题时,朱啸虎总能第一时间把细枝末节清理出去,提出一到两个核心问题,让创业者解决掉,并且给创业者最大的空间。

自朱啸虎领投张旭豪之后四年里,饿了么共完成六轮融资,其中包括经纬创投、红杉中国、中信产业等风投大咖,估值超30亿美元。

饿了么,也成为朱啸虎发掘的第一只独角兽。由此,他得出一个投资心得:要投就投刚需。

但是,要抓紧刚需项目,抢占第一轮赛道,就没有时间去慢慢做调研报告。因为“等你把分析做出来,风口早过了。”所以朱啸虎的常规做法是:先选赛道,再找项目。比如滴滴,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投。

投中滴滴,运气和实力各占一半

滴滴是典型的金沙江创投式投资:选好赛道,把所有团队看一遍,找出最好的创业者。

朱啸虎一直关注和看好用互联网改造出行领域,在投资滴滴之前,已将整个互联网打车市场做了系统的调查。

首先关注到的是易到。当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还很低,为了拓展司机队伍,易到计划免费为司机配置智能手机。但朱啸虎认为,这种方法会推高拓展成本,于是放弃了易到。

接着接触了摇摇招车,这支团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户,是滴滴在北京的主要竞争对手。朱啸虎认为团队不够强,而且先注册后充值的方法不符合互联网思维。摇摇招车也被放弃了。

后来,朱啸虎通过微博私信约见程维。

2012年,程维从马云团队脱离出来后,推出滴滴打车业务。万事开头难,虽然有前东家几十万元的象征性鼓励,但杯水车薪,很快烧光。

图: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 程维

在中关村滴滴办公室,朱啸虎跟程维聊了半个小时,他发现程维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想得很清楚,非常符合自己对创始人一定要“逻辑清晰”的要求。

当时,美国的优步(Uber)是从专车切入的,那时国内创业者都在想,要抄优步,要做专车。但那时中国消费者没人知道什么叫专车。而对创业公司来说,“教育市场”太辛苦了、太累了。

在朱啸虎看来,程维是唯一一个想明白,中国一定要从出租车市场切入,把出租车做到90%市场份额以后,再切专车的创业者。而且程维在阿里做地推的背景,特别适合去打出租车市场。

很快,朱啸虎拍板300万美元A轮融资。

这下,程维体会到跟张旭豪一样的懵圈:之前见了二十几家投资人,都不愿意投自己,他怎么这么快就投了?莫不是个骗子吧?事实打消了程维的顾虑,聊完的那个周末,300万美元就躺在了滴滴的账户上。

在投资中,朱啸虎自比“小李飞刀”,力求出手即命中,例无虚发。

他反复强调他投资的3S原则:首先是Significant,要大市场;第二是Scalable,要可扩张,能够容易并低成本的扩张;第三是Sustainable,可防守,有足够的壁垒以阻止潜在的竞争。

他说,选好赛道是最重要的,当赛道选好后,只要找到其中最好的创业者就好了。而程维,正是他眼中最合适的创业者。

拿到朱啸虎的融资后,滴滴一路快跑。当时,网约车成为新释放的风口,所有参赛者都希望尽快拿到更多钱,占得先机。

2013年初,程维的老东家阿里也盯上了这块市场,并且正在与滴滴的另一个竞争对手——快的洽谈。巨头公司入局意味着资金和流量的涌入,如果快的顺利拿到阿里的融资,滴滴必将危在旦夕。

阿里开始行动了,腾讯自然也不会滞后。2013年初,马化腾专程赶到北京与程维见面,并接受了滴滴的所有条件。但是,程维却犹豫了。作为创业者,他不想在B轮就选择站在巨头后面,受制于人。

关键时刻,朱啸虎站了出来,他强烈要求程维接受腾讯投资,这几乎是他唯一一件要求程维必须去做的事情。在朱啸虎看来,如果你不去拿大钱而竞争对手拿了,你会很被动,必须要把所有投资人都拉到自己这边。

