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刘琮据襄阳,贼备屯樊城。六军庐新野,金鼓震天庭”是曹魏诗人缪袭写的一首诗,描述曹操轻易平定荆州的事迹。而荆州牧刘琮是主动归降曹操,为何曹操却看不上他而欣赏抗拒自己的孙权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汉朝宗室
刘琮是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人,出身汉朝宗室,为荆州牧刘表之子。不过从建安十三年(208年)时刘琮年少而轻易听从蒯越、韩嵩等人的建议而投降曹操推断,刘琮可能出生在刘表担任荆州牧前后不久。初平元年(190年),刘表单骑入荆州,靠着南郡蒯氏和蔡氏两大荆州世族的支持,这才得以坐稳州牧之位而掌控荆州。因此注定了刘表集团内部世族有很大影响力,为以后刘琮无法掌控荆州埋下了隐患。二,接管荆州
建安八年(203年),刘表之妻病逝,而他为了加强与荆州大族的联系,便续娶蔡瑁的妹妹蔡氏为妻。此时刘琮年幼而其兄刘琦已经成年且得宠,所以刘琦就是荆州未来的继承人,因此兄弟二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可能是刘琦不甘心像父亲那样受制于荆州世族,所以蔡氏并不喜欢这个继子,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刘琮。自此蔡氏就和哥哥蔡瑁及外甥张允站在了刘琮一边,不仅鼓动刘琮与刘琦争宠,还多次游说刘表废刘琦而立刘琮为继承人。
刘表知道废长立幼会导致儿子之间骨肉相残,可又受制于蔡蒯两大世族,虽不得不亲近刘琮而疏远刘琦,但却一直没有确定继承人。而刘琦也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便多次向诸葛亮求教,最终得以出镇江夏而躲过一劫。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已经病入膏肓,大权遂落入蔡瑁与张允手中。刘琦得知此事后迅速赶回襄阳探望父亲,但未能见面就被蔡瑁、张允赶回江夏。
当时丞相曹操南征荆州,刘表得知此事后便忧惧而亡,蔡瑁与张允便在襄阳拥立刘琮为荆州牧。此时曹操已经进入荆州,刘琮便与众人商议对策。而蒯越、蔡瑁等人自知不是曹操敌手,纷纷劝刘琮投降。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三国志·刘琮传)
但刘琮自然不甘心归顺曹操代表的朝廷,希望像父亲一样雄踞荆州,便对众人说:“现在我与诸君坐拥全楚,守住先君的基业,观望天下的局势,难道不行吗?”
东曹掾傅巽(xun)回答说:“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征讨荆州名正言顺。将军是人臣,抗拒曹公就是叛逆朝廷。将军仅有荆州一地,而曹公控制天下大半,以一州之地来抗拒天下,自然是以卵击石;用刘备来抗拒曹公,也不是对手。将军在三方面都不如曹公,却想要抗拒王师,简直是自取灭亡呀!”刘琮听了还是有些犹豫,傅巽便问他说:“将军自以为比刘备如何?”
刘琮回答说:“我不如他。”
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三国志·刘琮传)
傅巽便趁机进言说:“如果刘备无法抵御曹公,那将军即使保住楚地,也无法保全自己。如果刘备能挡住曹公,那岂会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将军。希望将军不要再犹豫了。”三,投降曹操
刘琮听了,自知无法保住荆州,便派人向曹操请降。随后曹操到达襄阳,刘琮便献城投降,获封青州刺史。后来刘琮担任谏议大夫,但此后就失去记载,消失了在了历史长河中。《三国演义》记载刘琮和蔡氏被曹操派于禁斩杀则纯属虚构,并不符合历史。虽然刘琮主动归降曹操,而孙权率大军抗拒曹操,但曹操却十分看不起不战而降的刘琮,却对屡次抗拒自己的孙权十分欣赏,说:“生个儿子一定要像孙权,刘表的儿子真是猪狗啊!”
然而曹操所言确实有些过了,刘琮是想率众抗拒曹操的,只不过手下谋士与将领都畏惧曹操势大,还与曹操有旧,自然不肯替他卖命。况且刘琮从即位到投降仅有一月时间,即使刘琮想培养自己的心腹,带着他们抗拒曹操也没有时间。孙权手下的众多谋士也是想劝他投降曹操的,只不过孙权继位多年,有周瑜和鲁肃等心腹将领力主抗曹,这才帮助孙权克服了畏惧曹操的心理,敢与抗拒曹操而绝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