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复二年(902),镇海节度使钱镠派儿子钱元璙向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求婚。而钱元璙拜见杨行密后,对天下形势叙述的有理得当,使得杨行密感叹生子当如钱元璙,而自己的儿子有如猪狗。为何杨行密会发出如此感叹,而他的儿子们又如他所说能力平庸吗,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生于乱世
光启而年(886年),杨渥生于淮南道的庐州,为三十四岁的庐州刺史杨行密之子。当时正直唐末,藩镇之间互相割据混战,杨行密便是趁此时机崛起,逐渐据有淮南而成为淮南节度使。乾宁四年(897年),杨行密击败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入侵,与其隔淮水对峙,使得淮南成为南方最强藩镇。不过杨行密知道朱温的实力远强于自己,又有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这个劲敌纠缠,此后必然无暇顾及南方,便把防御重点转为南面的浙江,多次与镇海节度使钱镠交战。
虽然杨行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多次与周边藩镇交战,不过他的长子杨渥出生太晚,没能参与父亲对外的战事,导致杨渥能力不足,也没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核心班底,为他以后的迅速败亡埋下了隐患。而杨行密的其余儿子年龄自然更小,也没能参与杨吴对外战事,导致他们也没有实力和能力影响杨吴,使得杨吴成为十国中最先名存实亡的政权。
二,年少继位
天佑元年(904年),吴王杨行密派18岁的儿子杨渥出任宣州观察使。但杨行密此前忙于战事而疏于对儿子的管教,导致杨渥年少轻狂,没有好的名声,使得杨行密手下的将领都对他十分轻视。行密病甚,命判官周隐作符召渥,隐虑渥幼弱不任事,劝行密用旧将有威望者代主军政,乃荐大将刘威,行密未许。温与严可求入问疾,行密以隐议告之,温等大惊,遽诣隐所计事。(新五代史·吴世家)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病重,便决定派判官周隐召回杨渥,让其继任淮南节度使。但周隐深知杨渥沉迷打球喝酒,还容易听信谗言,难以担当重任,便劝杨行密让大将刘威主政,等待其诸子长成后,让刘威选择一位可堪大任的王子立为吴王并归还大权。左衙指挥使张颢和右衙指挥使徐温为了获得拥立之功,便力劝杨行密不要听从周隐所说,直接召回杨渥传位即可,免得淮南落入外人手中。杨行密听从,便召杨渥回广陵继位,让大将王茂章接任宣州观察使。
不久杨行密病逝,杨渥便继任淮南节度使。此前杨渥返回广陵时,想带亲兵一起返回,但王茂章坚决不同意。由此杨渥深恨王茂章,便在即位后派马步都指挥使李简袭杀王茂章。王茂章无奈,只得投靠钱镠。由此可见杨渥心胸狭窄,连一名立有战功的大将都容不下,导致杨吴许多将领对这个新君并不服气。
三,吞并镇南
天佑三年(906年),镇南节度使钟传病逝,其子钟匡时继任节度使。但钟传的养子江州刺史钟延规却对此十分不满,于是投降杨渥,请求其派兵进攻江西。杨渥便任命秦裴为西南行营都招讨使,攻打镇南军。很快秦裴就大败镇南军,俘虏钟匡时,使得江西并入杨吴,杨吴领土由此扩大一倍。渥居丧,昼夜酣饮作乐,然十围之烛以击球,一烛费钱数万。或单骑出游,从者奔走道路,不知所之。左、右牙指挥使张颢、徐温泣谏,渥怒曰︰“汝谓我不才,何不杀我自为之!”(资治通鉴·后梁纪一)
杨渥吞并江西后志得意满,认为自己没有辜负父亲杨行密的托付,于是怒斥周隐有负先君信任而将其处死。接着杨渥更加肆意妄为,沉迷饮酒与打球。张颢、徐温对此痛心疾首,便多次出言劝谏。可杨渥不仅不听,还出言怒斥,声称自己要是不才,那他们可以杀了自己。张颢、徐温听了之后十分害怕,便不敢再谏。随后杨渥大肆提拔陈璠、范遇等亲信,排斥张徐等老臣。张颢和徐温自以为有拥立之功,现在确遭打压,自然对此十分不满,便萌生了反意。
四,囚禁被杀
四年正月,渥视事,璠等侍侧,温、颢拥牙兵入,拽璠等下,斩之,渥不能止,由是失政,而心愤未能发,温等益不自安。五年五月,温、颢共遣盗入寝中杀渥……(新五代史·吴世家)
然后张颢和徐温二人就派人以谋反罪之名诛杀秦裴等杨吴忠臣,以剪除杨渥羽翼。杨渥对此十分不满,便有了除掉张徐二人的打算。天佑四年(907年),张颢和徐温先发制人,带领牙兵发动突袭,杀死陈璠、范遇等杨渥亲信,还将杨渥软禁。然后张颢和徐温将不肯背叛杨吴的臣子诛杀殆尽,完全控制杨吴大权。杨渥自然对此愤懑不平,更加想要除掉张徐二人。而张颢和徐温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次年派刺客刺杀杨渥。
杨渥为了活命,便对刺客许诺,只要他们杀掉张徐二人,自己就封他们每个人为刺史。多数刺客听了有些心动,但纪祥不为所动,执意杀了杨渥。此后杨吴历代君主都沦为徐温及其养子徐知诰的傀儡,白白为南唐作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