2013年4月,在快的完成阿里和经纬创投的1000万美金A轮融资的同时,滴滴宣布完成了15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正是腾讯。

阿里与腾讯的入局,让本就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显得更加剑拔弩张。在后来的发展中,滴滴做对了很多事。但不得不说的是,他们有几位始终站在身后默默支持的投资人,朱啸虎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滴滴发展势如破竹,逐步称霸打车市场。滴滴,成为朱啸虎开拓出的第二只独角兽。

在朱啸虎看来,投中滴滴,运气和实力各占一半。在正确的时间点遇到程维也很重要。程维一开始出来融资,要5000万美金估值,肯定太高了。当朱啸虎见到程维的时候,程维已经碰了很多次壁了,然后把滴滴降到一个合理估值了。那时候,对朱啸虎来说做决策也相对容易一点。

投资滴滴之后,朱啸虎声名鹊起,跟随者众。此后,找创业者这件事,对于朱啸虎就很容易了。2014年,映客创始人奉佑生第一次见到朱啸虎,感觉点儿紧张,“他之前投资滴滴非常知名,算是大牌投资人。”

朱啸虎再也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在各大投资论坛上做主讲人,在微博上发行业动态,和各种人吃饭。只要处于工作状态,就有见不完的创始人,门庭若市。

投资ofo,杀伐决断,套现离场

朱啸虎的大多数投资战略,就是找准风口,而后快进快出。在某次演讲时他曾提到:我们投资人,能投的是一年内能赚回来的企业,最希望六个月就能赚回来。

就连天使投资人龚虹嘉都说,自从有了朱啸虎,早期投资算是有了“救世主”,“只要他看重哪个项目就砸大钱,往往他一砸大钱长则一年结束战斗,短则几个月结束战斗。我们都得花十几二十年才能有结果,他两三年就够了。”他调侃朱啸虎人如其名,是一只呼啸而来凶恶的老虎。

比如投资ofo,就反映出他杀伐决断的投资风格。

成功投资滴滴后,金沙江一直在思考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6年,朱啸虎主动出击,找到90后创业新星、ofo创始人戴威,豪掷1000万领投他的共享单车项目。2016年10月,ofo完成滴滴领投的1.3亿美元C轮融资。

有了资本的加持,ofo迅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12月,小黄车走出北京;2017年7月,小黄车就迅速走出国门,进入泰国市场。从走出北大校园一直到铺向海外市场,ofo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新颖的商业模式和“明朗”的商业前景,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涌入,各种颜色的单车开始充斥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中就有和ofo缠斗的摩拜单车。

谁的资本更雄厚,谁就能笑到最后,问题是对手的家底也很厚。虽然小黄车背靠滴滴、小米、经纬中国、中信产业基金、云璟等资本大佬,但摩拜也毫不逊色,背后有腾讯、红杉资本、携程、华住酒店等资本的支持。

拓展城市越多,市场份额越大,就越能击垮对方。于是,市场各方暗自铆劲,陷入了一场激烈的融资、烧钱、抢地盘的拉锯战。一时间,免押金、免租金、一元骑活动层出不穷。高峰期,小黄车每天能烧掉4000万元,烧钱速度惊人。

僵局持续到2017年年底,朱啸虎劝两家握手言和,与其毫无意义地打“两败俱伤”的消耗战,不如放大格局、共同发展,却被戴威一口回绝,“资本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对这场长期拉锯战,戴威自信满满,可朱啸虎却没了耐心。在戴威拒绝合并建议后,朱啸虎将所持ofo股份以30亿美元卖出,套现离场。

多数人看到了朱啸虎赌性的一面,但却忽视了他手中始终握着计算器。朱啸虎称自己是谨慎的投资人,“保守保守再保守。”

说到底,朱啸虎看似矛盾的两面,其底色是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投资人,对于资本泛滥的时代,速战速决是最好的风控,而在资本市场变谨慎时,快速盈利才是最好的防守。

就如投资ofo,本来铁定要亏,但因为他提早抽身,从1000万变成了30亿。懂得及时出击,也懂得适时收手,这也许是朱啸虎的投资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要做的似乎很简单:找到一个新的行业,花小钱投一个“小生意”,后面自有BAT巨头和顶级VC/PE跟上。

