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汉杰滑稽的反击,一下子把整个教室里的人,给惹得哄堂大笑起来,黄埔一期的同学,对于这个当年到处吹嘘自己和何应钦关系如何如何的袁仲虎,多是嗤之以鼻的,而其他学员,好多是第一次听说此事,便嘲笑般地戏弄起袁仲虎来。或许他得罪的人不少,有的人已经开始站起身来,大骂他不老实,没有如实交代自己的问题。范汉杰笑了起来,说道:“诸位所言,大谬也。袁先生早就交代过了,而且是到处讲,不信,请问问在座的黄埔一期生,哪一位不知道?不过,袁仲虎先生并没有利用大反动派何应钦的关系,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干到了营口市的市长的。”

范汉杰的话,又引来一阵嘲笑之声。这里多说一句,范汉杰所说的被俘的黄埔一期生,此时在座的和即将在座的有几位,又都是谁呢?据笔者统计,共计12位,分别是:李仙洲、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范汉杰、郭一予、黄维、曾扩情、杨光钰、刘嘉树、韩浚、袁鸿逵。而不是什么10位、8位,而卢浚泉,是黄埔一期的轮训生,大抵相当于旁听生、成人班吧。当然,还有一个马励武,不过,他不是黄埔一期毕业的,他发的是结业证。
再看范汉杰说话时,又猛然回头,问了一声:“杜聿明,老实交代,当初他是如何被人民群众选举当上了营口市市长的,听说还是两次出任,理政有方,人民夹道欢迎的。”
刚刚清醒过来的杜聿明还没有见过如此架势,随着范汉杰的一声质问,他的身子颤抖了一下,老老实实地站了起来,哆嗦了几下,才回答了范汉杰的问题:“报告,袁鸿逵出任营口市市长,是,是,是熊式辉任命的,那是东北行辕管的事,我,我,我,不大了解情况。”
“不大了解情况?那么,我再问你,他是如何到你的东北保安司令部任副少将高参的?杜聿明,给了老同学这样一个奚落人的职位,太不够意思了吧?”范汉杰步步紧逼着。没有斗争经验的杜聿明,脸上的汗都出来了,他嘴唇哆嗦着,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坐在杜聿明身边的大个子文强出来“救驾”了。他慢腾腾地站起身来,说道:“袁鸿逵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少将高参和杜聿明无关,他确实是熊式辉举荐并任命的,至于为什么是副少将高参,大抵是熊式辉因材录用吧。至于他本人是不是通过何应钦引见给熊式辉的,是不是给熊式辉行了贿,我想,他这样的积极分子,会主动交代的。”

文强说完酸溜溜的话,又慢腾腾地坐了下来,范汉杰大笑起来,说道:“因材录用,熊式辉高明,真是一眼看透了我们袁同学的大材啊。副少将高参,大材,大材。”
袁仲虎被众人奚落得恼羞成怒,他大声说道:“这,是杜聿明报复我们云南人,是把五华山事件扩大化,是对我本人的打击……”批评专家,终于要引开话题了。
铁青着脸色坐在主持席上的王耀武终于听不下去了,或者说是,他感觉已经到了火候,这才及时拍了拍桌子,说道:“五华山事件,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我们改时间再讲。”
袁仲虎见王耀武如此说,也就软绵绵地坐了下来。他知道,如果自己再坚持下去,甚至对主持人王耀武提出批判,恐怕大家对自己的火力会更加猛烈,与其那样,还不如暂时撤退呢。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有点火的机会?
王耀武见大伙安静了下来,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心想,我的天爷哎,闹哄哄的一阵子,还好没有上纲上线、深入地批斗人,整个场面还在自己这个大组长的掌控之中,看来,完成这个课题讨论的小目标,没有多大问题了。于是,他强调了一句:“各位,一定要说主题,不要再跑题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对于解放军伟大的战略决策,先打锦州,对整个东北造成关门打狗之势,整个国民党集团内部,是如何反应的,难道都和卫立煌、范汉杰、杜聿明一样愚蠢,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王耀武的话刚刚落音,一个年轻而高大的学员便站了起来,他直橛橛地说了一句:“怎么可能呢?当时,委员长的参军长薛伯陵早就看出来了,解放军肯定会先打锦州的,为此还让我提醒过范汉杰呢。”
众人一听,静了下来,要听听这个年轻人讲些什么。这个年轻人叫李以劻,对于这个人,后人的印象或许并不怎么好,他同样“得益”于沈醉先生的笔墨,说他生吃马蜂,因为去洗温泉而闹出诸般笑话来,因为第一批没有被特赦而去举报他人,还说他精神出了问题,等等。而笔者只说四件事,来证明一下这个人,不是那样的坏:第一,这个人是在福建前线投诚的,后来落实了政策;第二,这个人对于淮海战役的回忆文章《淮海战役国军被歼概要》,是客观而富有很强的史料价值的,和杜聿明的那篇《淮海战役始末》相互印证;第三,在文革中,是他和妻子并溥仪的兄弟溥杰和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四人,照顾了重病的溥仪,并最终把溥仪的遗体送到八宝山火葬场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就足以证明,这个人,不可笑;第四,对于范汉杰“出卖”第19路军一事,只有他一人为范喊冤,说密码本不是时任第19路军参谋处长范汉杰出卖给军统特务的,而是一个高级参谋投蒋了。

李以劻是广东电白人,1912年生,黄埔八期、陆大特别班五期毕业。李以劻的舅舅和蔡廷锴将军是同学,闽南事变时李任蔡的特务营营长,抗战时任第九战区少将高参,新编第20师代师长,一直跟随薛岳。抗战胜利后,曾任第六军官总队副总队长,总统府高参,当时薛岳任参军长。淮海战役前,出任华东地区少将战地视察官,对于参加淮海战役的诸将领多有了解。其后,任重建的第5军副军长兼独立第50师师长,1949年8月,在福州战役中率部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