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旅游
独石口镇位于赤城县西北白河上游距县城 45公里处,北与沽源县接壤,国道239公路从全境通过。独石口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因南有独石屹立平地而得名。
独石口为长城要隘。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独石口的历史催生了独石口特有的边塞文化,也积蓄了众多当地特色美食,独石口中果就是其中之一。
独石口中果其状若丹丸,色白而透红,内而芯黄,表面一层白绵糖糊,又似蚕茧,吃起来油而不腻、酥甜软绵,民间有“中果丹”的称号。它是将饴糖、碱、鸡蛋、胡麻油用开水冲开加入面粉中拌匀,打成面穗,将面穗与红糖调成的糖浆混合成面团,饧20分钟,然后搓成长条切成1.3厘米长的方剂子,用手团成丹状后,入油锅中炸成黄红色即可(剂子进入油锅经过膨胀才能炸成圆胚子,如果是圆剂子,经过油炸,就会膨胀成形)。将红糖、白绵糖、桂花等秘制小料加水放在锅中熬成湖状,然后把炸好的胚子滚入,从而增加了胚子表面的粘性,捞出倒在盆里与过筛的热面(经过蒸熟)和白绵糖拌匀,表面沾裹即可。如果在晴天,自然晾干即可,而且口味最好。如果在阴雨天,可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最后入袋装箱。
独石口中果丹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作为传统老式糕点,独石口中果丹是因清康熙大帝才一举成名的。康熙大帝玄烨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统六军亲征噶尔丹,出塞、班师皆走望云古道,并驻跸独石口,巡察了这里的险绝形势和边关防务。当地官员用中果丹招待康熙,康熙品后大悦,让随同官员一同品尝,自此,独石口中果丹名声大噪。
1986年以前,独石口中果丹都是以乡间野卖为主。经过传承人范永珍的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独石口中果丹备受当地百姓的赞誉。经过对配料和工艺不断创新改进,使口感更臻完美。针对现代人“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多的现实,开发出低糖口味的中果丹。2021年独石口中果成功入选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