04投出多个独角兽,靠实力“做自己”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感叹,虽然经纬也投出了不少好案子,但靠的是整体管理,“他(朱啸虎)一个人厮杀,就能抓住滴滴、饿了么、ofo。”

朱啸虎当然是个极其聪明的商人,要理解他的表达,不能脱离他的身份这个基点,他经营的个人形象背后全是人性洞察。

做投资,始终冲在一线

很多投资人成为合伙人后,不再冲在第一线,往往投资经理最早接触项目初筛,再推给合伙人,合伙人只做最后的判断。

时至今日,朱啸虎依旧冲在第一线,他投的项目都是自己去看。“春江水暖鸭先知”,朱啸虎说,“你必须掌握一手信息,如果要等下面的人把现象总结出来,你再判断,肯定为时已晚。”

不仅亲自看,投与不投他都发表意见,还经常将判断发在朋友圈里。在投资界,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家VC的合伙人像朱啸虎一样高调。

对创业者“30分钟考验”

在选人的标准上,朱啸虎认为,具有相同商业逻辑和价值观的人,最终会始终会走在一起。

而那些抱怨朱啸虎对自己不够亲和的人,恐怕不知道朱啸虎,在私底下的话也不多。就连让他评价项目,也特别节约字数,“思路清楚”,“想明白了”,或者干脆就两个字,“不行”。

没有人会觉得和朱啸虎一起吃饭,是件可以随口闲扯篇的事。

当年在金沙江跟着朱啸虎实习的XVC创始合伙人胡博予,一到和朱啸虎一起吃饭,就不由得总想加速,一是因为,朱啸虎话太少,好像没有太多东西可以聊;二是朱啸虎时间也比较宝贵,你想发言,就得直切主题,别废话,别啰嗦。

朱啸虎曾说,在与创业者聊项目的时候,时间也往往不会超过 30 分钟,这已是近乎“公开的秘密”。如果创业者30分钟都讲不好自己的想法,要么说明表达有问题,要么就是根本没想清楚要做什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放到市场上,死的概率都会很大、投资风险都会太高。

某种程度来看,朱啸虎之所以成为朱啸虎,并不是因为他擅长和创业者们热烈联络,也不是因为他擅长和圈中同行们抱团取暖。,而是他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连续抓住了多个独角兽,把金沙江创投直接带进了VC圈里的准一线。

圈内人常说,评价一个人,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谁到底什么品行。可见在势利的资本游戏面前,一身硬本事的朱啸虎,确实有几分资格“口无遮拦做自己”的。

欣赏“心态开放,乐于学习”的创业者

2013年,28岁的毛文超结束斯坦福大学的学业,和武汉老乡瞿芳来到上海一起创业。彼时,移动互联网浪潮刚刚兴起,刚起步的小红书像一种购物资讯杂志,推出的第一款产品便是7个PDF。

“小红书一开始是很不起眼的。”朱啸虎在访谈中回忆当年投资细节,“那时我们签了A轮投资协议,分了一些额度给兄弟基金,法律文件都做好了就差打钱了,他们不投了,我们全部接过来投进去。”

图:瞿芳(左一),毛文超(左二)

毛文超与瞿芳的创业想法在迭代的过程中,是与朱啸虎开放探讨过的。在双方共同打磨、尝试了三、四个方向后,“独角兽”小红书最终出现在公众面前。

对此,朱啸虎总结道:“在非常早期的融资阶段,只要这个人非常棒,哪怕事情不太对,我们也愿意试一试。”这句话里的“棒”,当然首重“心态开放,乐于学习”。

从第一笔25万美元开始,金沙江创投便一直陪伴小红书,后续也进行多轮加注。十年陪跑,小红书堪称金沙江创投版图中经典一役。2023年11月凤凰网财经《封面》访谈中,朱啸虎透露:小红书是目前收益最高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小红书投资了朱啸虎,上演了创投圈一段“反哺”佳话。

