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一个家烧烤店点了一盘炒米粉,样子挺好看,但是焦味特别重。我媳妇说是不是很来就这个味道,某种调料的味道。我说不可能,这味道也太怪了。
在外就餐,遇到一些产品上的小问题我一般不会找店家,比如发现一根头发啊,能接受的异物啊,我都是挑开了事。不是不在意,而是自己也是餐饮人,有些问题很难完全避免。既然不是有意为之,我们也可以网开一面。

所以,硬着头皮把这一盘吃得差不多了。
结完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些问题告诉店家对他们也许是好事,他们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我决定告诉店员。
因为米粉我们吃过了,我让店员闻一闻,告诉他即使不吃,也有很浓的焦味。
小姑娘估计是新手,看不出来,也闻不出来。不过,她叫来了主管,主管一闻,确定是有很浓的焦味,连忙道歉,说把米粉的钱退给我。
接着,她把米粉端给了厨房,让我们等一等。
一会,主管过来了说,说是厨师炒焦了,出餐的时候把炒焦的米粉给剔掉了,但是没想到味道还留着。并且再次道歉,问其他菜品有没有问题。
我和媳妇都感觉这服务做得不错。店员虽然没经验,但是他叫来了主管,主管不仅认识到问题了,还把去找到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告知了顾客,还主动给退了钱。
我对这个店的印象没有因为一盘炒焦的米粉变差,反而更好了。
反过来,如果店员不承认问题,不舍得退钱,也不积极主动去找问题,更拒绝和顾客沟通(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那他们不仅发现不了内部的品质管理问题,也得罪了顾客。
说到顾客服务,我想起了我一位朋友的经历。看了以后相信你对于有温度的服务更有感觉:
周五早上送完孩子,顺道去菜市场买点肉!(平时很少去菜市场)老板娘称好了,36元。我打算付钱的时候,一掏口袋,发现早上出门太急了,忘记带手机。还没等我说出口:“老板,不好意思!我没带手机,先不要了”,老板娘估计看到了掏手机未果的动作,就笑盈盈地说:“没事儿,下次再付!”说着,一手递给我肉,一手又递给我2张50元钞票。我愣了2秒钟,心想:我不付钱怎么还给我钱了啊!老板娘说:“你还要买点其他什么吧?你先拿去买,下次再还我就可以啦”我当时真的觉得老板娘浑身在发光!我跟老板娘郑重地道谢:“谢谢你!我只买点肉就够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在犹豫要不要不付钱先拿走肉呢?老板娘拿着两张50元钱的手一直朝着我没有放下来,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她的好意,于是,我摘下口罩,接过我“买”的肉,并承诺道:“我下午接孩子的时候过来付钱啊!”老板娘始终是面带微笑的,她说:“不着急,下次买东西再付就可以”。再一次道谢后,我拿着肉开心地走向菜市场出口。回头看了一下,菜场有4个肉铺,这家摊位前面人明显比其他几家要多。或许这就是他家生意好的原因吧!一到家,我给自己定了个闹钟:下午4:20去菜市场付款!下午4:20,我准时出现在菜市场。老板娘正在给一位阿姨称排骨,见我来了眼睛弯成月牙:"就说不用急嘛。" 我再次感谢老板娘的信任。"好人品是好生意的根本!" 一旁的阿姨插话道。
读完之后,想必你对 “做生意即做人” 这句老生常谈,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 “顾客服务”,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店铺经营的每一件小事当中。
与大品牌竞争时,小个体或许在品牌影响力、店铺选址、装修环境以及营销宣传等诸多方面,都难以望其项背。然而,与顾客展开有温度的互动,这恰恰是大品牌往往难以企及的地方。店铺就是我们的饭碗,身为店主,我们怎可能不比店员更加全力以赴呢?
大品牌靠制度,小个体靠温度!