05未来投资布局,专注AIGC和消费

近两年,在炙手可热的AI独角兽项目中,金沙江创投的身影却很少出现。很多人不免发出质疑,难道朱啸虎不再是站在风口上的那个人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AIGC和消费,是朱啸虎始终在聚焦的赛道,但即使领域熟悉,他的投资决策还是变慢了。

如今,他会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考察项目,像过去跟程维聊了半个小时就拍板投资的情节几乎不会再上演,“因为没人抢(项目),我平均一个项目可以看三四个月,看清楚是不是‘好牌’”。

从热钱涌入时大家“快进抢进”,到如今慢慢悠悠地投资,在朱啸虎看来,这两年是他做投资以来最为舒服的状态。

对AI的投资逻辑,不喜欢烧钱的投资项目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投出过“滴滴”“饿了么”的朱啸虎,是支持烧钱甚至鼓励烧钱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说实话我们胆子一直很小,我一直不太愿意烧钱。”朱啸虎告诉记者,当年他投滴滴、饿了么,都是不用烧钱就能起量,“后面是因为大家发现这个东西挺好的,一下子都进来了才开始烧钱。”

朱啸虎说,当年金沙江创投投资滴滴,第一笔钱给了100万美金,碰到北京下了三场雪,每下一场用户翻一番;投资饿了么,第一笔钱才给了25万美金,张旭豪用了20万美金就把整个上海大学校区做下来了;投资小红书,第一笔也给25万美金,它就从做香港购物PDF做成了小红书APP。

这种“误解”的反面,才是朱啸虎真正喜欢的东西。那就是找到花几十万、一百万、两百万就能验证到底有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这套投资逻辑被他完整带入了AI时代。

在大模型公司融资最狂热的时候,朱啸虎最早用行动和言论给它降温。他认为五年后不会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他也只投AI应用类的项目。这个判断至今没有变过,甚至更自洽了。

未来二十年,消费在中国市场仍是好赛道

除了AI应用,朱啸虎还关注消费。

但是,现在是消费降级的逻辑,“低欲望”“极简主义”盛行,很多的年轻人选择少消费甚至不消费,那么消费赛道机会在哪里?

朱啸虎认为,不敢消费,终归也是要消费的,只是大家对价格更敏感一些。讲得理性一些,大家不愿意为了智商税买单,而是喜欢用更好的性价比去买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产品。

“大消费永远是一个好的赛道。虽然最近几年宏观环境有很多变化,但是未来10年至20年最确定因素我认为还是有三个: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这在全世界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第二就是中国成体系的供应链,中国的供应链能力特别强大;第三,中国创业者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这也是在全世界是没有看到过的。这三个是确定性,未来10至20年最大的确定性保证了,我认为大消费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赛道。”朱啸虎说。

一路走下来,朱啸虎越发觉得,能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在正确的时间点上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比什么都更重要。

写在最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朱啸虎在饿了么、滴滴、OFO、小红书、映客等项目的早期,敏锐入场。而这些项目无一例外的都在当年成为创业风口的明星项目。朱啸虎也因此被誉为“独角兽捕手”,被圈内人评价,是一个有自造风口能力的投资人。

但是,朱啸虎从不承认自己是风口型投资人。他认为,自己成为“流量”是无意的,是“时代的红利”。主要过去十几年投资的很多都是国民型的应用,所以大家的关注度会比较高一点。那今天如果投AIGC,尤其是面向企业服务的AIGC,用户、消费者根本就关注不到,所以这完全是一个时代的红利。

“每一代创业者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比如70后、80后、90后碰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00后能不能看到AIGC红利?今天我觉得还有点早。AIGC目前还是刚萌芽的状态,还要再等一两年才能看的清晰。这个红利特别重要。”朱啸虎说。

而对于当下创业者的建议,朱啸虎的答案是,对创业者来说既要抬头看天,更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特别重要。尤其在今天的环境下,一定要更接地气,更能够落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VX“萌解创投”

0 阅读:36

萌解创投

简介:分享创投故事,共勉励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